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球化趋势下跨文化传播消解着文化殖民和文化帝国主义的话语争论.但是,面对着帝国时代文化场景的嬗变,我们必须运用多维视野去系统考察全球文化生成图景.东西方价值文明的冲突,现代性话语下后现代主义的“幽灵般在场”,使全球文化运行呈现断裂性场景转变.我们不得不重新缝补被撕毁的民族文化,重新审视多元文明下的文化霸权,重新“结构”起全球公民文化或大众文化.不管是续说后现代还是“重写现代性”,都必须把对文化安全的考察放置于“帝国”的宏大叙事中,着眼于帝国所操控的细小角落里,而不是淹没在虚无主义文化需求的泡沫之中.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不再是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网络空间内的文化,而是在网络时代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基础上所产生和发展、继承和创新的社会精神财富的总和。为了应对网络文化的时代性、矛盾认同性和双重效应性等特征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带来的巨大挑战,本文尝试从尊重社会阶层的核心文化、强化社会阶层的亚文化、淡化社会阶层的冲突文化、培育社会阶层的重叠文化四个层面,论证网络文化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话语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文社科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话语生产场域是话语研究的新视角。话语生产场域既是话语主体、话语对象和话语情境相互作用生产话语的场所,也是话语权形成和对话语合理性进行检验的场所。话语生产场域主要是由客观情境、话语主体、讨论话题、表意符号、文化语境、话语产品等要素构成的。生产场域的动力机制、话语主体的竞争机制和文化语境的作用机制,是话语生产场域运行的主要机制。话语的合理性是合客观性、合价值性与合规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从本体、价值和实践三个维度,确定了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权的框架,阐述了核心价值观话语具有历史、理论和实践三重生成逻辑,兼具宣传话语的即时性和理论话语的流变性特点;厘清了国家、社会、公民价值要求的三个层次,并以"马中西"作为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价值导向;确定了核心价值观的话语权主要受制于话语语境、话语参与者和话语媒介这些要素,提出在实践中提升话语解释力、感召力和传播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由语言、规范和语境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受社会结构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话语、西方网络话语霸权等因素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呈现出话语空间的复杂化、话语表达的理论化和抽象化、话语主体"人"的空场的时空境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要遵循主体性、时代性、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教育话语思维方式,创设生活化的话语情景,注重网络教育话语的运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6.
当前在关于"普世价值"的讨论中存在三大认识误区,一是生活话语、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三个语境的混淆不清,二是在方法上存在夸大普遍性忽视个别性的倾向,三是夸大人类性忽视阶级性.为此我们应当严格区分三个语境的"普世价值",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普世价值",并注意其浓厚的意识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化软实力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面临着非主流社会思潮、西方和平演变和文化霸权等多方面的挑战,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路径,需要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等有效举措,切实维护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需要以特定历史背景为存在依据,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理论前提。《共产党宣言》所体现的革命变革情怀、批评反思视角、实践发展指向以及人民大众立场等内涵,是对无产阶级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深刻诠释,同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建构有深刻启发。鉴于此,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需要在话语表达和诠释方面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全球语境、科学社会主义的革命语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语境。  相似文献   

9.
邱运华 《学习论坛》2004,20(7):69-72
汉语语境下的"文化诗学",在它的批评实践过程中已具备了人文理性的内涵,是汉语诗学在当下文学艺术话语建构中的结果.汉语语境里对"文化诗学"的话语建构,最关键的环节是恢复了这个概念里的"历史意识".这个恢复,既体现了汉语诗学的历史批评传统,同时又彰显了这个术语时代精神的现实关怀.走向"文化诗学",蕴涵着汉语诗学对文本的文化时空的再度开掘.它的思想指向,是对过去诗学研究经验的累积,更是对文学艺术创作未来的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安全文化从形态上可分为安全观念(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其中,安全精神文化是核心.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安全观经历了由自然本能、法制监督、自我管理到安全伦理文化阶段的演进,塑造崇高的安全伦理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由语言、规范和语境等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受社会结构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话语、西方网络话语霸权等因素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呈现出话语空间的复杂化、话语表达的理论化和抽象化、话语主体"人"的空场的时空境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话语要遵循主体性、时代性、实践性的原则,进一步转变教育话语思维方式,创设生活化的话语情景,注重网络教育话语的运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12.
王学俭  张智 《理论学刊》2012,(8):4-8,1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应对价值渗透、维护文化安全、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诉求,也是应对价值多元、解决文化困境、提升文化影响力的现实需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任务。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实施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互惠战略,文化人才强国、产业强国战略,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资源、创新、魅力、人才和产业强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开始凸现。在中外文化广泛接触和相互碰撞的背景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文化安全所面临的种种严峻挑战,树立积极的文化安全观念,采取有效的维护安全手段,是大力发展中华文化、参与世界文化建设和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重要保证。一、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影响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交往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科技革命,以及生产、销售、金融和科技的全球互动,对不同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内生于国内生态建设新需求、全球生态治理新挑战,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思想、汲取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借鉴世界文明的基础上形成的。生命共同体理念蕴含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整合中的自然系统有机协调的生态共同体,人与自然互惠互利状态下的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下的人与人共生共在的命运共同体,三者互为依赖,相互协调。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内蕴了自然的公正情怀、人民的幸福情怀、民族的复兴情怀、世界的共荣情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思想中国化的产物,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话语体系、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深远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在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核心价值的认同,必须经过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几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建构的关键是利益共享。以利益共享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不仅具有理论和实践依据,还具有现实条件。以利益共享建构核心价值认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影响高校文化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在高校文化安全体系建设中,高校文化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是整个体系的核心,文化安全教育建设和文化安全环境建设是体系建设的两个重要手段,文化安全机制建设是体系建设的保障.各个部分相互补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功能全面、体系完整的高校文化安全体系,对维护好高校文化安全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索》2017,(4)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30多年来聚焦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理论成就。然而,在话语内容及传播媒介上却被圈在学者的象牙塔中,淡化甚至忘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大众化。大众缺乏系统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话语,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政治安全的文化基础。大众中流行的通俗政治学话语,或者来自儒家,"以儒驱马"和"以儒代马",提倡乡贤政治或贤能政治;或者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话语影响,以不完整的自由主义来解释日常的政治问题。这就在政治意识形态上直接威胁和损害了国家的政治文化安全。遏制和消除威胁国家政治文化安全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不能主要靠话语过滤和渠道防堵。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话语大众化才是有效维护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并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治安全的利器和法宝。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人民至上"是《决议》中提出的建党百年以来的十大经验之一.实际上,如果我们把它放在公共管理特别是行政管理的学科语境下来考量的话,其更多地反映了长期以来党领导下的中国政府成功治理的行政价值问题. 政府治理是国家行政系统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子系统,党领导下的政府治理扮演着"优化宏观经济结构,维护...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2)
近年来,中国倡导更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升本国的制度性话语权。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追求多元政治话语的重要尝试。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话语权拓展到多元主体发声的突破,既体现了全球治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展示了中国依据本国现有条件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和改革的信心与决心。本文将从经济与文化的维度,分析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和价值,探讨中国倡导的提升制度性话语权诉求对国际机制发展的影响,尝试建构性解读中国在国际化格局演进中推进全球治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国际话语权彰显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其传播内核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形势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有效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传播有效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突破现有国际话语格局,在学习研究西方话语权构建特点及传播方式,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国际话语权传播平台与渠道,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话语权传播的"中国话语体系",成为中国价值走向世界的"价值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