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全国唯一仍在传承祭尤节的苗族地区,今年底丹寨将举办2012中国贵州丹寨祭尤文化节,文化节包括大型公祭蚩尤、万人铜鼓芒筒芦笙舞等活动。丹寨县政协主席、县苗学会会长李永胜介绍,丹寨县是苗族多个支系迁徙线路中重要的途经地和居留地,在古代被称为"方尤",即"尤人居住的地方",全县有许多以"尤"命名的地方,并且是全国唯一仍在传承祭尤节的苗族地区,丹寨县申报的"苗族祭尤节"2005年被贵州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2.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迁徙频繁、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的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苗"、"九黎"、"蚩尤"时代.史学界一般公认,早在先秦时期,苗族先民就已生活在长江中游一带,史称"三苗",或"三苗国".<战国策·魏策>记载:"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据历史学家考证,苗族是个由北向南、由东向...  相似文献   

3.
让芦笙奏响     
余未人 《当代贵州》2009,(13):59-59
剑河县久仰乡 ,是我心中 "久仰"的一个苗族聚居地.一眼望去,山峦无边无际.传说这里是当年中部方言的苗族千里迁徙而来的"分鼓"之处.它靠近气势恢宏的"百里阔叶林",带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气息.  相似文献   

4.
自逐鹿中原失败后,苗族开始了历史性的南迁。黔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入黔、入滇的要道。苗族从中原迁徙至西南乃至走向世界,黔东这块美丽的土地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黔东是历史上民族迁徙的大通道,今天是民族文化的大观园。黔东文化也必然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5.
正对黔东南苗族侗族群众来说,易地扶贫搬迁具有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影响。从汉唐时期开始,苗族侗族先民为了生存从长江中下游一带陆续迁徙到黔东南这片土地。今天,黔东南30多万苗族侗族群众为了发展,主动走出大山深山,建设新的家园,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2007年,锦鸡舞走出丹寨,一举夺得首届"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原生态类最高奖项"金黔奖"。丹寨的苗族人自称"嘎闹"。"闹"在苗语中就是"鸟"的意思,"嘎闹"寓意"鸟的传人"。由于苗族人口多、支系多,丹寨,不仅是"鸟的传人"聚集地,也成了最为重要的一个苗族文化传承地。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汇集于此。  相似文献   

7.
苗族服饰是苗族各个支系的徽记.一支苗族部落不论迁徙了千里万里,服饰是始终如一的.苗族女性在制作服饰时可以有小小的创新,但大的框架不能变更.服饰的认同是根深蒂固的,身着同一服饰的人群居住地之间山高水长,但他们在节日里总要背着盛装跋山涉水赶来相聚.  相似文献   

8.
1942年我在贵州苗族地区住了一段时间,发现苗族妇女打扮得非常漂亮。每逢赶集,  相似文献   

9.
<正>2009年的春天,贵州麻山地区苗人们世世代代传唱的英雄史诗《亚鲁王》闪入了文化人的视野。它仿佛横空出世,震撼了民间文学界和苗学界的学者们。大家亢奋、赞叹之余又觉遗憾和惭愧。这样一个重大的发现竟然一直被推到了21世纪的今天!苗族通史、迁徙史中关于苗族是如何从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迁徙到贵州,又如何征战定居开发的情节描述极为简略。因此,《亚鲁王》的发现填补了两  相似文献   

10.
高坡位于贵阳市花溪区东南部,与黔南州龙里县毗连。其地甚高,境内黄帝峰海拔1600多米,是贵阳市的制高点。高坡现有1.7万多人,几乎全是苗族,是个以“印牌苗”为主体的苗族乡。民间相传,这支苗族的先民曾是皇帝的“掌印官”。由于战乱的缘故,辗转迁徙到高坡。为防途中失散,约以“印牌”为记。所谓“印牌”就是妇女背上的一方形刺绣装饰物。此物成了“印牌苗”的特殊标志,一直保留至今。高坡是贵州高原的一个缩影,这里跬步皆山,洞穴文化分外发达。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贵州苗族刺绣的文化内涵进行新的诠释,认为贵州苗族刺绣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是苗族女性"用针做笔、用线当墨、用布做纸"这种特殊方式书写的苗族史书;反映了族群文化认同下的苗族女性文化;承载着苗族女性对真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正2012年2月,苗族史诗《亚鲁王》第一部由中华书局出版。在序言中,著名作家冯骥才这样写道:能在第一线进行搜集和调查工作的只有一位年轻的苗族大学毕业生……直至今天,能够通晓西部苗语、又能以拼音式苗文笔录并译成汉文的人,只有这位出色的苗族青年。他是紫云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亚鲁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正江。《亚鲁王》传诵的是苗人首领亚鲁带领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由当地的东郎(苗语音译名词,  相似文献   

