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一条主线,江泽民和邓小平在发展地位、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发展主体、发展关键等问题上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并且江泽民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思想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发展思想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把握时代特征、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发展措施等内容,江泽民的发展思想具有实践性、人本性、整体性、辩证性、创新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宋冬林 《新长征》2014,(9):15-17
吉林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长期采用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三高”型传统发展方式,导致资源趋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吉林省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势在必行。一、传统发展方式的代价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发展是硬道理,硬发展则没道理。(一)“三高”方式导致生态危机发展,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与发展结果。发展理念,强调的是为什么发展,发展方式的本质内涵是怎么发展,而发展结果则是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归宿或结局。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4.
赵晓君 《新长征》2014,(7):16-19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抓好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毫不动摇地推动发展;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新跨越。"五大发展"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必须坚持以"五大发展"推动我省旅游业发展,努力构建旅游业快发展、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格局,全面推动我省旅游业"宜居、宜业、宜游"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5.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毫不动摇地推动发展。全会还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五大发展"勾画了我省发展的路线图。坚持创新发展,就是把创新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是加  相似文献   

6.
秋洁 《实践》2008,(6):19-19
这一讲,我们讲党章修正案增写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内容的重大意义。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在发展问题上的体现,是唯物史观在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它不仅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而且也回答了靠谁发展和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的问题。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内容写入党章,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发展哲学认为,发展的基础是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发展,只有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与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必然是创新发展。在技术层面,创新的方向、领域和目标应该是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解决人口与环境、生存与发展、速度与质量、持续与协调的矛盾,只有绿色发展才是唯一的选择。十二五规划建议要求把节能环保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践表明,只有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发展才是真正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伟 《新长征》2014,(7):14-15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大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共识,更为建设美丽白山、全面建成白山小康社会规划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纪明辉 《新长征》2014,(9):18-19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了“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五大发展”涵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被誉为是“既长骨头又长肉”的发展,是科学发展在我省的具体体现。我省进一步推进“五大发展”,应加快工业化进程、注重多方面创新、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社会建设力度、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大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五大发展理念既丰富了中国话语库,也丰富了世界话语库。基于“现实的人”的逻辑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发展内涵的全面性、发展动力的系统性、发展结构的协调性、发展方式的可持续性、发展姿态的包容性和发展价值的人民性。它既是对我国发展起来以后出现的新问题的积极对症,是我国关于发展的最新话语,同时也是对资本逻辑主宰下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发展内涵单一、发展方式失调、发展评价单面、发展结果异化等发展失灵现象的克服,是全球发展理念与话语的深化与升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全球治理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丛红霞 《新长征》2014,(8):8-10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围绕着力抓好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提出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努力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突破。"五大发展"新思路涵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科学发展在吉林的实化、细化和具体化,明确了我省今后的发展战略和方向,是推动我省经济发展的总引擎。  相似文献   

12.
《理论导报》2013,(1):61-61
答题思路:1.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江淮》2010,(6)
<正>◎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长三角一体化加快  相似文献   

14.
发展 ,始终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围绕中国如何发展这一根本任务 ,对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深入阐发 ,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决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地位、发展阶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保障、发展关键等问题 ,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发展观。一、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江泽民同志坚持邓小平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并把它运用于执政兴国的实践中 ,对发展的重要地位作了深刻论述 ,明确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多次指出 :搞社会…  相似文献   

15.
郭健 《实践》2016,(4):36-38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全新发展理念,是"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切中了发展现代农牧业的关键,为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对于实现"四化同步"、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16.
孟范昆  汪寿祥 《求实》2004,3(10):39-41
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体现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这具体表现在三个主要方面 :即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价值观念变革价值主体的更正、价值尺度的纠偏、价值目标的校正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的深化坚持以人为本是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发展的首要前提、持续发展是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发展的长远之计 ;科学发展观是思维方式的跃迁———发展动力的多维性 ;发展状态的整体性 ;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支部生活》2009,(3):21-21
不要把科学发展观称之为“新发展现” 有的同志出于语言的方便,将科学发展观简称为“新发展观”,这是不妥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内涵、发展观念、发展思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标等方面都有创新与发展,但这一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而提出来的。这一发展观与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8.
李刚 《新长征》2014,(3):10-11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推动“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提升了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从发展本质、发展内容、发展原则、发展体现、发展要求五个方面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独立学院教育的发展.既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时代要求.又是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其中。正确把握独立学院教育的规范化发展方向、特色化发展方向、现代化发展方向、社会化发展方向、国际化发展方向.对不断创新高等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