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权国家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主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主权国家的基本目标和最高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为人民享有广泛人权提供前提和保障。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一定要尊重、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权,以人权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做到人权与主权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2.
王中枢 《求实》2004,3(2):68-70
精神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无论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和建设民主政治的关系来看 ,还是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身的建设来看 ,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都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能否在全社会确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 ,制约着中华民族整体的精神水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也是当代社会进步的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妍 《实事求是》2004,12(6):60-62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将人权原则写入宪法 ,是中国寻求实行宪政以来的第一次 ,是当代中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的最新发展。人权入宪开创了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 ,为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它向世人宣示了中国对待人权的庄严态度和法治精神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的"两会"上,"进一步为尊重和保障人权提供宪法保障"等条款被写入中国宪法。为此,中国人权研究会的专家们展开了讨论和评说。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云虎教授指出,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在中国民主宪政和人权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于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和人权发展、树立中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来自外交学院的刘文宗教授认为,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将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乃至国家的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对外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秋洁 《实践》2008,(10):13-13
这一讲,我们谈谈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的重要意义。党章修正案在总纲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自然段中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进一步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尊重和保障人权问题,表明我国人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深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和追求。政治文明不仅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广阔的社会发展层面讨论和界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价值,是进一步确定和认识政治文明建设战略地位的重要基点。一、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与政治文明,从本质意义上说是同一体。社会主义的政治本质和进步意义在于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7.
陈妍 《求实》2005,12(1):55-57
人权是宪法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追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民主宪政的一项基本原则。中国的人权事业和宪政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而今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该条款内涵丰富 ,意义深远。人权入宪开创了中国用宪法保障人权的新时代 ,它向世人宣示了我国对待人权的庄严态度和法治精神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我国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的若干基本问题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小康社会在政治文明上应该达到:“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权思想的基础上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不忘初心,开拓创新,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10.
段志超 《学习论坛》2009,25(5):46-49
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不仅是历史唯物主义规律的抽象反映,而且是自身民族性时代性的具体体现,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三个文明"的整体结构中,政治文明既具有独立性,同时也与其他两个文明具有融合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对全球性文明交融进行自觉的辩证扬弃.政治文明最深厚的基础在于社会公民.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是切实有效地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程序质量和参与效能,实现高水平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1.
准确打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我省在促进发展新跨越的进程中,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严格公正执法,准确打击犯罪,积极贯彻落实宪法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切实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从2003年开始,针对刑事司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省委政法委和省级政法部门决定抓住证据这一刑事诉讼的关键和核心,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工作,制定出台了《关于规范刑事证据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受到社会各界和有关专家的普遍好评。从解决人民…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哲学的高度思考和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问题,无论对确立社会主义民主价值观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文明论中的重要地位,还是对指导中国的制度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取向问题,江泽民同志作出了非常明确的回答。他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民主,充分保障人们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这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应当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价值观。其根据在于: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历史条件下全新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关键是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以人为本成其为“人”的关键,是以人为本成其为“本”的关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体现和要示,是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路径,是践行共产党人宗旨的基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的关键环节,是最终达到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确保公共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本质要求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是我国民主宪政和政治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力图从我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历史和制宪历程阐述人权入宪的重大意义,特别强调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权入宪对我国的人权事业和法制建设事业的巨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22,(13):2-2
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本期“学习头条”栏目全文转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定不移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更好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发展》。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这篇重要文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深刻认识做好人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当代中国人权观,提高认识,增强自信,主动做好尊重和保障人权各项工作,推动我国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武长顺 《求是》2005,(4):50-51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宪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重大发展,也为公安机关和公安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公安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必须具备正确的公安职能观。公安机关作为上层建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公安机关依法履行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警务活动,主要体现在“打与防”两个方面:通过依法对少数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和惩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例如公安部提出“命案必破”的要求,就是对人的生命权的尊重;通过防范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保…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含着崇高的伦理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这是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作用、基本政治权利以及每个人都享有实现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人权的认可和尊重。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要求党和国家各级组织及其人员行使政治权力的动机和目标,必须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施政治管理的过程,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廉洁;行使政治权力的结果,必须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树立宪法的至高权威。依法治国,从根本上说是依宪治国。这是因为:依法治国首先要有一个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而宪法是这个法律体系的统帅和核心,是国家立法的基础和依据;依法治国的实质在于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而宪法是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法治国家必须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首先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而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相似文献   

19.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关于人权入宪的历史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了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的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必将对推进我国的人权事业,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尽管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人权”概念产生于近代西方,但人权观念并非西方专有。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尊重人、爱护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这种文化传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  相似文献   

20.
王道国 《党史博采》2006,(11):17-18
和谐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将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