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周春花 《实事求是》2013,(2):101-103
国家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带来了全国总体经济的好转和大幅增加,但同时也使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拉大,新疆也在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同样造成了南北疆经济差距的拉大。根据特区建设理论及沿边开发大趋势和缩小区域之间差距的需要,在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是必然选择,在特区建设过程中应处理好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口援助与增强喀什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对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大国 ,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 ,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政治问题。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 ,由于区位地缘、历史基础和社会人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区域之间的发展存在不小的差距。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区域政策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实现地区间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区域文化心理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存在着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讲,反映的是三个地带区域文化心理上的差距。由于我国三个地带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区域文化心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从而直接导致了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只有通过一定途径对三个地带的区域文化心理进行重构,形成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先进价值理念、强大精神动力、良好道德规范、科学行为方式和健康的舆论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代表,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先发地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迅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并推动区域一体化不断向前发展,基本形成了区域互动的良性循环。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而言,京津冀经济圈虽然提出概念的时间较早,但发展进程十分缓慢,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如何确定京津冀经济圈重点合作领域,如何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京津冀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合作领域北京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天津工业基…  相似文献   

5.
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或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本文在梳理了有关区域竞争力涵义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财富创造说,可持续发展能力说,经济实力说,资源配置说,综合能力说,因素说以及其他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区域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资源的吸引争夺能力以及通过对已有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使得本区域能够得到持续、综合、协调的发展,不断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能力。区域竞争力是区域多种能力合成的结果,区域竞争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区经济发展的后劲。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发展区域经济,这已经是国内外成型的发展模式,发展区域经济,必须发挥本地区的经济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吉林省来说,更应该有自己的特点。一、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各地区由于多种原因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每个地区  相似文献   

7.
当代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都已揭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据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态势所作的数量分析,我们认为,自改革以来浙江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态势,但这种不平衡并没有导致原有的发达与落后地区继续向两极分化,而是趋向于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凸现和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这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状态,我们称之为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本文对这种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过程、原因及其政策选择作一探讨.一、区域非极化不平衡发展的理论界定与实证分析区域经济的不平衡通常可以从两种意义上理解:一是在静态的意义上考察某一时点上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二是在动态的意义上考察某一时段内各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差异性.动态的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性与静态的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二者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静态的不平衡性可以是动态不平衡的起点和原因,也可以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是一个从初步的区域经济思想、实施政策到明确提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是在特定的经济背景和国际环境下不断调整、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延续过程。 本文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探讨和总结:其一是思想。理论层面,其二是政策措施层面。西方区域经济理论中的“发展战略理论”只是区域经济中具有宏观指导性理论的一部分,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想和谋划。而我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在政策措施层面,既有对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借鉴,更多的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自我总结和创新。本文将试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在政策措施上的调整进行阐述。 一、充分利用沿海,实现均衡布局的 区域经济思想 50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把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发展关系作为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关系之一提出来,他指出,“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为要高度重视国内工业布局...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的主体,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根本驱动力量。创业活动的集聚和活跃程度,是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和绩效差异的关键指标。中国区域创业活动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创业活动的区域集聚是中国区域之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通过构建创新和创业环境有效地促进新的创业活动的涌现、抑制非生产性活动的泛滥和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决定未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格局演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于忠龙 《唯实》2012,(3):62-65
区域发展的实质公平不会自发形成,应赋予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发展的法定权利,即区域发展权。区域发展权产生并存在于区域间争夺发展利益(增量利益)而生成的新的社会关系,其本质上是缓和区域间剩余权冲突的法权形式。区域发展权已客观、普遍地存在于当今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社会生活中。促进区域实现协调发展是我国宪法保障的题中之意,从法律视角构建区域发展权的实现机制对欠发达地区实施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军 《求实》2000,(9):12-14
从某种程度上言之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规律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我国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早在唐代以前 ,中国西北部地区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自宋代特别是南宋以来 ,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移向东南地区 ,同时 ,政治和文化中心也随之东移 ,明清以来 ,东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总体差距拉大。新中国成立后 ,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构成了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因此 ,如何合理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正确地处理沿海与内地的关系 ,做到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以推动…  相似文献   

12.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是邓小平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持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1995年9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  相似文献   

13.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显著扩大,除了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等因素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加大.实施结构性区域金融调控,促进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和谐发展,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个地区都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发展起点和条件的差异,地区之间的差距明显扩大了。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亮起了红灯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以几个方面。 1.东中西部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1992年东部GNP平均增长达到18.37%,中、西部分别只有11.58%和9.23%。从人均GNP看,1992年东部人均GNP为1389.9元,而中西部只提高到796元和692元。珠海市人均GNP为28400元,而贵州省晴隆县只有331元,二者差距达到86倍。1981—1992年,中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  相似文献   

15.
区域发展差异是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也是经典作家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秉承经典作家统筹区域发展思想的合理内核 ,积极借鉴西方最新区域发展研究成果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统筹区域发展思想。认真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对于坚决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正确看待和妥善处理区域发展差距问题 ,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国共产党人统筹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统筹区域发展的初步探索建国后我们的生产力布局思想主要来自苏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布局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影响民营资本西进的主要因素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呈逐步拉大态势。东西部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差距 ,主要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差距。深入分析阻碍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对于推进西部大开发 ,增强西部经济活力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西区域经济发展与老区建设胡育丽正确处理好省域经济发展这个全局与老区建设这个局部的关系,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实践课题。江西省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既充分考虑到...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当前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学术界已从不同的维度切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站在政治的高度,从政治整合这一全新视角全面审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对我国政治整合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治理对策,既有利于增进政治凝聚力和向心力,又有益于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促进山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山东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不断拉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对策措施,促进山东各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彻底扭转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人都认为,我国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顽症。产业结构趋同被视为“洪水猛兽”,入人减n。实际上,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际方面分析,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都具有一定的秘然性。从理论方面留,区域个体理性男社会集体理性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区域经济行为的外部性不可避免,尤其是在区域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时,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外部性更大。这不和避免地会效区域同在追逐区域利益过程中产生区域产业结为趋同现象。从实际方面留,我国总体发展水平低,区域间发展极不均衡。这一现实决定7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