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6 毫秒
1.
魏文军 《求实》2004,9(7):51-54
中国以授权试点和财政权力下放方式进行制度改革 ,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 ,这标志着我国制度变迁方式已由初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中间扩散型转变。但是 ,这种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能否使微观主体的经济实力增强到足以独自承担制度创新的成本 ,并成为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 ?本文的结论是 :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仅是实现诱致性产权制度变迁方式的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是不断替代地方政府部分功能的更有效率的经济和政治组织 (结构 )的形成、竞争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地方政府角色经历了深刻变迁。地方政府角色与行政审批制度相关联,并伴随着行政审批制度的变迁而变迁。本文在回顾行政审批制度70年演变历程的基础上,梳理地方政府角色的变迁过程,分析总结其变迁特征与趋势,剖析地方政府角色变迁背后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新时代地方政府改革和角色创新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我国区域发展制度变迁在模式上属于供给强制型,各级政府是其制度的供给者,其中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制度变迁中充当两种角色一是以“第一行动集团”的身份,在自身的职能范围内主动进行制度变迁;二是以“第二行动集团”的身份,对微观主体的制度变迁活动进行鼓励和扶持,促使制度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包括资源稀缺、利益诱导、经济激励以及人们偏好和其他因素的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遵循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变迁过程由政府第一行动集团为主导,以农户第二行动集团为主体,通过确权到户、配套改革和规范流转等重要环节,共同实现改革与变迁目标。深化林权改革的主要路径是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权改革的配套政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5.
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为完善改革推进方式,推进攻坚阶段改革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新疆具有单独经济区的区域特征,应当以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为契机,以创新地方、兵团融合发展为重点的多元开发主体融合型经济体制机制为主要特色,在乌昌地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和规范研究的方法,从地方政府创新理论的文献统计与实践案例的动态分析两方面人手,全面探析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理论研究现状的述评和对地方政府创新案例的动态分析,探究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变迁与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理论与案例的动态分析对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发展作出趋势预测。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增长离不开传统要素的投入,但是制度要素决定了有效的经济增长。以城镇化、市场化、对外开放、金融化及政府管制来表征制度要素变迁的显性构成,对我国宏观制度变量区域变迁的动态特征与空间特性进行的量化分析表明,各项制度变迁的实施与推进在地域上存在强度与深度的显著差异,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制度构成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中部地区则更多地体现了制度变迁的空间异质性。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对策主要有:减轻城市化压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深化金融制度改革,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8.
约翰·坎贝尔指出不同制度分析范式在制度变迁的模式描述、机制解释和观念基础剖析等方面存在共同问题,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这一综合性的理论建构中,坎贝尔将制度变迁的宏观模式与微观机制,制度企业家的能动创新与制度环境的结构性约束,以及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等理论要素结合起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受制约的制度创新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坎贝尔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的三个重要启示:从结构功能分析走向过程机制分析;将制度影响分析与主体能动分析相结合;在决策过程分析中关注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占锋 《学习论坛》2007,23(4):34-36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创新的路径极大地影响着创新的结果。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下,我国的土地制度创新要克服路径依赖,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要承担起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责任;强制性制度变迁要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罗兴佐  谢智军 《求实》2012,(7):82-84
近20年来,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创新活动非常活跃,地方政府和农村群众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制度创新的主体,其制度创新的方式有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基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实及政府管理目标,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创新的持续及成功,一方面要依赖政府的推动,另一方面要切实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农村民主管理、参与制度创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70年代起,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全球逐渐形成浪潮。我国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应运而生,但是这种创新模式的选择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遵循制度变迁既定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政治实践的现实情境下,由政策制定者精心设计出来的。为了达致服务供给创新的目标,政府需要付诸相应的行动策略。坎贝尔的制度变迁理论较为全面地阐释和分析了制度演化模式、路径等内容,是用来解释服务购买中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重要工具。坎贝尔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地方政府的服务购买行为而言,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体现在制度背景的明确、制度变迁类型的确定、行动者能动性的发挥和观念性逻辑的强调上。  相似文献   

12.
《探索》2019,(6)
新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变迁受中央政府的国家建设理念认识与制度绩效之间的互动影响。中央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国家建设中作用的理念认识依次经历了资源汲取、资源汲取与权利保障兼顾和更加注重权利保障三个阶段。但由于受到既有政府体制的制约,地方政府的国家建设理念并不总是随着中央政府同步更新,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后依然秉持资源汲取的理念,将户籍制度定位为资源汲取的工具,扭曲户籍制度改革,使户籍制度变迁路径呈现出曲折性。总体上,新中国户籍制度变迁过程是一个伴随着政府的理念转变而对其功能定位由资源汲取逐步向权利保障的"位移"过程,但这有赖于政府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使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通力合作;改革到位的标志是回归户籍制度的权利保障功能。这启示我们需要从保障公民权利、促进市场发育方面全面把握和理解国家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3.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成败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改革瓶颈在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内生能力不强、政府供给意愿不足、创新再生能力欠缺和缺乏变迁动力。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政府提供制度产品或设计授权,满足各类事业单位的制度需求,方能弥补事业单位制度供给不足。  相似文献   

14.
《探索》2016,(6)
资产收益扶持制度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一项创新性的政策工具或政策手段,体现了脱贫攻坚中地方政府推进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与现实要求。从供给侧改革的分析视角出发,地方政府要坐实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就必须结合属地特点对其加以细化落实与创造性运用。精准掌握贫困农户的需求和属地贫困治理的特点,合理统筹配置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源,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实现贫困问题的协同治理,推进相关配套改革并完善社会监督,是地方政府坐实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的基本思路与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党员》2008,(10):1-1
本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已先行一步,整体进展比较顺利,但也有基层干部反映,一些地方启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来,上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很积极,但农民的反应并不是很热烈,很多改革举措难以推行。要消除这种“上头热下头冷”的现象,必须引导农民解放思想。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促进传统政府职能的转变,从实质上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精简统一高效规范的服务型政府,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这六次机构改革,经历了由浅层次到深层次,由单纯裁减到综合配套改革,由精简机构、理顺关系到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2,(2):32-32
作为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先行先试区,东疆保税港区在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中担负着改革与创新的重要使命,将成为与国际航运中上游接轨的重要载体。国务院在《关于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批复》中就明确指出:东疆保税港区可根据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机制、体制创新等方面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以点带面,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和政策叠加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骏  陈志峰 《探索》2007,(5):146-151
实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核心在于建立起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包括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根据我国已有的涉及城乡发展的体制体系来看,存在诸多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制度性障碍,需要根据客观实际进行改革、创新和进一步发展.当前,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土地经营体制创新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创新社会保障与动态身份管理相联系的制度体系,打造和培育统筹城乡发展新环境.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户籍制度顺应时代变化发生了一些变迁,各级地方政府是其主推动力量。自利性是地方政府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主动力,自主性是地方政府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但是地方政府本身的角色冲突也对户籍制度改革产生了约束。从长远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还需顶层设计的指导,需同时对相关制度进行改革,需各政府管理部门协作互动,需渐进手段与激进方法的配合以及对国外相关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创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政治改革、行政改革与公共服务创新。从大量的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实际情况来看,政治改革创新皆限于宪法所确立的基本政治框架,行政改革仍然是地方政府改革创新的重点,公共服务创新涉及范围较广,尚有极大的创新空间,也将是未来地方政府创新的发展趋向。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三种类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体体现为:行政改革进行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进行政治改革;公共服务创新对行政改革和政治改革也存在诉求;政治改革对行政改革和公共服备创新同样存在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