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管理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颐 《唯实》2003,(7):70-73
形成现阶段社区管理体制中一系列矛盾的根本原因 ,在于对已经遇到的一些具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 ,理论上缺少有说服力的创新 ,实践上又面临着现行法规和政策的制约。社区居民委员会应当既是群众性居民自治组织 ,也是党和政府领导下的具有法律和行政权威的社区管理机构 ,在社区管理中居于中心地位。在由达到一定规模的居住小区形成的社区 ,居民代表大会同时也应是业主代表大会 ,居民委员会行使业主委员会的职权。物业管理作为社区管理的基础层次和一个方面 ,纳入由居委会领导实施的社区管理的全局。  相似文献   

2.
社区化的发展具有多元功能:一是社区化对人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二是社区化对增强城市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三是社区化对社区建设具有促进作用。而要加强社区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为魂、以域为身,不断加强社区化的组织和管理.同时要重视社区化的流变与积淀。  相似文献   

3.
社区一般是指特定区域空间范围内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治理即基层党组织和政府与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及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的活动及其过程。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研究者主要从制度视角、组织视角、权利视角、参与视角、秩序视角等对社区问题和治理状况进行了学理分析,研究趋向主要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从"自治制度"到"治理制度",从"自治组织"到"多元组织",从"房产私权"到"社区公权",从"精英参与"到"大众参与",从"行政主导"到"党建引领"等。  相似文献   

4.
一、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 1.为社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在财政直接拨款不足的情况下,社区经济对社区建设的支持会变得愈加重要。除了社区内兴建或添置公共设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外,居民开展公共活动也离不开经济支持。此外,发展社区经济还可以解决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社区民主建设和社区自治改革的宏观趋势,适度地借鉴国外社区基金会的营运理念和发展经验,对处于探索阶段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事业的开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 ,社区民间组织在近几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 ,但如何将其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因法律依据不足和民政部门管理力量薄弱 ,而始终找不到一个解决的良策。本文通过对温州市鹿城区社区民间组织的调研 ,针对现存的问题 ,总结试点社区经验 ,提出了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 ,由民政部门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对社区民间组织实施规范和引导 ,保证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向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区传播是社区建设的重要手段。社区报的立足点在于社区本身。社区报应该定位为社区居民的"生活实用手册"。为实现这一定位,应实行目标读者锁定社区中老年居民和家庭妇女、社区新闻与生活资讯并重、加强社区报采编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社区变迁与社区阶层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机制下,城市区位和个人经济能力将对社区变迁起主要作用。城市社区变迁使社区阶层分化加速。深入分析城市变迁原因和社区阶层化趋势关系,寻找相关对策,有助于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区设计理论创新要认真总结中国社区建设的基本经验教训,广泛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社区设计理论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的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思想,融合中国儒家天人和一的学说,在统一对社区概念认识的基础上,从中国社区建设的自然环境、人口状况、社会环境、自然资源的实际出发,探索社区建设发展规律,围绕建设生态社区、文化社区、健康社区目标,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10.
社区建设、社区管理和社区党建,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基石。本课题结合浦东社区建设与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试图探讨在综合配套改革中社区变革与党的建设具有普遍性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社区的范围与边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医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基于共同的利益和需求、密切的交往而形成的具有较强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对农村社区组织与规模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的工作,也是农村社区组建的前提和基础.文章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区"并非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自发型社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一种政府主导的规划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一种"规划型社区".农村社区承担着农村社会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功能.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它要求立足农民共同利益、需求和认同基础,确定社区的边界;作为一种农村基层的组织、管理和服务单元,它也要求根据管理和服务效率争效益来划定边界.在实践中,各地应立足于当地实际,尊重农民业已形成的共同利益、需求和认同,科学规划社区的布局及其规模范围.其中,以村民委员会为基础设置社区是一种现实和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舒晓虎 《求实》2017,(6):41-53
地域性、社会性和结构性是社区的本质属性。在经济社会体制转型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出现了多样化类型,亦表现出动态演化的特征。其动态演化的一般模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社会整体转型过程中,城市社区在地域空间和社会联系两个维度上的综合演变,表现为不同的演化程度和社区类型;二是在地域空间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人们社会联系的重建和社区治理结构的完善,亦表现为不同的层次和社区类型。我国城市社区将普遍经历由"封闭社区"转向"离散社区"再到"整合社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李程 《唯实》2007,(1):82-83
在目前全面推进的社区建设中,民间组织的作用日益凸现,但其发展面临着种种问题,必须准确定位,优化结构,解决其经费不足、人才薄弱的问题,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管理模式由单位制向社区制转变。通过对晋中市A小区在公共资源改造过程中社区居民参与状况的分析,可知我国社区在建设中存在社区居民参与动力不足、参与面窄及参与层次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社区居民动员不足、利益价值趋向不同、认知水平有限、社区公共组织治理缺失等。为此,加强社区居民参与需积极培育社区精英团队、构建社区居民参与型文化、建立社区居民参与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社区社会保障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但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下岗工人和离退休火员的逐步增多,社区社会保障问题凸显出来。社区社会保障主要有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内容。而社区要在社会保障中发挥最优化的功效,就必须努力开辟筹资途径,做好落实工作,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社区是实现小康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城市社区建设是推进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和具体实现途径。用创新精神和改革思路、创建新型社区,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中哲 《理论学刊》2022,(4):153-160
社区治理是在国家与社会的交融和互动过程中推进的,其模式也必然与这个过程的特点和需要有关。社区治理的目标诉求在实践中得以更新,从早期的维持社会生活秩序、进行社会管理逐步过渡到当下的为社区居民创造多元化的福利。微治理是社会治理优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体现的是纵横网络的贯通。实践中社区微治理分别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逻辑方向展开,通过自下而上的居民自组织与自上而下的国家事务催生社区微组织,建构社区福利。社区党组织的建设是突破各种行政壁垒、激发社区微组织活力的关键所在,有利于促进实现以党建为引领的组织的多元整合和横向联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区发展的战略和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学銮 《唯实》2003,(10):69-72
联合国在上世纪 5 0年代倡导的社区发展运动是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发达国家活化萎缩经济与复兴国家之路 ,也是国际社会统一使用的共同话语体系和社会发展战略。虽然中国社区建设与国际社区发展有某种相似之处 ,但毕竟它不是社区发展。认真考察起来 ,中国也有一些实质性的未名社区发展 ,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话语体系和统一的理论指导 ,其发展成效受到制约 ,并且很难与国际社区发展事业接轨 ,严重影响了国际资源对中国社区发展的奉献和投入。用国际上规范的社区发展话语和理论来审视中国的社区建设 ,目的在于使它迈上国际上统称的社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满足农民需求的重要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功能的变迁是需要时间来培育的,在短期内表现为功能体系的断裂,从而导致了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出现的种种阵痛,难以达到其建设的初衷。新型农村社区应从居住空间、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认同四个方面,实现社区功能再造。  相似文献   

20.
徐晓军 《唯实》2004,(9):148-153
社区福利,是指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一切资源,为解决社区居民生活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所采取措施的总和.其中,社区地理空间的封闭程度、社区成员的同质性、社区负责人动员资源的能力、社区自身的资源状况、社区外部资源的注入、社区内部共建的单位状况、社区成员的阶层地位、社区居民生活的面向以及社区内居民的自组织状况等,都对城市社区福利建设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