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一个奇怪的现象常常发生在年轻党员干部的身上,我也不例外。身为党员却很少看有关党建刊物,原因很简单:觉得它太枯燥。还记得最早和最常看的刊物是《半月谈》,除了单位要求必读的书和文章。很少看别的刊物,党建刊物更是被束之离阁。可是,这一次,因为一本书。我改变了以往自以为是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且说说我与《新湘评论》的关系:一是忠实的读者。这份刊物我是每期必读,大部分的文章都读,很多文章是精读。二是最大的受益者。刊物提供了很多素材和第一手资料,我讲课的许多内容,都是从这份刊物上获得的。三是最积极的宣传者。每当讲课说到有关《新湘评论》的内容时,我就提到这份刊物,无形中在给它做宣传。四是不称职的作者。我坚持每年给《新湘评论》写一篇文章,面对全国各地各大刊物的约稿,我也就只坚持给这一家刊社写稿。  相似文献   

3.
吴树青 《前线》2008,(11):59-59
《前线》创刊于1958年。当时我还是社科理论战线的一名新兵,它就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刊物。那时社科理论刊物不像现在这么多.我作为一个社科理论战线的新兵十分需要从它那里吸取营养。作为《前线》的忠实读者,我获得了很多教益。不幸的是它在“文革”中被迫停刊。失去了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黄枏森 《前线》2008,(11):60-60
《前线》杂志自50年前创刊,我便同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北京市委的理论刊物,它从创刊之日起就表现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鲜明特色。作为《前线》杂志的作者,我长期感受到它在这方面对我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索》杂志是一份综合性的理论刊物,通过一年来对它的审读,谈一点对这份杂志的印象。目前理论刊物很多都不太景气,这一方面故然是市场经济初期,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降低了对理论的兴趣;而另一方面则由于有的理论刊物不注重面对现实,满足于从故纸堆里和西方文献中讨生活,从而失去了对读者的吸引力。但我在审读过……  相似文献   

6.
《党风与廉政》我真喜欢你扶风县司法局刘志轩从朋友处借得一本《党风与廉政》杂志,一看就上了瘾.于是,走亲串友.一看到这本刊物.不论新旧,我都想认真地翻一翻,每看一遍,内心总有既激动不已,又忧心忡忡的那么一种极复杂的感觉。这本刊物,象一曲曲赞歌,对那些真...  相似文献   

7.
杨胜群 《学习导报》2012,(15):18-20
《新湘评论》改版已经5年,这5年是刊物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内容到形式,各方面都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我认为这份刊物非常注重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这是它与其他同类刊物一个不同的地方,也是它能够赢得广大读者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它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点上:  相似文献   

8.
《党史文汇》是我经常阅读的杂志之一。这是一本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集思想性知识性于一身的严肃刊物,对广大读者富有教育、启迪的作用。我把这份刊物看作良师益友,每期刊物,我和老伴(她是《人民日报》最老的编辑之一)总是争先阅读。 我理应和渴望到太原祝贺《党史文汇》创刊十周年。因我近患脑血栓正在治疗,医生要我不要中断治疗,所以只好请假,用这封短信祝贺《党史文汇》越办越好。我愿意陪伴她到下个世纪。良师益友是最珍重宝贵的。 ——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庄 《党史文汇》是全国同类刊物中办得较好的一份,也是我很喜欢看的。它既保持了党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又在增强党史文章的可读性、扩大党史的社会影响方面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这是值得祝贺的。望朝此正确方向继续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春明  相似文献   

9.
2003年12月5日,我把《广东支部生活》杂志的终结期——第276期《告别读者》的清样交到杂志社临时、负责人手上.从这一天开始,我为之奉献了15年激情与热血的《广东支部生活》杂志将彻底消失.我和我的同事们不得不离开它拥有的近150万名读者.对于我这个已经视刊物为生命的耕耘者来说,这真是最悲壮、最心痛的一刀.  相似文献   

10.
正刚才,听了游老、王老的发言,深受教育。听了兆云同志讲述刊物的前世今生,作为一个读者,首先我向《福建党史月刊》出版发行500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刊物编辑出版付出智慧和艰辛的编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沧海一粟,汇聚成河。每一期的刊物,宛如沧海一粟,似山涧流淌出的一泓清泉,但也正是这一期期的刊物,汇聚成了一条蔚为壮观的河流。今天,我们回望,它宛如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呈现在我们眼前。徜徉于500期刊物之中,可体会我们党对党史研究的高度重视,可享  相似文献   

