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犯罪中的明知、故意或目的等要素都是属于精神世界的东西,比较难于把握,因为人的精神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外在的行为永远只能部分地说明人在想什么,尤其是在行为人努力掩饰其思想的腐败犯罪案件中。由于对腐败犯罪的明知、故意或目的等主观心态的证明难度较大,因此《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此作出了一些特别规定。《公约》第28条规定:“根据本公约确立的犯罪所需具备的明知、故意或目的等要素,可以根据客观实际情况予以推定。”据此规定,对《公约》所规定的犯罪的主观要件方面的明知、故意或目的的证明可以采取推定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逮捕是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强制措施。逮捕措施的适用,既要保证准确有力地打击犯罪,又要保障人权。当前逮捕措施在适用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得到落实,逮捕条件掌握得较好,质量较高。同时也存在着公安机关撤销和变更逮捕措施等问题。应当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撤销、变更逮捕措施的监督制度和检察机关决定逮捕的制度以及逮捕的执行制度。 关键词:逮捕措施 适用 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要“建立执法合作、司法协助、人员遣返、涉案资金返还等方面的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研究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要求,是通过国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的根本举措,也是构建我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是制度建设,而建立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是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乏国际合作,腐败分子犯罪后即可潜逃国外或将巨…  相似文献   
4.
法治是保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进步、保障人民福祉、促进经济繁荣的关键所在。随着学术界对法治问题讨论的不断深入,关于法治应成为我国社会所追求的目标的观点,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然而,学术界对我国法治化道路问胚的研究刚刚起步,尚不够深入。笔者认为,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换言之,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直接关系着我国法治化的性质及进度。  相似文献   
5.
中日刑事非常救济程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非常救济程序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道屏障 ,其设计得科学与否 ,直接关系着刑事审判的质量和程序的公正。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独具特色 ,其程序设计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刑事司法制度深受法国、德国、美国法的影响,又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日本的刑事辩护制度在其刑事司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被称之为是“决定现行法生死存亡的核心点”①,是“预测日本刑事司法未来的关驻”。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试将日本的刑事辩护制度与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进行一些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的法制建设有所研益。刑事辩护的问题大体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为什么需要刑事辩护.辩护权的根据是什么,以及在刑事程序的哪一个阶段需要刑事辩护的问题。这些问题事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辩护人那里获得援助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留置措施与刑事诉讼制度的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留置措施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中新出现的权力执行方式,又是涉及公民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性措施。如何在立法中设立留置措施,使其既能充分发挥调查公职人员违法犯罪的作用,又能有效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利?首先必须明确留置措施的创制来源与权力属性,以明晰出台该措施的目的;其次要科学界定留置措施的行使主体、对象、期限、场所,保证其不偏离法治的轨道;最后,有必要从留置措施的决定程序、律师介入可能性、折抵刑期、救济措施等方面明晰该制度与刑事诉讼制度的合理衔接,切实保障被调查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法治化之制约因素及其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法治化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法治意识的增强并非易事,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社会公众的重伦理轻法治、重权力轻权利、重法律制度轻法治精神。法律至上观念、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乃法治意识的基本范畴。塑造法治意识的举措主要有:弱化并逐渐消除关系意识;培植公众法的权利保障观念;强化执法;强化监督,提高领导干部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的《民事诉讼法》对鉴定制度做出了重大的调整与修改,这对于提高司法鉴定的质量、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提高法官证据采信能力、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当通过限制法院依职权直接选任鉴定人、明确鉴定人出庭质证和对异地鉴定人出庭质证等措施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杭州“二张”冤案的曝光,让社会公众强烈感受到了我国当前司法运行体制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这又主要是囿于我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对于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明文规定和长期司法运行实践对这种规定的习惯性养成。公检法现存的流线型关系造成了刑事司法中的侦查中心主义、诉审职能弱化、审判不中立等一系列现实困境,已经严重危害到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和宪政发展的顺利进行。从法治国的认知角度出发,提出“司法宪政化”的命题,打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下的公检法关系模式,成为了当下司法改革进程中正确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