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和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广泛应用,促使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民率先通过网络参与公共事务。新加坡的网上政民互动经历了平台式参与和便捷式互动的发展阶段,拓展了网络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网络参与的效率和效果,引领着网络参与和电子治理的新方向。新加坡网上政民互动实践不仅契合了公民需求的新变化,反映了网络参与的新趋势,而且彰显出数字政府的新特征,促进了网络参与有效性与有序性的有机结合,为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以及网络民主推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在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中,促进网络民主新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参与平台,探索基层网络参与新机制,充分发挥新媒介功能,加强网络参与的规范性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一个好的政府网站是由数据信息公开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和政民交流互动平台整合起来的。其中的政民交流互动平台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过程,激发群众参与公共生活、公共决策的热情,是互联网时代政府履行职能的新平台[1]。充分完善政府网站的政民互动功能,既便于为公众向上反馈意见打通渠道,更便于政府向下聆听百姓呼声。以上海为例,截至2016年3月1日,上海市17个  相似文献   

3.
省外资讯     
《廉政瞭望》2010,(3):70-70
安徽宣城市打造网络政民互动平台 市政府网站开设“政民互动”网上服务热线,安排有关领导宴时在线与网民交流。网民提出的咨询类问题必须在24小时内回复,建议和投诉类问题必须在5个工作目内回复。网络政民互动情况纳入“机关效能建设考评”和“百名科长民主考评”活动之中。属“百名科长民主考评”对象的,一年内被效能告诫2次,直接定为“不满意”,免去现职,待岗培训一年。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促进公民参与、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而在协商民主发展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互联网络是不可忽视的方面。通过改变政府和民众的政治沟通状况,互联网络使二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商议,变得较为便捷和有效。为此,这种基于网络场域的政民互动就成了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形式,它涵盖了协商民主的精神和要旨,并在培育和塑造协商民主观念、引导协商民主行为、完善和形成相关协商民主制度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高度重视政民网络互动的价值,充分发挥其在协商民主建设中的作用,以网络空间建设提升政民互动效果,是网络时代促进中国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是政府机构及公务人员利用微博这个及时发布信息的系统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并进行参政议政的一个平台。政务微博的主体通过计算机、手机、QQ、MSN、电子邮件等便捷方式自由发布信息,与民众交流互动。政务微博是政民沟通的新媒体,是我国网络问政的新兴力量,是传统政府网站发展的一个飞跃。它有助于改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相似文献   

6.
电子政务与善治政府的治理理念、治理模式一脉相承,互动性是电子政务与善治政府突出的共同特征.电子政务条件下政府与公众互动模式有三个阶段,从初级,中级到高级分别是:管理型互动模式、协商型互动模式和参与型互动模式.参与型互动将是电子政务条件下善治政府的必然趋势,而当前我国政府与公众之问的互动还处于管理型互动的初级阶段,要实现善治政府的要求,达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参与型互动,必须做到三点: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积极推行数字民主,提高公众对政治的参与度;拓展网络舆论空间,加速提高政府对公众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7.
技术赋能的理念推动了数字政府转型,依托数字平台的政民互动逐渐成为政治沟通与对话的主要场域。以系统理论为视角,借助结构主题模型(STM),对A省民生领域监督信息平台20660条投诉举报信息及政府回应内容进行分析,系统研究数字平台对政民互动的驱动作用。研究发现,在技术层面,数字平台依靠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以及数据处理,为群众监督的便捷性和政府回应的有效性提供了变革契机;在管理层面,以平台为枢纽的归口管理,确保了政府回应内容和方式根据不同的投诉类别进行动态调整;在制度层面,全过程监督模式与政民互动深度融合,推动且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利。通过对大规模非结构化文本的处理,为理解群众监督与政府回应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已经补办了准生证,很顺利,尤其是营口市计生委的领导还多次打电话过问办理情况,我非常感动。民心网政民互动平台真不错,老百姓有什么困难在这里都能够得到帮助与解决!"日前,家住营口市的一名女士在民心网上感慨留言。辽宁省纪委监察厅依托民心网创建政民互动平台,经过两年努力,如今,已构建成为官民互动,政民沟通,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鲜活样本,成为辽宁省内汇聚政府部门和行业单位为民办事、与民互动的全国最大政民  相似文献   

