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在自己全部活动中的创造性的运用,是党长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苦环境中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2.
《探索》2014,(3)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这一观点表现在群众历史观、群众实践观、群众动力观、群众利益观、群众发展观等方面。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利益观、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梦的蓝图设计,都是群众路线的具体表达。在思想方法上,在实践路径上,在发展目标上,在价值取向上,在理论品格上,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与马克思、恩格斯的群众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
黄美 《党史文苑》2014,(4):24-26,30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在带领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中,一直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并形成了以"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对群众负责,一切向群众学习,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一切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为基本内涵的毛泽东群众观。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群众观对当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6.
徐月娥 《世纪桥》2008,(11):66-66,68
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德国思辩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心史观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历史观。唯物历史观是由前提即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现实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这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7.
赵文 《理论建设》2013,(2):28-33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正确立场和态度,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服务群众是列宁群众观的出发点,相信依靠群众是列宁群众观的立足点,教育引导群众是列宁群众观的制高点,组织领导群众是列宁群众观的落脚点。列宁主张从群众中选拔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鼓励人民群众的政治监督,重视人民群众对国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的研究中,人们往往因他们对西方议会民主的激烈批判而忽视他们对议会民主的肯定部分.马克思、恩格斯从不曾笼统的否定议会民主在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和有利于无产阶级斗争、解放以及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他们对西方议会民主的批判有其特殊的历史站位.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代议制思想对于我们克服民主化进程中的错误倾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国 《实事求是》2013,(1):20-23
通过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不难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社会现实的密切关注与深刻批判、他们对人民群众利益的表达与捍卫、他们的社会担当意识、对自身理论完善的孜孜追求以及翻译出版等多方面的因素才促使这部光辉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进而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无疑,这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3,(2):54-5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揭示了人民主体性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途径,创立了人民主体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化都与人民的力量紧紧相连。中国共产党早就认识到并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条规律,把马克思的人民主体理论提高到新境界。具体而言就是要:亲民、  相似文献   

11.
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群众观萌芽于国民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主张实现民众的大团结,推翻反动统治;初步萌生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的观念;同时也初步阐述了党与群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中,对群众观的精辟论述,既继承了前人的理论,又突破了陈规,在领袖与人民的关系问题、领袖的功过问题;富民问题;群众利益、群众监督问题等一系列阐述中赋予了新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发展。正确地评价领袖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及其功过是非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问世,向全世界宣告了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历史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然而在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怎样处理好领袖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并不完善,从历史上看,许多领袖并没有在实践中正确处理好领袖与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  相似文献   

14.
正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其主要内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毛泽东的群众观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及其深远的影响而且也对中国法制建设产生过独特的影响。为新中国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很早就看到了国民政府法律对国民党政权的重要作用,深知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想获得解放,就必须为废除一切旧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有同志曾多次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提出质疑。冯穗在《高校理论战线》1991年第2期撰文对此进行了评驳。反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同志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只提出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常宗耀  关玲永 《探索》2012,(6):177-182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在他们看来,公平与合理的价值追求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蕴涵的应该是"价值第一"的合目的性思想;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合目的性。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合目的性思想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160周年了,虽然这160年间世界历史轨迹和人类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宣言》"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旗帜鲜明的理性批判精神,仍然不断给予人们以持久强烈的思想激励和信念鼓舞。马克思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时期是毛泽东群众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当时,官僚主义是群众观形成和践行的大敌。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进行调查研究基础上撰写的著作,体现了人民群众至上的群众观思想。通过对这一时期毛泽东著作的研读,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毛泽东群众观的形成与践行,与其对当时存在的官僚主义的批判、清算密切相关。反对官僚主义,成为毛泽东群众观的重要主题。反对官僚主义,必须把群众观作为思想利器,必须到群众中去作调查研究,必须树立践行群众观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9.
谢双明 《求实》2006,1(3):4-6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开始关心印度、中国、俄国等东方大国的社会发展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曾经拥有灿烂文明的东方大国在历史发展中落伍的根本原因在于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所产生的积极后果并非出自他们的主观愿望,他们只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东方落后国家要积极利用这些成果;东方社会有可能跨越“卡夫丁峡谷”,缩短自己与西方发展的距离,共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20.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基础上创立唯物史观的,对青年黑格尔派的超越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新历史观的关键环节。与马克思、恩格斯把人的解放看作现实的历史活动不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在其唯心史观的视角下把人的解放看作思想活动。马克思、恩格斯也超越了包括青年黑格尔派在内的之前所有哲学家对人的理解,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下阐述了人的解放的根本动力、主体力量、基本途径和最终实现,完成了人的解放思想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