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随着学术界对法治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关于法治应成为我国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的观点,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学术界对我国法治化道路问胚的研究刚刚起步,尚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换言之,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化的性质及进度。  相似文献   

2.
法治     
修订行政诉讼法让“民告官”更畅通 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是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制定后作出的首次修改。  相似文献   

3.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建设法治城市,就是要实现城市治理行为合法化、治理过程有序化、治理规范公开化、治理形式正当化、治理理念市民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仅是法治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而且是法治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建构法治中国的新时代,个人法治精神的有无、状态如何,将深刻影响社会的制度设计、活动方式和运行状态。民众良好的法治精神成就了秩序的法治环境,法治环境进而作用于发展着的人类社会,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法治社会建设关键期、社会转型的关节点,法治进程存在各种问题和阻碍,找寻民众法治精神的风貌,探索构建民众法治精神的培养路径和建构方式,对于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法治中国的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中国政法大学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这一重要论述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高度重视。坚持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的法治理论指导法治实践,在创新法治实践中发展法治理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依法  相似文献   

6.
徐爱民 《唯实》2015,(4):65-66
法治文化是依法治国的根基。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只有经过与之相适应、反映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的诠释与接纳,才能为人们所理解、接受,进而内化为行动准则,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规  相似文献   

7.
陈江岚 《理论文萃》2002,(5):53-55,47
呼唤科学、民主和法治,可以说是中国20世纪发展最重要的主题。在20世纪第二个10年,振聋发聩的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当时中国的先进思想家对科学和民主的呼唤,至今还余音在耳。在他们看来,倡导科学和民主是中国复兴的唯一途径。倡导科学和民主,就是要以客观真理的权威取代传统的权威,以公众的权威取代个人的权威。在人类掌握的力量越来越大,但社会组织又相对落后的世界上,特别是在当时政治黑暗、社会发展程度极低的中国.玟种转换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基层行政执法部门,在查处一些失信违法的案件中,常遇见一个普遍又无奈的现象:几乎每一起案件的当事人在一开始都不会规规矩矩地接受处罚,而是到处找人说情,穷尽人脉后方才罢休。其实,这种"不找人、不办案"的现象在司法实践中也司空见惯。一些人为什么对法律缺乏足够的敬畏?为什么迷信"找人"而不相信法律?为什么在失信违法或者遇到一些法律纠纷时存有侥幸心理?表面的原因是这些人的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淡薄,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法治的诚信力不足,有些执法者、司法者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秉法不公,办人情案、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法治思维”概念,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要求全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特别强调:“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法治国家的新形势下,大力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使其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0.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至十九大,中央一直强调"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说明了国家对法治建设理论和路径认识的成熟与升级,"一体建设"不仅仅表现为应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原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观中的既相辅相成,又相克相生的对立统一关系,二者不可偏废,以矛盾观分析和理解"一体建设",对于正确理解中央的法治精神以及指导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要坚持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23):20-20
自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以来,一直是提法治国家,没有提法治中国。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提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以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法治中国”这一概念首次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那么,法治中国与法治国家是什么关系?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胡建淼认为,法治中国是法治国家的升级版,具体表现在:一是中国化。  相似文献   

13.
<正>"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要把法治国家建设纲领和蓝图变为人民生活现实,必须举全党之力、全民之力,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此,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在全社会树立崇法、守法、护法的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是民主政治实践的呼唤我们今天之所以强调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因为我国虽然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法治天下     
宋海霞 《实践》2014,(8):22-22
<正>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但它更是每一个国人的梦,没有13亿国人梦想的支撑,中国梦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与追求,才能汇聚成一个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的梦。我是一名人民检察官,一名国家公诉人,我的梦注定与法治结缘,注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梦。3年前,我来到母校中国政法大学,看见了镌刻在石碑上由江平先生书写的四个大字"法治天下",从此我便遨游书海,研读法学,梦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人。  相似文献   

15.
法治园地     
在法治的国度里,任何个人和任何组织都应当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活动,国家一切机关组织同样如此。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过程中,时常出现国家工作人员因为对法律行为性质识别不清而造成的违法后果发生,给国家工作人员自身以及国家机关带来不利的法律责任后果,造成国家机关的形象损失和经济损失。因此,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活动时,需谨慎识别法律行为性质,作遵守国家法律的表率,避免承担不应有的法律责任后果。从本期开始,我刊与协办单位综义律师事务所将共同推出一系列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6.
法治中国     
前不久,《财经》杂志邀请吴敬琏、江平、张卓元三位于政策面及社会均极富影响力的学者,谈2003年中国经济面的重大主题,以及为什么中国经济重大关键问题之解决必须有待于以法治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成长,以及这一市民社会本身成长所需的机会从何而来。现刊摘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4,(12)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0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务必抓紧抓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指出,科学立法是处理改革和法治关系的重要环节。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  相似文献   

18.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一对相伴而生的概念,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领导干部应该准确把握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涵义、特征及类型,树立和坚持八大法治理念,在法治教育中提高法治能力,在法治实践中提高法治能力,在考核监督中锻造提高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君如 《理论导报》2015,(4):14-15,18
<正>"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决策。没有法治意识,就没有法治国家。要把法治国家建设纲领和蓝图变为人民生活现实,必须举全党之力、全民之力,万众一心、共同努力。为此,需要领导干部带头,在全社会树立崇法、守法、护法的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意识是民主政治实践的呼唤我们党之所以提出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20.
质量 法治     
《党课》2012,(3):4-4
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产品、工程等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仍然比较严重,质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肆意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市场秩序和社会公正,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损害国家信誉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