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就其思路来讲,新民主主义论与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着逻辑的一致性,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关于东方国家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为以后的社会主义者进一步探索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在探索东方国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方面,新民主主义论的思路同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是一致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奋斗》2019,(13)
正张奎良,1937年生,辽宁新民人,哲学家,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转向的推进者之一,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机契合的倡始人。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系,1 960年毕业到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任教至今。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历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和顾问、中国人学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哲学学会会长和名誉会长。对马克思的早期哲学思想、实践哲学、东方社会理论和晚年人类学笔记等领域涉  相似文献   

3.
邹广文 《理论学刊》2001,1(3):28-3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东方文化理论内容 :(1)关于“世界历史”基本思想 ;(2 )关于东方社会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 ;(3)作为东方文化研究个案的中国“农村公社”。马克思的东方文化观是以时代精神为参照对东方社会包括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所做的深刻的理性审视 ,这种理性审视极大地丰富完善了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4.
滑秀伟 《世纪桥》2020,(3):71-74
马克思主义海洋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形成的关于海洋的系统理论和思想,其体现在马克思有关海洋的一系列论述和理论中,是马克思关于海洋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是马克思主义海洋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具体呈现。  相似文献   

5.
<正>〔主持人语〕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东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的重要著作,发现和阐述他们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途径特殊性的理论,有利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持。马克思《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二稿、三稿、四稿和正式的复信中提出,《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理论只是就西欧而言的,不能用以说明俄国问题,俄国革命者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6.
晚年马克思在分析俄国特殊国情基础上提出了东方社会跨越发展的理论构想。这一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是对辩证法"条件论"的具体运用与深化,同时蕴含着时空转换互补的辩证思维方式。晚年马克思跨越发展理论具有"条件性"并不具备普适性;并不是对早期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学说的"变革";并不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一元发展逻辑"。正确剖析这一理论的哲学意蕴,对于充实马克思早期相关哲学思想体系以及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列宁东方理论是列宁关于东方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特殊发展规律的理论,它主要包括民族殖民地学说、"迂回"过渡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建党学说。列宁东方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渊源。分析和研究列宁东方理论,对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晚年对俄国的村社制度发生过强烈的兴趣,他花了不少时间对其进行研究。在这一时期他提出了东方社会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阶段的大胆设想。这一设想对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过影响。时至今日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俄国、中国等东方国家从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就意味着马克思的这一理论设想业已成为现实。康夏在《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发表文章,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文章认为,马克思早年认为一般国家包括东方国家都要经过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与他早年的理论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冲突,而马克思早年关于东方社会未来道路的思考是极为审慎的,其论证是建立在对东方现实的深邃的洞察之上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为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际经贸的发展规律,创建于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社会国际经贸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国际经贸的范畴,揭示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发展规律.列宁对社会主义苏联对外经贸关系和理论做出可贵的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决策高层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经贸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经贸理论.马克思主义国际经贸理论在创建和发展中,确立了优于西方国际经贸理论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原来的设想,社会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然而东方国家率先出现了革命形势。面对理论与实践的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固守自己原有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认识到东方社会有可能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揭示了世界上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的历史必然性,这种探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一次新的巨大飞跃。●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践来修正和发展理论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源头活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首先弄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立场和主要观念。概括马克思就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在历史上的形成、流变和最终消亡,这种现象在阶级社会存在的基础、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规定等问题的观点和主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百家言     
《求是》2010,(3)
<正>高巍翔: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重大历史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成功范例,展示了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关于生产、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与流通、消费与消费方式的论述,是回应马克思主义低潮论、危机论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依据。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结合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转变的历史轨迹,文章着重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诊断了资本主义的病症,但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从未宣称自己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方法、视角和精神的价值远大于其具体观点;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曼德尔等人就是延伸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提出修正。马克思虽更多地讨论生产的问题,但似乎预见了"消费者社会"的到来。资本力量在世界市场的扩张、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全球转型,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重获新生的时机到来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既包括马克思的西方社会理论,又包括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往往有所忽视。为了完整地把握和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更好地用马克思的东方社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以及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其明确了实践的科学内涵,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确立了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思想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普遍性与辩护性等方面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论述,形成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性阐释,实际上表达了关于科学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根基和生长点,为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和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借鉴和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职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创新和实际需要的维度出发,对马克思的职业思想进行概括和总结,既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又能从社会就业的角度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分层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层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阶层变化的客观实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社会阶层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们分析了阶级的起源和发展规律,奠定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基础。列宁吸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阶级理论最精华的部分,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基础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层理论的发展。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正确的分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结合当代中国阶层变化的客观实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阶层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出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矛盾论进一步发展,并提出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邓小平和后来国家领导人及马克思主义学者结合新历史时期的实践和经验教训,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