13.
正屯上村"刻道"这根古老、神秘的苗族歌棒,多采用枫木、梨木或竹制作,一般以圆型和方型为主,三面刻有符号,每面均为九格,共计二十七格,每格以横、竖、叉等简略符号,组成苗族《刻道大歌》各段的主要内容。"刻道",是苗族古老的刻木记事的文字符号,它忠实地记录了古代苗族"姑亲舅霸"的历史轨迹,是一部记载苗族古代社会的婚姻史诗。坐落于大山深处的施秉县屯上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刻道》的申报地。近年来,屯上村重视培养"刻道"传承人,建设"刻道"文化项  相似文献   

14.
搬迁带来新生活"搬到新村后,我们住上了新房子,心里甭提多高兴!"望谟县桑郎镇百花河移民新村的苗族村民杨胜辉高兴地说。杨胜辉一家,以前是望谟县昂武乡高潮村的贫困户,住的是茅草房,冬天寒冷雨天漏水。不仅如此,房子还"挂"在半山腰上,存在严重地质隐患。今年,杨胜辉一家搬进63多平方米的新家后,不仅客厅、卧室、厨房一应俱全,屋后还留有建猪圈的空地,门前一条宽阔的公路,通向312省道。  相似文献   

15.
正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6苗族史诗又称苗族古歌,是苗族文化的"元典",有苗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之称。《苗族史诗通解》是苗族史诗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今旦、吴一文父子共同完成,系吴一文主持的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苗族古歌通解》的最终成果,全书共70万字。该书被学术界称为苗族口头传统研究的扛鼎之作。其特点和创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龙山营之谜     
龙山在贵定县巩固乡,离县城40公里,与贵阳相隔75公里。龙山其实不像龙,是一座圆锥形被切掉了顶部的孤山,高约200多米,底部周长约5000多米。龙山的奇,奇在山顶所建的营盘。走近龙山,抬头一看,啊!天上有座城池,两道城墙,三个城门,清晰可见,那莫非是仙人住的地方?当然不是神仙所住。山上的城池有三条街,分别为汉族、布依族、苗族所在,每条街都有内外两个下山的城门,据说城里住过一两万人,就是在今天,也算一个比较大的城镇,只是现在只剩下寂寞的屋基和冰冷的石门了。龙山营的来历,《贵定县民族志》只有简略的记载:“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平伐…  相似文献   

17.
正每年的农历八月初八,是兴仁等地苗族同胞的民族传统节日。"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是"吃新节"的延续,现已发展为以苗族为主各民族共同参与的节日活动。"八月八"苗族风情节有苗族村寨节日的祭祀仪式,有苗族精湛的传统工艺、剌绣、包绣、编织、银饰、蜡染等表演,有服饰、银饰、头饰、裙、背带、童帽等展示,有民族民间歌舞表演,有群众广泛参与的体育活动,有丰富的民族节日饮食文化,有篝火晚会……"八月八"苗族风情节展现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彰显了原生态各民族民间  相似文献   

18.
<正>苗族剪纸俗称"苗花纸""剪花""绣花纸",是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清水江沿岸及苗族村寨的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剪纸艺术。其构图反映了苗族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心理,反映了远古文化和原始艺术的特征,对了解苗族历史、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具有"文字史书"的作用,被外界誉为苗族服饰、刺绣、挑花的蓝本和苗族服  相似文献   

19.
郭芮羽 《当代贵州》2009,(19):25-25
在贵州黔东南州丹寨县境内,有一个传说中丹凤栖息的山寨——这里是锦鸡飞舞的地方,更是原生态的一方净土。相传,在迁徙的历史进程中,美丽的锦鸡帮助苗族的祖先们找到了最后定居的地方,锦鸡还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让他们度过饥荒。为了纪念锦鸡,在每年的盛大节日,苗族女性都会打扮得像美丽的锦鸡一样,花枝招展,随着曲调的快慢节拍,翩翩漫舞。  相似文献   

20.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序号:5类别:民间文学 发布时间:2006年6月 编号:Ⅰ-5项目名称:刻道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 施秉县 简介:苗族<刻道>,即"刻木",是在一根歌棒上记录了各种代表歌词内容的符号.内容为苗族<开亲歌>,是至今保留的苗族古代刻木记事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