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郭晴 《工会博览》2008,(12):53-53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未成年人)罪犯的家庭或多或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经济状况、家庭关系、父母品行、教育方式都是可能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之一。本文以相关案例和调查数据为依据,对青少年的父母和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各因素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联系进行实证分析,期望能对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也谈成功     
程程 《工会博览》2009,(11):1-1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木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浅析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案发的青少年,特殊家庭占有一定的比例。单亲、离异的家庭;下岗职工的家庭;父母文化水平低下教育不良的家庭,易引发其子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心理疏远是指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叫社会一心理疏远。心理疏远具有致罪性。心理疏远的主要根源在家庭。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情绪联系的缺乏或极其贫乏、未成年人遭受父母中的其中之一特别是父母俩的排斥,是导致未成年人心理疏远的重要原因。预防心理疏远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犯罪,应从家庭入手。对罪犯改造亦应以避免心理疏远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家庭生活中看到这样的镜头:吃过饭,孩子扭头就去玩耍了,父母在那里忙碌着收拾碗筷;有好吃的东西,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跑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其实,孩子是否孝敬父母是关系到其能否关心他人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黄倩是个不幸的孩子,父母离异,失去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但她又是幸运的,她承载着离异父母的爱心,幸福生活、努力进取,多才多艺,还考进了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家庭作为一个系统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分离的局面,导致了家庭系统的功能缺失。家庭功能缺失使得留守家庭的亲子情感联系被削目弓,家庭的社会控制功能无法发挥,文化价值观的传递不畅,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不足,由此对留守儿童的偏差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了解了留守儿童偏差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能够为更好的关爱留守儿童、减少其偏差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离异家庭青少年是父母婚姻破裂,从而导致家庭结构解体后出现的一种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完整家庭青少年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现象。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西方各国自60年代以来随着离婚率的急剧上升早已成为一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率随着离婚率的上升而上升。我国一直被当代世界公认为婚姻关系最稳定的国家,但现在同样受到离婚浪潮的冲击。目前全国的离婚率案件占了全部民事案件的一半以上,这里还不包括在各民政部门协议离婚的人数。离婚的直接受害者是离异家庭中的青少年。家庭结构的破坏,使他们失去原  相似文献   

10.
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家庭对未成年人承担着抚养和教育的职能。统计分析重庆市某区人民法院2010—2012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情况与特征,从家庭的视角出发,考察不良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提出减少不良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的对策建议,包括改进家庭经济状况、改进家庭监护和改进家庭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位富裕家庭出生的女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愿上班.又不想伤父母的心,于是跑到上海编织了一个神话。在神话里,她是某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深得总经理器重。为了让父母相信这个神话,她采用欺骗的手段.从父母亲友手里先后“啃”走8000万巨额财产.用于“豪装”自己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12.
当前青少年犯罪的比率逐年上升,其中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已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并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因此,离异家庭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多数学者认为,父母离异是导致离异家庭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然而,笔者认为,父母离异与青少年犯罪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父母负责任地做好家庭教养,无论离异与否,都能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966年,他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曾拥有快乐纯真的童年,但上初中后,家庭却接连出现变故,疼爱他的父母都相继离他而去。深受打击的他只能每日沉浸在读书中,用读书来忘掉一切不快乐。他因而沉默、深思,刚强、独立。中学的老师说:“这孩子,看起来是有出息的样子。”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与法》2008,(2):39-39
编辑同志:我是个残疾人,尽管已经16岁了,但生活仍不能自理,全靠父母照料,家庭也很困难。为了帮助我增长知识,增强自信,父母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出些钱为我订报刊。我非常感激父母,也很想为父母减轻点负担。因此,我很想了解国家对我们这些残疾人有无特殊的照顾政策?发不发残疾人生活补助费?请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5.
张芮 《工会博览》2008,(8):54-55
家庭资产介绍: 30岁的张先生是医生,28岁的张太太是同单位的护士,刚刚新婚一年。夫妻两人收入稳定,分别是5500元和3500元。每月家庭支出也比较稳定,大约在4000元左右。由于小家庭建立不久,所以只有3万元的活期储蓄。夫妻两人现在居住在张先生父母早年购置的公房里,市价40万元。夫妻俩想换一套附近的商品房,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西方犯罪社会学的若干理论,对家庭中的可能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残缺的家庭结构、恶化的家庭关系、恶劣的家庭气氛、父母的反社会倾向和不适当的管教方式都对青少年行为造成重大影响,并从家庭的角度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当前,研究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从父母离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性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有目共睹;父母离异使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父母离异后出现的再婚重组家庭,使得未成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一时难以应付。此外,导致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是内因和主要原因,但还有诸如生理变化影响心理、“疾风怒涛”的特殊心理以及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等外因。  相似文献   

18.
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家庭因素的视角中,可以通过对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管教态度/教养方式、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与未成年人偏差/越轨行为间关系的分析,从而揭示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家庭规模、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教养方式、家庭关系与未成年人犯罪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尚茜茜出生在浙江省淳安县姜家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她皮肤黢黑,前额突出,眉毛又黑又浓,眼睛小得可怜,脸上一块铜钱大的红褐色胎记使她更显丑陋。因相貌丑陋,她常常遭受父母冷淡,造成其性格极其孤僻。但是,她读书用功,学习很好,在中考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淳安县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20.
(一) 所谓特殊家庭,是指由于父母离婚,父母关系破裂、分居、或死亡造成家庭结构不全,以及父母离异后重新组合的家庭,我们把这种原家庭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称之为特殊家庭,把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子女叫做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在目前社会条件下,由于自然死亡或事故死亡导致的不完全家庭的情况占极少数,而由于父母离异、再婚所形成的自然结构遭到破坏的家庭,在特殊家庭中占绝大多数。如何搞好这部分家庭的青少年的教育,已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一、特殊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人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有规律有次序的发展过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在其身心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这种正常的规律和次序被打破就预示着灾难。意大利著名犯罪学家奥古斯丁就曾经说过;“次序就是差异的各个部分得到恰当的安排,灾难的原因就是失去次序。”孩子们都希望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但父母离婚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难以估量的影响。正如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