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我国法制建设事业的生力军。然而,当代大学生存在法律知识匮乏、法律信仰缺失、法律实践能力薄弱等问题,其法律意识水平与建设法治国家的要求相距甚远。因此,探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系统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成因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增强其法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以期全面提高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王炜 《世纪桥》2011,(3):59-60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法律知识比较缺乏、法律观念比较落后、违法犯罪比例逐渐上升等等。而根据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缺乏的现状,作者认为提高法律意识的主要对策有:积极学习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正确利用社会环境中的有益因素,为我所用;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和法治管理,力求实效;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缺乏民主法治的历史传统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形成;当今社会的腐败现象尤其是司法腐败严重削弱了法律的权威;现行法制教育体制存在的缺陷,大学生不能受到足够的法律知识教育;大学生日常功利化的学习也是引起自身法律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欠缺的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途径:净化社会环境、树立法律至上的权威;教育部代表国家和政府从宏观角度加强大学生法律教育的措施;优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优化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进行人文关怀;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觉醒,内心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法律思想意识培养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今天,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工作,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素养,应该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施后,对大学生法律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其法律意识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层面来说,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必须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机制。法律意识培养机制创新是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基础和保证,事关全局。因此,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要以培养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外在保障、课程设置、教育整合、教育理念、方式方法、法律教育渗透、考核激励等方面进行探索、改革和健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为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因此,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框架的指导下,从构建优质的法治环境、提高高校法治教育成效、充分发挥家庭的渗透作用、提升大学生个人法律信仰和法律认知能力等四个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8.
就业法律意识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就业愿望与法律意识之间的矛盾,致使侵害大学生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提升大学生就业法律意识,既能有效克服心理弱势,防范侵权事件于未然,又能在情非得已的情况下,使他们得到有效的法律救助.  相似文献   

9.
"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基础”课应重视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的必需。本文试对如何在“法律基础”课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王伟  李学锋 《世纪桥》2012,(9):57-58
随着互联网在高校校园的日益普及,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缺失问题日渐凸显。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频发。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预防大学生网络违法犯罪的重要保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净化网络环境,加强高校网络文明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使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孙琪煜  史婷婷 《世纪桥》2011,(19):59-60
本文通过对济南市六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抽样调查和分析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我国法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认知水平仍有欠缺,缺乏拜从法律的心理;他们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多样化,但效果并不显著。同时对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性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违法犯罪呈现出逐年上升的现象,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1]据此,我们可以将大学生法律意识表述为: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具备与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法律意识。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整个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良法的制定、法律至上和司法公正的社会氛围,高校要遵循依法治校的规范并把握法治教育的终极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法律信仰与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弘 《世纪桥》2007,(12):71-72
针对目前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单纯的法律知识教育而忽视法律意识,特别是法律信仰教育的问题,应从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和守法精神两个方面塑造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内在要素;从灌输与渗透并重的途径维度和学校与社会并重的主体维度两个方面构建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外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张艳丽  张建新 《世纪桥》2007,(4):125-125,127
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已成为青年大学生立足社会、投身国家建设的基本要件,但当前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与要求差距甚大,法律意识不强,不能用已有的法律思想统帅自身的法律行为,这些使得依法治国的实现障碍重重。所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大学生法制教育,改善并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逐年上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亟待加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了加强学校法制教育、针对性法律心理辅导、学生权利本位意识培养、创设营造良好的个人道德环境和社会法治环境等多维视角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吉庆 《世纪桥》2011,(17):58-59
本文在阐述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含义、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进而提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社会氛围下,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法律认知就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高校众创空间的法律援助体系存在较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构建完备的高校众创空间法律服务机制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掌握创业过程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和企业的正当权益,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失败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