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兴起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生态,其中网络虚拟社会中思想的多元和舆论多元化,给党的阶级和社会基础的稳定带来巨大的挑战。研究并借力网络虚拟社会完善党的执政、改进党的领导成为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蓬勃发展的网络虚拟社会对党的建设提出了崭新课题。党的建设必须顺势而为与网络共舞,方能兴网络之利,除网络之弊。一要树立党管网络新观念,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巩固党执政地位的重要阵地;二要完善执政方式,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加速器;三要提高网络素养,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党员干部转变作风的助推器;四要加强设施建设,努力使网络虚拟社会成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社会形态——"网络虚拟社会",给党的执政理念、执政水平和执政方式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网络虚拟社会条件下,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要作较为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运用的广泛普及,一种与现实社会并在的人类社会存在的新形式--虚拟网络社会正在网络空间中逐步形成。通过转变观念,推进网络管理法制化,健全网络安全技术管理手段,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构建健全的网络道德体系,强化各级政府的服务意识等途径实现对虚拟网络社会的有效管理,也是遏制网络治理性危机,走向网络善治的最佳维度。  相似文献   

5.
虚拟社会力量的核裂变式增长,正在逐渐改变着中国共产党看待及处理自身及其与虚拟社会关系的视角与方式.虚拟社会使得民众参与自由化、舆论声讨民粹化、传统反腐污名化,对党的反腐倡廉的规范度、法制化以及体系性也提出了挑战.党不仅要在传统党建视域下看清影响和挑战所在,更应该在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层面反思党对虚拟社会的治理对策.必须增强虚拟阵地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丰富工作方式,扬弃借鉴各种网络组织的活动经验,创新活动形式,以提升党在虚拟社会条件下的执政绩效.  相似文献   

6.
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作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之一,在人们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类社会正经历由原子(atom)时代向比特(bit)时代的转变。国际互联网及其拓展的广阔的“数字空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那么,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如何认识“虚拟社会”,如何处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去应对互联网本身给传统社会学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一、虚拟社会的概念解读我国学者对“虚拟社会”已有了相关的研究,多数社会学者认为“虚拟社会”就是指“网络社会”,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它的虚…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普遍应用与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渠道已经把我们每个人深深融入网络之中,网络虚拟社会成为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现实社会的一部分。虚拟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做到“兴网之利,除网之弊”,才能使虚拟社会有效助力于现实社会。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立足现实社会,正确引导虚拟社会,提高执政能力,为国家的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和谐、文明、健康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虚拟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它提高了社会管理运行速度,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且网络问政的效益日趋显现出来。但在虚拟社会管理中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缺陷,如虚拟社会管理理念偏狭、管理方式陈旧、管理立法滞后、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因此,要提高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政府必须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管理统筹结合起来,改革创新虚拟社会管理理念,转变改进虚拟社会管理方式,加强虚拟社会管理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虚拟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消解发生在虚拟社会中的种种不规范行为对现实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是我国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战略机遇期,而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已迫在眉睫。因为它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现实社会的"投影"和"映射",且日益渗透到现实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因此,认清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性,积极探寻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的新策略,不但有利于推进网络虚拟社会走向善治,而且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创新须臾不可缺少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应用,网络正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淫秽色情和暴力信息、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网络揭露个人隐私、网络沉迷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努力推进网络精神生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加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维度。  相似文献   

11.
"网络"与"现实"相互融合、相互嵌入的社会环境造成了虚拟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网络失范现象严重、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政府公信力面临危机、信息安全缺乏保障。从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分析入手,探索网络热点与群体行动的联动机制,正视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的冲突,形成虚拟社会治理的逻辑。依据中国虚拟社会管理的现实要求,汲取国内外关于虚拟社会管理的有益成果,虚拟社会善治是发展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应该通过转变传统意识与理念、法律与道德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多元主体协同善治等路径方式来维护虚拟社会的公共秩序,实现虚拟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网络虚拟社会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覆盖面影响着整个社会,高校党建工作如何在网络虚拟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正确认识网络社会,探索网络虚拟社会对高校党建工作模式、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队伍、工作环境的影响,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产物 当今的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所谓网络社会,就是运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把现实社会的结构、关系、状态和现实环境条件,进行"再塑"、"虚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整合并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虚拟社会有技术性的一面,更有社会性的一面,如没有对其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风险和危害在所难免。在当下中国虚拟社会管理中,诸如网络谣言时有滋生、网络暴力泛滥成灾、网络色情屡禁不止、网络广告良莠不齐、网络犯罪愈演愈烈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危机四伏等显而易见。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在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也承担着重大社会责任,大力引导网络舆论势所必然。从来没有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媒体,政府作为权威主体,适时规范网络行为,有利于创造一个放心、安全、健康的网络文化发展环境。精心培育网络文化是满足广大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必然,是虚拟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之道。我们应注重协同治理,从构建技术支撑平台、完善管理体系和优化用户意识等方面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虚拟社会正逐步介入人类生活空间,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正在改变人类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人际交往方式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加强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教育与引导,使网络虚拟社会也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发展及应用,网络正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网络淫秽色情和暴力信息、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网络揭露个人隐私、网络沉迷等问题制约着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努力推进网络精神生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完善网络管理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是加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维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和改革的深水区,党的转型与社会转型相互交织,这使得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繁重复杂的任务和挑战。社会资本是政党对社会施加影响,并最终实现政党领导的重要因素。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框架对深入探析转型期党的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社会网络资本是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社会规范资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保障;社会信任资本是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和目的。投资社会资本,做好转型期的群众工作,党要从构建社会网络资本、发展社会规范资本、培植社会信任资本入手,最终建立合作、和谐、稳定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党群社会资本主要指党在社会群众中的影响。这种社会资本是党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基础,是党的合法性基础所在,也是党的力量所在。具体来说,党群社会资本包括三个方面:党群的制度社会资本、党群的关系社会资本和党群的信任社会资本。党群社会资本在网络政治发展中的功能性价值体现在增加能动性政治成分、促进秩序理性的生成以及推动利益表达的常规化三个方面。考察我国网络政治发展中的党群社会资本的生长逻辑,可以从逻辑基础——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逻辑动力——网络政治参与的扩大以及逻辑主线——"官民"良性互动的发展中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9.
邵杰 《世纪桥》2012,(7):48-50
虚拟社会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虚拟社会在给人们带来许多福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公安机关在虚拟社会的管理上责无旁贷。但是,公安机关现有的管理方式,难以适用于虚拟社会的管理,其中存在诸多漏洞,针对相应问题,公安机关急需革新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是在网络上流行的、年轻人喜欢的简单又能说明一定道理的时尚词汇或语言文化现象。语言具有社会功能,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在网络虚拟社会中产生并传播的语言,也具有社会功能。针对近十年来的网络语言现象,运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论述网络语言在网络社会的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和继承发展功能,并基于网络语言阐释网络语言用语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的三大焦点,以期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