9.
韩万渠 《探索》2020,(2):149-160
基于平台赋权和议题匹配两个维度构建政民互动平台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分类矩阵,通过比较案例分析发现:政民互动平台对公众的赋权充分程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互动性;政民互动平台设置的参与议题与公众诉求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获得感,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着公众参与有效性,并表现出四种不同类型间的差异。加强平台赋权的制度建设、构建议题设置的协商机制,是政民互动平台提升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0.
赵军 《求实》2004,(Z4)
当代社会 ,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作为一种革命性力量的互联网 ,它的普及正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电子政务由此应运而生 ,并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其它相关技术构造的政府结构和运行方式。电子政务使政府面临更大的挑战 ,同时也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一、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双向互动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支撑和新的挑战 ,而政府管理创新为电子政务建设提供保障 ,并且电子政务也是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两…  相似文献   

11.
发展电子政务与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电子政务对于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电子政务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府管理的同时,需要通过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来适应政府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发展电子政务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同步的过程,二者要在互动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沈聪 《前线》2012,(2):33-35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社会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大量的政府机构、政府官员纷纷入驻微博。去年年底,全国首个省级政务微博发布群“北京微博发布厅”正式在新浪网上线,承担起传递政府声音、提供服务资讯、倾听社情民意和回应社会关注等功能。运行两个多月来,“北京微博发布厅”各成员单位积极发布信息,回应网友关切,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在政民互动和网络问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现代网络平台为民众的舆情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网民通过网络平台参与政治的意愿相当强烈,其影响力亦与日俱增,公民和政府通过网络进行互动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全面介绍了温州市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五大趋势与特点,进而从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机制建设、提高网络管理的法制化水平、加强网络伦理建设、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和电子政务建设等角度,提出了政府正确应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官莉娜  徐云鹏 《求实》2024,(1):57-70+111
“乌卡时代”,厘清政民合作治理过程机制对于实现公共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至关重要。既有研究主要侧重于分析政民合作治理的前因条件与合作绩效,却忽视了对中国情境下政民合作治理过程的分析。鉴于此,以合作治理理论为基础,立足政民双主体视角,构建了基于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合作动机—行为过程—价值共创”的过程机制解释模型。公共安全政民合作治理是政民双方基于各自的合作动机,通过利益互融、资源互补、协调互动、信任互惠、成效助推,最终实现价值共创的循环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电子政务是现代科技与现代行政管理理念相结合的产物,建立和推进电子政务成为世界新一轮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及城市竞争力水平的标志.发展电子政务对于加快政府职能的根本性转变,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具有重要作用.电子政务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府管理的同时,需要通过政府管理的不断创新来适应政府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发展电子政务和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一个互动同步的过程,二者要在互动中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何卫平  刘滨 《求实》2017,(6):54-64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型政府都离不开对"政社互动"关系的探讨,"政社互动"已经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命题,而政府购买服务的兴起恰为"政社互动"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以"政社互动"为切入视角,对C市W区政府购买服务过程进行解构发现,"政社"在互动过程中暗藏陷阱,即存在"异化合作""组织趋同""合作内卷""行政依附"等问题,究其根源在于"政社互动失灵"。由此,政社互动陷阱的生成逻辑根源在于购买服务实践的双向形塑,理想形态是实现双方的良性互动,形成一种合作治理的格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电子政府,人们有不同的理解,但其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构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政府的网络信息化、政务公开以及电子政务。它的主要含义是:政府从网络上获得信息,推进“网络信息化”;政府在网上向公众提供非保密政府信息的检索服务,以便“政务公开”;实行电子化的政府服务,建立网上服务系统,使政府在网上与社会公众互动处理,即“电子政务”。一、实现电子政府的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化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实现政府…  相似文献   

18.
政府与公众在新媒体应用中的平台错位,是导致政府网络话语权流失、网络舆论引导缺乏有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必须正视这种错位,深刻剖析其背后潜藏的行为选择动因,紧紧把握公众的话语特征,加强新媒体营运创新,建立健全促进政民有效沟通的网络舆论引导新机制、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应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空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管理和服务。我国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坐在家里就能到“政府”办事。目前许多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缺乏互动,事务处理性差,不能很好服务社会。要以务实的精神建设电子政务,新建应用系统要先协调后建设,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中心实现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0.
郝继明 《唯实》2012,(10):42-45
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造成了政府公信力的危机。研究网络舆论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可以促进政府善识、善待、善用、善管网络,改进工作,有利于密切政民关系,恢复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从网络舆论的影响机理方面分析,网络舆论的群体极化效应,首因近因效应、沉默螺旋效应、样本偏差效应、累积加倍效应、眼球效应、塔西佗效应、民粹效应、荷叶效应和赈灾效应对政府公信力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现实表明,对网络舆论的应急管理推进到治理层面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