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2010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会议强调,“‘十二五’开局之年,在改善民生上要扎扎实实办几件实事”。这就为2011年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围绕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文化、社会稳定等民生领域,注重管理创新,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要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并特别要求,要着力优先发展教育,着力促进就业,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既体现了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高尚情怀,也对河南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层声音     
温家宝: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 7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五省区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的福祉。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增加人民收入。要确保今年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要继续做好农民工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工作,关心和解决好城乡困难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张景成 《新长征》2007,(9):12-15
2007年5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吉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王珉书记做报告中谈到民生问题时.一连提出了七个“着力”,以改善民生问题。王珉书记强调:民生改善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要以普遍提高就业和收入水平、普遍加强社会保障能力和解决群众的突出困难为重点,加怏改善民生状况。要着力提高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进入了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政协的使命。中央和省委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应深刻认识促进民生改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人民政协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立身之基、履职之要,作为政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于英 《新长征》2008,(2):22-23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出了包括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内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这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公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做好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服务全面小康大局,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刘建高 《求贤》2007,(10):47-47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套学所所长李培林在最新一期出版的《求是》撰文指出;改善民生,是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则是保证民生持续改善的前提。1.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目的,改善民生离不开改革。我们要从改善民生出发.继续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2.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民生问题要靠发展采解决。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叉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魏建国 《奋斗》2012,(12):45-4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我们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步伐,完善社会领域体制机制,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9.
肖秋芳 《世纪桥》2013,(7):80-81,96
十八大报告最能引起老百姓共鸣的就是改善民生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中: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二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1]。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一直是压在咱们国家、社会、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就业和社会保障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重要内容。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如何践行好十八大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让大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真正做到“多谋民生之举,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紧密结合市政公路养护管理的实际,我们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本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改善民计民生,为天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作贡献”的工作思路,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机遇意识和实干意识,努力把十七大精神落实刘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以改善民生促社会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呈多发态势,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从近年来发生的较为典型的群体冲突事件来看,现阶段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大多集中在与百姓基本民生相关的部位。因此,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从根本上讲应该从民生入手,通过改善民生,化解矛盾,通过建立健全以民生保障促社会稳定的机制,实现社会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曹李海 《实事求是》2012,(2):113-F0003
民生连着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是“两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而且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要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民生问题主要涉及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其中,住房问题格外受到关注。真正使房价合理回归到与居民的收入相适应,与成本和合理的利润相匹配,政府任重而道远,必须持续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抑制投机和投资性需求。  相似文献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需要调整与完善经济政策,更需要建立健全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政策。倡导通过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受助者能力,扩大经济参与,促进经济发展,协调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发展型社会政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处在全球化与转型期中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为此,中国各级政府要树立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在保障和完善民生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制定和执行社会政策要着眼于中长期战略,并重视社会政策的效果评估以及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喀什市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群众生活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改变喀什市落后现状,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局面,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大力改善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就业是民生之本。加入世贸组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将首先反映在就业问题上。党中央国务院对就业问题高度重视,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次提到“就业”问题,一是提出“要把扩大内需同增加就业结合起来”, “形成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二是提出“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把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抓紧抓好”,“把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摆在突出位置”。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研究和充分估计加入世贸组织对我省就业的影响,未雨绸缪,趋利避害,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切实…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期间,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在新常态下就业创业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总书记对民生和就业创业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当前做好就业创业在全局工作的重要地位。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启发最大、指导性最强的就是要对接产业园区建设来扩大就业创业,这为我们做好就业创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把万众创新与大众创业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创新带动创业拉动就业是提高产业层次,扩大知识型人才就业,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措施,也是以创新带创业就业的重大举措,我州以中科汉天下为代表的新型创业取得了很大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是中央就业工作理念的创新,是对就业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抓住了当前就业工作之钥,为新时期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岩春秋》2014,(11):69-69
近年来,石柱自治县民政局“以民为本、为民解网、为民服务”为宗旨,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工作职责,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关于保障和改善民计民生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构筑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强化社会事务管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为石柱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2009年党中央提出的工作目标。当前,各级党委、政府正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办实事、保稳定促和谐:作为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息息相关的建设部门,更应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大局来谋划部署城乡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玉屏 《新长征》2012,(9):26-27
省十次党代会把"发展"和"民生"作为今后5年全省工作的关键,强调要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理应发挥自身优势,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己任,成为服务民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