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的最好行动,就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回顾和总结30年来改革的成绩与缺点、经验与教训.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客观上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经济改革观,改革过程充满着两种改革观的斗争.两种改革观的较量,已经和正在影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和前途.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行政改革研究在理论上坚持政治与行政的二分原则,这使行政发展与政治发展相互脱节,陷入理论误区和实践困境。对此,要在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下认识和规划行政改革,坚持政治发展与行政发展协调互动的科学改革观,推行从"体制外"向"体制内"的积极进取型的增量改革,在条件和时机成熟的前提下要敢于突破旧体制的束缚。  相似文献   

3.
马雅伦 《党史博采》2006,2(12):54-55
改革的性质是改革观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由本国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基于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邓小平以理论家和政治家特有的胆识、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新了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改革方式与和平手段,把中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由这一崭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性质,毫无疑问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由此改革性质决定的邓小平的改革观,毫无疑问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社会对改革有一种新的期待与呼唤:“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但我以为,顶层设计不能汉理解为闭门造车拿出什么一揽子计划。方案,预展设计应该构建科学改革观。  相似文献   

5.
改革的性质是改革观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改革的性质是由本国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基于对当代中国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普遍偏低的基本国情的清醒认识,邓小平以理论家和政治家特有的胆识,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创新了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即“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改革方式与和平手段,把中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由这一崭新的社会性质决定的邓小平关于改革的性质,毫无疑问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由此改革性质决定的邓小平的改革观,毫无疑问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6.
胡莹 《理论建设》2007,(5):21-24
科学分配观是对当前我国分配问题的系统性认识,旨在回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什么是科学的分配以及如何实现科学分配等问题。科学分配观的内涵是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要求的分配。科学分配观内含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针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什么是科学分配、如何实现科学分配等问题,建立起系统的、科学的分配观.科学分配观的内涵是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符合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与效率要求的分配.科学分配观内含于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洪有 《新长征》2009,(7):16-17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使中国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正是这种大发展、快发展催生了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文催生着新的改革观。  相似文献   

9.
金民卿 《求实》2016,(3):11-19
在开创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邓小平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独立自主的改革,全面深刻的改革,渐进飞跃的改革,开放包容的改革,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改革观,引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航向。邓小平的改革观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改革之路,坚持用发展的方法认真解决好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谨的道德理论体系."八荣八耻"荣辱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从战略的高度精辟地论述了我国社会现阶段所必须树立和加强的热爱祖国的政治观、服务人民的执政观、崇尚科学的科学观、辛勤劳动的人生观、团结互助的人际观,诚实可信的义利观、遵纪守法的法治观、艰苦奋斗的价值观等八大治国理念和执政理念.弘扬和践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