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出明确的要求,着力强调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当门炮’,作为新一届政府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1]。行政审批是政府对稀缺社会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行政行为,也是国家行政机关实行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2]。行政审批改革是我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伦理学的视角分  相似文献   

2.
当今中国,走向开放的经济和社会与相对封闭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其它领域的改革很难获得好的效果。从一定意义上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我们所有的改革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机构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要坚定不移地把这场革命进行下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相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激发社会新活力和发展新动力作为深化改革的着力点,必然要求把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聚焦在行政权力的重新配置和规范运行上。转变政府职能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其实质是行政权力的重新配置问题。因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就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集中体现,减少审批,给社会活力和发展动力得以释放的更大空间。行政审批作为政府管制的一种政策工具,它体现"一种政府与其公民之间的特殊关系","一种特殊的刺激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旨在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行为,更好地发挥政府管制对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激励作用。政务服务中心是一个极具样本价值的政策工具创新范例,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都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部制改革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中国政府施行大部制改革是社会历史的选择。从行政发展意义而言,大部制改革有利于建构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大部制作为改革工具需要贯彻职、权、责的统一性,同时需要体现政府管理的终极价值取向。大部制改革为代表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历史需要给予改革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必然要求各级政府机关转变职能,以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邓小平同志早在一九八六年九月一次同日本朋友谈话中明确提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充分说明,机关改革,势在必行。政府机关工作的宗旨就是要搞好“三个服务”,而搞好为经济建设服务,是政府机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4月21日,记者到临清市烟店镇采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国轴承贸易之都"乘着机遇展翅欲飞,围绕产业发展放权改革全面发力,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勃勃生机。"需要什么权力,我们就下放什么权力!""临清作为一个运河城市,曾经非常辉煌,成功就在于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市场需要什么服务,政府就尽力提供什么服务,过去我们靠这个,推动产业做大  相似文献   

7.
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现实需要。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以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已开始启动。为适应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政府机构改革的总体要求,积极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机关后勤保障能力。──深化机关后勤体制改革,是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机关后勤行政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的组成部分,承担着管理机关资产,保障机关运转的任务,为了适应建立现代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必须改革旧的管理体制,转变保障机制,逐步实现机关后勤管理科…  相似文献   

8.
1、考核目标的确定与分解要与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配套进行,加大人才流动的力度,打破人才流动的地域界线。考核结果的运用应成为干部培养、交流的主要依据。在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前提下,要体现考核结果的价值和权威。2、干部实绩考核的推行与行政体制改革相结合,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机构规模和职能的基础上,使行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保持动态平衡,逐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3、考核方法上应主要体现在民意民心,把群众的评议与上级评价统一起来,坚持以群众评议为主、体现群众路线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政府绩效管理是各国公共管理实践普遍关注的重大命题之一渗也是公共管理学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椎进政府绩效管理是中央的要求;也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到推行政府绩效管理,是近年来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刘楠  李店标 《求实》2006,(Z3):80-81
一、知情权是什么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的权利”、“知悉权”、“了解权”。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知情权包括公民知悉、获取官方或非官方信息的自由和权利,“有关主体获知与他有关的情报信息的权利。”狭义的知情权仅指公法领域的知情权即行政知情权,只针对国家机关所掌握的信息而言,其中以对行政机关信息的知情权为核心部分,“在民主社会里,知情权是一项基本权利,公众应当知晓政府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本文所探讨的知情权采狭义说即公民依法享有了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产生、掌握的各种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1.
张帆 《求实》2001,(Z1)
法的渊源的分类问题直接涉及立法体制和法的实施 ,目前这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本文拟就此作些探讨。一、关于遗漏①无论哪家观点 ,都按“宪法、法律、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顺序来概括表述正式法源的分类 ,但都没有说明为什么要在“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后加“其他规范性文件”而不在“法律”后加“其他规范性文件”。显然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发布的决议、决定中 ,有一些是规范性文件 ,这些文件当然是正式法源 ,据此 ,“法律”可改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为什么不…  相似文献   

12.
我国行政指导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松 《理论与当代》2004,(12):32-33
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实际上是社会生产和各种社会活动的决策人,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指向的行政相对方并没有多少自主的权利,二者之间大多表现为一种 “命令——服从”的关系,因而谈不上有什么行政指导。—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行政指导在我国的行政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已成为行政机关为达到一定的行政目标而采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我国行政指导的现状 1 、当前我国行政指导的特点 ①行政指导绝大多数始于改革开放、党和国家把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上来以后,…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 权力过于集中的表现之一,是把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附属物,并根据国家行政机关的不同层次,把企业割裂为几个系统,分为中央直属企业、省直属企业、地区直属企业、县直属企业等等(统称“条条”、“块块”),致使企业间应有的横向经济联系被各种形式的“大而全”、“小而全”切断了,如我省省直厅局直接管理的企业有320  相似文献   

14.
《前线》2005,(9)
在任何一个国家,经济体制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目前来看,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明显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改革报》2005年8月1日发表杨启先的文章认为应切实搞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5.
李汉卿 《唯实》2010,(2):89-93,59
大部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然而在行政与政治日益融合的今天,大部制改革必将折射出政治的变迁,甚至牵动政治体制的变动。中国现阶段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民主发展道路,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吸纳反映民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合作治理体制,也应是大部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有人认为,西方模式代表了人类最高理想,中国要做的无非是全面转轨到西方模式,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都与西方接轨。在他们看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政治体制改革却停滞不前。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张维为教授在《文明型国家视角下的中国政治改革》一文中则提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怎会有中国今日之崛起?他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与现代国家重叠的文明型国家,她的崛起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自信地走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7.
高尚全认为,政府改革既联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联接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处于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主动消除体制性障碍。为了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必须从体制源头上解决行政性资源配置和权力市场化问题,严格限制行政权力介入的领域,并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的监督。为防止个别政府部门滥用权力,应确立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之事的理念,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律授权,无论投资领域的选择还是行政审批的设定,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政府…  相似文献   

18.
公车是国家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用公款购买、用于公务活动的车辆。公车制度的设立,是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公共资源,提高政府机关办事效率。然而,公车在运行中逐步演变为政府工作人员的特殊福利,其弊端日渐凸显,成为滋生腐败的“黑洞”,严重地损害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政府公务用车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某省会城市的市政府,新近出台了一个针对行政机关“一把手”的问责办法。办法规定,如果政府机关出现效能低下、对突发事件拖延懈怠、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失误等7种情形, “一把手”将受到扣发奖金、停职反省、劝其引咎辞职等处罚,还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道歉。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中,“一把手”是个关键人物。尤其是在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的政府机关里,作用举足轻重。出台对行政“一把手”问责的规定,这对进一步明确行政首长职责,防止议而不决、无人负责、提高行政效率等,都有积极作用。但是,把干好工作的希望都寄托在“一把手”身上,把无限责任都推到“一把手”头上,也会带来不少负面效应,弊端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20.
经济职能是任何政府都必须承担的重要职能.曾以计划经济为根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学者激烈批评政府职能过于广泛,于是,东欧和独联体各国首当其冲将这种思想付诸实践,指望在削弱国家职能之后,市场机制会立即并自动填补空缺.在中国,也有人虔诚地把“搞市场经济,政府扮演的角色越少越好”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灵丹妙药,似乎弱化国家权力,锐减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