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生态观,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建立的一种和谐、文明的生态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同存共荣的自然观,将极大地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必须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中国道家文化中的“道法自然”思想,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一条重要准则。《道德经》第25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弼在本章注中指出:“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1](P65)这一注解,深得老子思想的真谛。“道法自然”这一深刻命题,由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所构成:第一个基本观…  相似文献   

4.
《中庸》讲“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中庸章句》对此做了充分的说明,其中包含了生态在于人心的思想。这种强调通过人的心性修养,回复本之于天地生物之心的“爱物之心”,“生态之心”,以实现既能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的生存、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观,就是朱熹学术思想中所蕴含的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中心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5.
李沛 《新湘评论》2010,(10):25-27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为背景,取“桃花源记”之意境,以未来思维,世界眼光,独创性地推出未来自然生态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都市桃花源”主题概念。以湖南元素演绎未来自然、生态都市的构想,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来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天人合一”的东方和谐。  相似文献   

6.
李沛 《学习导报》2010,(10):25-27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湖南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为背景,取“桃花源记”之意境,以未来思维,世界眼光,独创性地推出未来自然生态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都市桃花源”主题概念。以湖南元素演绎未来自然、生态都市的构想,用人类的智慧和理性来实现人与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天人合一”的东方和谐。  相似文献   

7.
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深刻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的本质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慧丽 《求实》2014,(3):9-12
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前提是尊重自然规律,倡导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反对将自然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体或者对象。立足于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当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道德原因在于,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和"发展至上"思维方式的负面效应。我们需要在中国生态文明道德建设中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和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基础,批判地吸收西方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理论的有机论、整体论的哲学世界观和自然观,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进行创造性转换,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这“四个共同体”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个向度,其核心是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机关系与树立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共同体”形成的生态共同体理念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不仅表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和理论创新,而且也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创新,对于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生态治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彰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体现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自然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自然价值,增值自然资本,  相似文献   

11.
韩松 《新长征》2014,(6):6-7
生态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生态文明的核心就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既是自然对人类的要求,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理念彰显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起点,是执政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成果,成当内化为政府的行为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生态观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生态思想理论发端于两个有关实践的关键性概念,一是“对象性活动”概念,二是“物质变换”概念。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内涵: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自然的解放和人的解放是同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服从资本统治的逻辑是造成人与自然对抗关系的真正社会根源;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马克思生态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宋阔 《奋斗》2023,(12):22-2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战略部署,指出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着力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之时,西方学界也产生了关于“人类”与“生态”何者为第一位的价值争论,造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两种生态观的截然对立。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自然观出发,首先对这两种生态观的价值、思维和限度做出阐释与比较。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在矛盾也要求我们必须超越两者的对立,充分挖掘并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资源,并借鉴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成果,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唐龙 《求实》2007,(1):38-41
以“和谐的经济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并不是背离科学发展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指导地位“另立新灶”,而是贯彻落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实践中的运用与创新。根据“和谐的经济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推动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良性互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并举;培育新的“增长极”与区域间的协调互动并重;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寻找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遽然暴发和肆虐蔓延再一次警醒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把握“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从主体的一体性与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自然的内涵,在顺从规律和违背规律的利害比较中把握顺从自然的内涵,在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显化保护自然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兼顾生产与需要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世纪桥》2016,(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批判继承了西方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内涵。人与自然辩证统一,人为自然所缔造,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通过能动的劳动实践不断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一旦这种再产生发生异化,就将破坏人与自然乃至社会内部的和谐共生。当今中国正是面对着这样的发展困境,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将反过来制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观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思想先导,对推进建设美丽中国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的魅力     
刘志 《前线》2012,(9):52-52
什么样的城市有魅力?那些层出不穷的“被建设”的城市自然不会有。所谓“被建设”,是不该这样来建设,可以不这样建设,却非要这样建设不可。“被建设”的具体表现:城市建设追求奢侈豪华,路灯需从欧洲进口,连厕所都要讲星级;大搞所谓地标性建筑,追求宏伟壮观、形象高大,并以“第一”、“最高”沾沾自喜;动辄以“古典”、“欧派”、“现代派”等风格自居,却把自己传统的样式、特色抛弃。  相似文献   

19.
要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一,自然的含义。自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地讲,就是整个宇宙,也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狭义地讲,是指人类社会以外的宇宙,和人类社会相并列。按照人对自然的影响和作用来区分,自然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20.
建设海绵城市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举措,也是对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现实回应。作为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新型模式,海绵城市建设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和秉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基础上,追求城市生态—生命一体化高品质现代化发展的价值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引领下的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需要,也是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现实要求。为此,要从人与自然、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的生命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的本质意蕴出发,凸显人与自然及城市整体共融、代内价值与代际价值辩证统一、区域发展与全球发展互促共进的价值追求,并在理念认知、体制机制建设、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合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