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城市品牌是良好城市形象的缩影,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标志。城市品牌的塑造与营销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福州市在城市品牌塑造与提升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实践过程中,必须进一步明确福州城市品牌的定位,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重视福州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加强福州城市品牌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2.
城市文化品牌为城市所特有,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凝聚,是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发展的引擎。石家庄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独特地位,使"开国文化"成为石家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打造石家庄"开国文化"品牌需要恢复重建"开国文化"的物质载体、深入研究"开国文化"的整体理论、全面加大"开国文化"的传播力度、不断升华"开国文化"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媒介生态学角度看民族文化品牌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生态学提供了一个考察媒介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视角。针对目前民族地区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媒介应在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塑造民族文化品牌的过程中,显示智力支持、发挥预警监督作用和增强专业主义精神,树立媒介传播品牌的整体生态观和互动观。  相似文献   

4.
刘文俭  段晓斌 《学习论坛》2005,21(12):49-52
重视文化建设、提升文化品位,以文化品位来塑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品牌,以文化氛围来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广大行政机关和公务人员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行政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要用先进行政文化引领城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塑造城市形象的文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形象从实质上来说是城市文化的外在化,文化的三个形态即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和艺术形态决定了城市形象的定位,城市形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归根到底是城市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因此,塑造城市形象首先就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这才抓住了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家园”,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加强对文化资源积极而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是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打造城市品牌,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注重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品质和文化质量,扩大文化的影响,努力建成更加宜居宜业、更具魅力活力的美丽芗城。  相似文献   

7.
本文全面论述了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特征,深入探析了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市场价值。通过阐述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历史演变和巨大成功,总结了山东文化旅游品牌的特点及不足,并为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心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实质是文化力的竞争,而文化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精神力、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新力的竞争。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文化同时还是促进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发展的重要因素。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特色、文化品味、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精心塑造城市形象和打造城市品牌,以城市文化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已成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石家庄市来说,这一任务尤为迫切。要把石家庄建设成为经济强市、文明大市,必须重视城市文化的打造与传播,重视城市文化品味的形成、文化氛围的营造和文化个性的树立。在城市文化的传承、塑造与培养中,作为公众l生文化机构的博物馆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杨帆 《世纪桥》2015,(4):14-16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城市以及城市文化,同时城市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好城市文化资本,达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一、文明、城市与城市文化在城市发展史上,人类文明一直是与城市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考古学上讲,文明的形成与城市密切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经济发达国家,企业非常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和维护,特别是企业国际形象的塑造。否则,它就不可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份额,更不可能成长为跨国公司。企业国际形象塑造的途径很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1.以品牌为灵魂塑造企业的国际形象。品牌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是通向市场的门票,虽然它只是一种形式或符号,但它蕴含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和审美学、民俗学、语言学、符号学等都能创造巨额利润。品牌从本质上而言,不仅是用于区别竞争者的标记,而且它代表一种承诺,代表生产者和销售者承诺将某一特定的利益带给…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的品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 《理论建设》2008,(4):78-79
一、文化产业需要树立品牌理念 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是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双重凝聚。作为品牌的一个类型,文化品牌主要涵盖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传播、休闲娱乐、文化旅游、会展收藏、体育健身等八个主要领域及其他衍生领域。  相似文献   

13.
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的中国,会展业将进入一个优胜劣汰的整合时期,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会展业的品牌建设时代的真正来临。当前会展业竞争日趋白热化,塑造会展品牌已成为提升城市竞争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从品牌化塑造角度分析,山西会展业发展中确实存在许多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打造山西会展品牌,提升山西省会展业知名度和竞争优势,才能有效促进山西省会展业品牌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原市委的战略部署,小店地区将会建设成为太原、山西乃至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汾东新区。传承晋阳文化脉络,发展现代汾东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促进,为彰显城市个性,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发挥积极的作用。太原市将把汾东打造成为以城市文化为核心,引领旅游文化、服务文化、娱乐文化四位一体的现代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反映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伊宁市要更好地弘扬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精神、加强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产业,以切实提升伊宁市文化的竞争力,促进城市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中共十六大之后,以城市精神引领、支撑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成为国内城市经营实践中一种显露标杆意义的转折方向。与此同时,杭州已通过传播、塑造“新杭州人文精神”为契机,率先开启了“和谐创业”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其“模式”背后所凸现的文化个性特质,以及自觉运用文化力来培育创业文化的“杭州经验”与启示,值得国内城市管理层与学术界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7.
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提出“塑造人文精神”、“推进和谐创业”、“提高生活品质”等战略举措,形成了杭州发展特色的三个标志。以提高生活品质作为统领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理念和品牌,体现了杭州的历史文化积淀、现实综合优势和未来发展趋势,体现了杭州的发展定位、发展特色和发展目标。提高杭州城市生活品质,并将之作为统领杭州城市发展的总体理念和品牌,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拟就此进行探讨。一、生活品质: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定位第一,生活品质是衡量城市社会发展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将提升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新长征》2007,(11)
城市精神属于城市文化范畴,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来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意识和价值体系。城市精神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驱动和助推作用,对城市政治文明建设具有调控和整合作用,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引领和提升作用,对市民精神形成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深入研究、培育和塑造长春市的城市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繁荣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品牌传播路径与基本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的品牌传播策略,始终未能从品牌传播理论的高度来面对问题。一个下定决心要宣传、提升品牌形象的高校,应建立品牌开发管理机构,充分运用品牌营销传播理论作为指导,审视高校品牌传播要素与传播路径,对未来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进行系统的规划,充分运用媒介传播工具与口碑传播工具的不同优势,对社会公众施加其品牌的影响,从而实现自身的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07,(6):46-47,50
城市精神属于城市文化范畴,是一个城市从表面到内在显示出来的一种地域性的群体意识和价值体系。城市精神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驱动和助推作用,对城市政治文明建设具有调控和整合作用,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引领和提升作用,对市民精神形成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深入研究、培育和塑造长春市的城市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对繁荣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