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正确的民意表达理念、建立和完善民意表达的科学导引机制,要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进程中不断增长、多样表现的民意表达具有的客观必然性,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进程中多样化、多量化民意表达促进社会进步具有的客观必然性,深刻认识基层群众维护自身权益应当依赖合法、理性表达途径的客观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加强宣传舆论导引、主题介入导引、信息权威导引、公众人物导引和纠错纠偏导引等方面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2.
适应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基层的深刻变化,提高社区党组织的民意表达和整合能力,及时反映民众诉求,化解各类利益矛盾,是基层党组织的一项基本职责。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岳阳街道党工委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在居民区创设“党员诉求工作站”,这是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民意表达和整合功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民意与司法活动同为构建社会正义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现代国家民主与法治体系中,网络民意与司法活动之间既存在着相互评价的制度性结构与普遍实践,也有深刻的冲突。本文理性分析网络民意形成的社会基础,司法活动与网络民意的冲突表现,认为从构建司法公信力的视角看,司法活动的一个紧迫课题,就是正确回应这种冲突。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新时代,我国城乡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服务需求多样化,迫切需要构建连接党委政府和城乡群众的"一张网",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服务群众;迫切需要创新服务群众方式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迫切需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使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5.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网络民意的广泛性、自发性、虚拟性、非理性使得其以更为特殊的方式与司法相互作用。在网络民意的监督作用下,司法程序坚持更为公正的立场,而网络民意反馈给司法的信息一旦泛滥就会变成难以驾驭的困兽,甚至会陷入网络民意"绑架"司法的怪圈。在价值观念、判断标准、裁判程序都相互冲突的网络民意与司法之间寻找契合点引起了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也是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群关系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党群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必须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干部选拔机制、政绩评价机制、民意表达机制、矛盾纠纷调处解决机制、党群关系状况考评机制,使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政策和制度发挥实效,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正处在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转型时期,也是社会冲突的高发期。应对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必须积极构建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保障机制、政治运作机制、动态协调机制、源头遏制机制、能力整合机制、矛盾化解机制、社会预警机制、民意发展机制、文化认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8.
民意资源是执政资源体系中的基础性、决定性资源,本文主要阐述民意资源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民意资源是检验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标准;民意资源是政党有效执政的重要根基;民意资源是社会政治决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已经成为同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并列的四大任务之一。应当说,在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任务的提出,顺应民意,也符合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是同我国社会的深刻变  相似文献   

10.
尊重民意是贯穿邓小平一生的根本价值取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改革开放,正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基于对民意的深刻体察和充分尊重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可以说,深入了解民意是推进改革开放战略的现实依据,总结提升民意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活水源头,不断扩大民意基础是加速改革开放进程的战略举措,坚定维护民意是改革开放政策受到拥护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仅是国家顶层设计的产物,同时也是顺应民意的结果。邓小平的民意策略和成功实践,为我们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的审判过程中,民意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心理契约的违背是民意形成的社会心理原因,同时民意的形成又跟案件的性质、媒体的传播和民众的自身情况有关。民意通过媒体和其他国家机关的途径最终对法官的司法判决施加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英 《唯实》2013,(11)
台湾社会当前的政治特性之一就是它已经是一个初具规模的民意社会,是一个民意能影响甚至决定公权力政策的社会。马英九将民意高度支持列为两岸签署和平协定三大条件之首,可见其对民意的顾忌之深。因此,在台湾社会中,我们到处可以看到民意调查的身影。那么,民意调查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台湾社会的民意脉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些国外政党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生态,更加注意优化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效能,密切党群关系。其核心举措是走进民众、沟通民众、服务民众,体现党的大众性、亲民性和时代性。积极把握民意脉搏,及时反映民需进一步完善了解民意的机制性渠道。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在2011年议会选举遭遇历史性挑战后,提出要积极聆听民意,注意政策沟通,扩大政策咨询空间,更积极地纠正错误。特别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建立有效网上社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执政党在立法中的地位是立法权的所有者,它的作用是收集民意、集合民意.中国共产党在民商事立法中应着重于收集"弱者"的意志,提高民意收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大学生网络民意利弊分析与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网络民意的策略包括: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民意的独特作用;形成大学生网络民意研判、应对和主动出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教育,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网络民意的特征与政府回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网络社会里,网络民意正成为影响政府行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经由网络民意调查的测量和提取,网络民意清晰地呈现出其可回应性特征.网络民意的聚合点集中而清晰;网络民意的态度结构多呈现出一元极化态势;网络民意具有代表性和真实性;网络民意逐渐从非理性向理性回归.政府应树立融合民意理念,厘清网络民意的真实诉求,提高回应网络民意的制度化水平,从而提升对网络民意的回应能力和公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丁祥艳 《求实》2012,(8):75-78
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的多样化,既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又是对社会转型这个"社会存在"的反映。具体说来,就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价值观念深刻变化、文化生活日趋多样化的结果及其反映。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这里提出的“和谐社会”,不仅是重要的新概念,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既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意,也适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要求,同时也是具体贯彻十六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步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历程,需要多方努力才能逐步实现。从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要求来说,我认为有以下八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国际…  相似文献   

19.
曹妍 《理论研究》2013,(5):56-58
网络是公民政治参与的一种新途径,但其弊端还制约网络民意进一步发展,使得网络民意与政府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势必影响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的良性互动,因而有关网络民意影响公共决策的现实合理性争议的声音越来越大。网络民意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模式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规律,要合理利用网络民意来保障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相似文献   

20.
浅析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全新的民意表达方式,网络民意开始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对网络民意表达权进行规范和完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时代要求。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针对网络民意表达权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采取有效对策,完善网络民意表达权,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