11.
《支部生活》2015,(2):55
我是一名基层干部,工作20余年了,党刊是我最喜欢的学习读物之一,它是我向群众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经验的好教材,每年的刊物我都会悉数收集、回阅。这几年,党刊不断加强对先进人物的报道,树立的杨善洲、陈家顺、高德荣等楷模形象,高高地矗立在我们心中,成为我们工作的力量源泉。自从党刊  相似文献   

12.
<正>多年来,《党史研究与教学》每期都给我寄来。收到后,我总要翻一下,看看发表了些什么文章,碰到有兴趣的文章或新发现的史料再细读。对于作者,除了我认识的人注意一下,其他人就没留心。2015年初,接到2014年第6期后,我把这一年的刊物放在一起又翻阅了一下,不知从什么地方来了那么点灵感,想看看作者都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职称是什么。结果,不单这几个方面有了点印象,而且还由此得来一组数字(如果我没有数错):这6期中,共发了文章89篇,其中讲师、助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每当我收到<党的生活>这本刊物,就像又见到了自己的恩师,心情总是无比激动.每一期刊物,每一篇文章,我都要细细地研读、细细地品味,受益匪浅. 说起与贵刊结缘,还得从我参加工作那年说起.那时,我正在绥芬河市建设公社一所最偏僻的农村小学里做代课教师.一天,我去校长那儿,看到桌上有一本杂志,封面上写着<党的生活>,32开本.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一本这样的杂志.读书是我的最爱,我就跟校长借了杂志,回到办公室看了起来.很快,我就被刊物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  相似文献   

14.
女子不问年龄,文学期刊不问订数,这在当下似乎成了一种默契。我国的诗歌圣殿《诗刊》,每期发行量已由数十万份滑落到三万余份。如果说诗歌曲高和寡。那么,像《人民文学》这样的综合性刊物的发行量,与其较之也不过半斤八两。这已是不错的业绩。省地级的文学刊物,才更糟不可言:有的仅印数百份,差不多只有编辑和作者才对它瞥上一眼——就当自娱自乐咧。文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看到贵刊从1997年起改为月刊的喜讯,十分高兴。此举可以说先得我心,也深合广大读者的心愿。我估计改刊以后,读者和订户将大大增多,刊物的社会效益也必然加多加大。你们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作出更重要的贡献。 我跟贵刊相识还只有几历史。开初是我的一篇关于少奇同志事迹的短文被贵刊转载,寄来了稿费,从而促使我去邮局零售亭寻购这期刊物的。不看则已,一看就爱上了它。从当年的零买户,到次年成为订阅户,已经5载于兹。现在贵刊已在我的心里生根落脚,成了我家常订刊物之  相似文献   

16.
进入组织系统工作两年了,《当代党员》一直扮演着我的良师益友的角色。拿到每一期刊物,我最先“品尝”的必定是“开卷有益”这道“开胃菜”。为什么?因为它好看、好读、好玩、好品,因为它板块较小、节奏明快、层次感强,正好符合我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7.
贵刊编辑部: 你们好! 你们举办的这次竞赛活动,我认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在领导学生举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活动时,就采取了这一方式。 贵刊刊登的试题,我基本上认真做了,还有一些山西地方性的东西没有找到答案。本来可到湖北省委党史办去借你们出的一些书,但苦于时间忙不过来,只好作罢。 你们办的刊物《党史文汇》,我也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刊物,现在不少党史刊物竞相改刊,我认为很不合适。你们的刊物既有阳春白雪的东西,也有下里巴人的东西,不同层次的人都可参阅。 我是搞中国现代史的,以上乱说了几句,不对之处,请你们指正! 武汉大学 涂上飙  相似文献   

18.
近日读书,见一则寓言: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棒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这时钥匙来了,只见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棒十分奇怪,问:“我花了那么大的力气都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这是为什么呢?”钥匙回答道:“因为我了解它的心。”  相似文献   

19.
请加强校对     
《湘潮》1990,(5)
《月刊》是办得好的,我爱读这一刊物。但近日我在阅读《月刊》第二期时,发现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大潮中,各类杂志有如雨后春笋,但在诸多刊物中,真正被世人所赞许的并不很多。《党史纵横》堪称一枝独秀,无愧百花丛中的姣姣者。这份杂志已在辽西朝阳人们心中产生震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 一位曾参加过辽沈战役的离休干部含着泪花对我说:“我老了,总爱找点书看,《党史纵横》是我最爱读的刊物,每期必读。它把我的思绪带向了当年血与火的战场,勾起我许多回忆。这个刊物的文章写得实实在在,全是真人真事:用这些史实教育人们是最好不过的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