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人王闢之著《渑水燕谈录》中,记有这样一则故事:宋真宗曾将一外放郎官的名字告诉宰相,并大赞其才行,指示说等他离任回朝时升为监司。等那郎官离任回朝后,真宗还没忘记,又一次提起他。宰相便当即写了奏章,于第二天呈上。可是,真宗看了却默然不许。原来,头天晚上,那郎官曾特地到宰相家拜见,这事让皇上派的密探侦察上报了,  相似文献   

2.
《史记·管晏列传》写了两个春秋时期的著名宰相——管仲与晏婴的故事。初读的时候,还以为司马迁将管仲与晏婴合传是因为二人皆是有功于齐的名相,后细细品味,方悟出司马迁之深意。  相似文献   

3.
廉洁、腐败与人之本性──关于二则寇准传说的札记上官云寇准(961--1023),北宋时华州下(今陕西渭南华县)人,在号为宋之治世的宋真宗景德年间曾任宰相,以廉洁正在著称。以下两则就是关于寇准的民间传说,流传于渭南地区;读来颇有意味:寇准罢宴相传青年寇...  相似文献   

4.
《机构与行政》2022,(7):62-63
职掌广泛、剥离六部诸寺监财权的“三司”机构三司机构是全国财政的总枢。唐中叶为筹财用,以户部、度支、盐铁三司专主国家财用出纳,三司之名始出。宋承唐制,设三司以总国计,号计省。三司最高长官地位仅次“宰相”,有计相之称。“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  相似文献   

5.
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在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对于官吏的选拔任用尤为严格。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朝廷为了推行新政,整顿吏治,要选派一批官员到各路去担任监司。"路"是  相似文献   

6.
陈绍畴     
陈绍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1934年6月出生,广东东莞人。195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后在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的教学工作,曾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副主任。1975年调中央教育部高等教育一司工作...  相似文献   

7.
杨育棠 《共产党人》2007,(12):38-38
辛公义(约550年~612年),陕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早孤,由母亲一手抚育,年轻时以学习勤苦和博学著称于世,北周时曾任常治上士、扫寇将军,杨坚在北周任宰相时,就任命他为内史上士,参掌机要。后以军功升岷州剌史。  相似文献   

8.
戴笠,是著名的国民党特务头子,字雨农,浙江江山人.1926年入黄埔军校第6期学习,毕业后曾任蒋介石的侍从副官.1932年后,  相似文献   

9.
人事任免     
《当代贵州》2015,(4):10
<正>中央:尚勇任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此前任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努尔·白克力任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此前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莫玮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此前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主任李晓全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此前曾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一司司长、三司司长  相似文献   

10.
从公仪休嗜鱼拒鱼说开去文水千多年前,鲁穆公的宰相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担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休正眼不看,并令家中管事之人,一条鱼也不准接受。他对弟弟说:“你以为这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  相似文献   

11.
何立波 《党史博采》2007,(10):16-20
<正>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衔的开国上将中,陈奇涵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军事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奇涵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可谓叱咤风云,功勋卓著,毛泽东曾称誉他是"赣南农  相似文献   

12.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13.
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当宰相,私下里跟一些朝臣征求意见。听到的是一片反对之声,理由是吕端这个人太糊涂,不堪大用。太宗困惑了,他想知道吕端糊涂在什么地方,于是知道了下面的事。有一年,吕端刚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上朝时从一群文武官员前经过,一个小官似乎对他的能力很不服气。于是对着他的背影轻蔑地说:这个人竟也当了副宰相了?  相似文献   

14.
气度与高度     
蔡建军 《党课》2013,(12):95-97
北宋的吕蒙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个状元宰相。他有敢于顶撞皇上的胆量,也有唯才是举的气量。皇帝虽然生气,但还是舍不得弃之不用,这不仅是因为吕蒙正为官做人公正无私,也在于心境豁达,气度非凡。  相似文献   

15.
唐懿宗时期,宰相杨收建了一座白檀香亭子,众人送礼,有王羲之的真迹等等,杨宰相很高兴。宣州观察使李璋,暗暗记下亭子的尺寸,等亭子竣工。一张华美的地毯恰如其分地镶嵌在亭子里,自然喜得杨宰相心花怒放。礼物的价值不在于地毯本身.别的宝贝价格高得多了去了,关键在于没有人像李璋这样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6.
“言不过其实”与“行不过其份”周映秋据史载,唐朝时有个叫范知璇的人,写了一篇《良率论》、专门评价当朝宰相兼吏部尚书米。文章由交部主事转呈到米手里。米强细读范文,觉得文章议论风生,条理畅通,很有文采,连声说;"不错,不错,才堪重用。"可是,读到后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反映方志敏和革命战友们狱中斗争的长篇纪实小说《掩不住的阳光》,抖落半个多世纪的尘封,终于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了。该书写于1959年,作者是曾任方志敏领导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二十师参谋长的开国少将乔信明及夫人于玲。承蒙作者的长子、我的老领导乔晓阳同志题赠此书,使我有幸成为最早的读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朱国勇 《奋斗》2011,(1):62-63
北宋熙宁四年.苏轼拜访宰相王安石,在书房等候时,见书案上写着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苏轼不由哑然失笑。虽说王安石作诗喜作巧语多辟蹊径.但也要尊重自然规律吧。这明月哪里会叫,黄犬又如何能卧于花心?不通,不通之极!于是,苏轼把这两句诗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改后苏轼把笔一扔,扬长而去。  相似文献   

19.
正唐朝开元六年的一天,有个熟人向宰相宋璟推荐了一个名叫范知璿的人,希望宋璟能开个"后门",为对方弄个一官半职。熟人说完后,从随身携带的包裹里掏出范知璿写的文章让宋璟过目,同时声称自己读了对方的文章,感觉写得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20.
晏建怀 《前线》2013,(6):88-88
夜读《宋史·吕端传》,见宰相吕端临大事而不糊涂,很以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