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孙静艺  王伦 《理论导报》2010,(12):39-40
异化翻译可以为读者了解并吸收中国陶瓷文化创造机会,加强文化交流中的相互融合与吸收,能够让带有浓厚中国气息的陶瓷文化走进外国的文化世界,达到传播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陶瓷术语译名的统一问题不解决,会给读者带来诸多的理解障碍,也不利于中国陶瓷文化的对外传播。译者要以异化翻译策略为指导,必要时采取音译的方法,以使陶瓷术语的英文译名尽快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3.
汉译英中的文化翻译及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翻译在汉译英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译者应尽可能地在文化翻译中采取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读者接近异国文化,了解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不同,使用科学的、可操作的方法,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4.
纪艳 《理论建设》2009,(6):75-76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译者的主体性是指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也是译者的主体意识之再现,译者的翻译观以及对翻译活动的理解,影响着译者的整个翻译过程,制约着译者的价值取向。许渊冲和庞德这两位文学大师,通过翻译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介绍到国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人类的文化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冬玲 《理论导报》2010,(11):56-57
<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各国人民在交往中享受着这种跨国交往活动带给人民的便利——资源共享。要享受这种便利,来自不同国家说不同语言的人们在交往活动中都离不开译介活动。作为译介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译者,从佛经翻译后一种边缘化处境中又回到了社会交往的中心舞台,承担起了对文化传播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各种翻译活动及译作来看,绝大部分译者都是在认真履行译者的责任,忠实地传递着原作者的声音并尽量满足译文读者的要求,为人类文化传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时代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朝霞 《唯实》2008,(7):34-37
在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把西方的“文化霸权”与日本、韩国在中国的文化传播相比较,会发现,两者在形式上都属于一种“跨文化”传播,但在本质上又有所不同,是一种同源而异质的现象。对中国来说,必须要在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文化自觉”,努力建设“文化大国”。  相似文献   

7.
刘显才 《世纪桥》2008,(5):78-79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由于英汉两种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在表达同一事物或思想时,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性,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和难题,文化“失真”在译文中并不少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这些文化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有效地加以传递,尽可能避免文化“失真”。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嫁接——谈广告文体中的文化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新 《世纪桥》2008,(2):88-89
广告作为一种应用语言,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媒介方式。广告翻译是融语言翻译和文化翻译为一体的。文化的嫁接是从文化翻译的角度对广告翻译作一些探讨,强调在广告翻译的实践中,应对译入语的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心理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翻译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选择问题一直是译学界争论的焦点。归化与异化是翻译策略的两个极端,译者受到社会文化和译者个体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某个极端。研究归化异化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多种文化因素,以便拓展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并给翻译研究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大语境下,信息的传播和大众传媒的崛起使得全球化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不可分,翻译无疑是信息传播的一种工具,翻译也是一种文化研究现象。因而对翻译的研究也应该摆脱狭窄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束缚,将其置于广阔的跨文化语境之下。因此,翻译的定义也应该从单一的语言学定义发展为多重定义,从仅囿于字面形式的翻译(转换)逐步拓展为对文化内涵的翻译(形式上的转换和内涵上的能动性阐释)。  相似文献   

11.
刘喜玲 《世纪桥》2009,(19):144-145
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丁风岭 《学习月刊》2011,(22):116-117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董莹 《理论建设》2009,(3):62-64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朱生豪莎士比亚译本和梁实秋莎士比亚译本异同的文化根源:译者译莎动力不同、翻译策略不同和受西方文化影响不同;但他们所处时代相同,而且都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赵耿林 《世纪桥》2007,(5):80-81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历史渊源来自美国的女权运动,随后在加拿大得到确立和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认为传统翻译观至少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点,作者如同男性,代表着本源、第一性、创造性,处于等级秩序中的统治地位;而译者则如同女性,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机械的和没有创造性的,只能亦步亦趋地服从于作者。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任务就是要改变在翻译中女性所受到的不公平的对待的现状,让女性身影在文本中得以显现。以《简&#183;爱》的二译本为例,可以看出:女性主义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唯“权成”的原文马首是瞻,而应以女性主义方式重写原文,公开表现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赋予原作以女性主义生命。  相似文献   

15.
图式理论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英  朱元元 《世纪桥》2009,(3):137-138
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图式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外语研究的各个领域。为丰富图式理论在翻译领域中的应用,本文试图探讨用图式理论来解释科技翻译的过程,文章分析了该理论的三种形式——语言图式,语境图式,和文化图式——在科技翻译的理解和表达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译者只有充分激活大脑中存储的各种相关图式,即先存知识,并发挥其认知能力,才能使科技翻译更加准确和全面。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由于英汉两种民族语言文化的不同,在表达同一事物或思想时,呈现出较大的文化差异性,造成了翻译的障碍和难题,文化"失真"在译文中并不少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对这些文化差异有深入的了解,并在翻译过程中尽量将文化因素带来的各种伴随信息准确、有效地加以传递,尽可能避免文化"失真"。  相似文献   

17.
李凤敏 《世纪桥》2010,(17):138-138,140
翻译问题很多时候就是文化问题,或者说翻译就是文化替换。当今世界各国的交流增多,旅游频繁,不同国家的游客们从彼此不同的社会背景走到一起,如何通过语言翻译彼此交流沟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围绕着翻译过程中如何实现语言的转换、文字的表达等从文化角度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陈少峰 《前线》2014,(5):91-93
<正>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应重视对外文化传播与我国核心价值和整体形象的结合,在对外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内容选择方面,应兼顾古代文化和当代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推广与交流。要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科研机构、文化人才和创意企业聚集的优势,合力打造推动北京文化走出去的强大引擎。关注当代文化大众文化北京在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过程中,其走出去的文化产品需要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能够表达中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耀先 《学习论坛》2004,20(12):78-80
全球化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种重要态势 ,它全面地影响着世界的历史进程 ,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时代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杂合是必然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 ,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纽带 ,它只有以开放的态势 ,整合异质文化 ,借鉴外来文化 ,才能充满生机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 ,翻译策略体现着翻译主体的文化态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翻译中 ,如何做到既要认同世界文化的共性 ,又要保护民族文化的个性 ,这是本文重点探讨和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陶瓷文化是以陶瓷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陶瓷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它包含和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但陶瓷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色。陶瓷器物具有实用、装饰、审美、文化等功能,因而受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喜爱。贵族用它作为地位、财富的象征,文人用它作为抒情的对象,百姓用它作为日常生活必用品。它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