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讯     
金隅 《工会博览》2010,(1):56-5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尤其是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必须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因为培育新型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多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培育新型求民的途径要依靠教育,依靠培训,依靠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系统创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是依据农村社会大系统发展的规律,通过创新农村社会各子系统以及农村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关系,实现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将整体上相对落后的中国农村社会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由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还需要我们深入调查和研究,通过系统的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催生了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嬗变。农民心态感知的良性变化趋向证明,新农村建设具有适时可行性;农民心态感知的矛盾困惑状态说明,新农村建设具有复杂长期性。因此,要以中央五句话、20字要求为统领,打造新农村建设的综合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4.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现行的“三农”政策割裂开来,必须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工会博览》2006,(8):11-11
党中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我们党重视“三农”问题一贯战略思想的最新体现。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本期主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和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弱质性的社会基础以及农民组织化水平低的基本状况,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所以,要在尊重农民权利和自由、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农民组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会对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影响乡村治理结构的改革。因此,要不断扩大农村自治体的规模,逐步实现乡镇自治,实现农村社会自主治理和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7.
读者     
《南风窗》2006,(18)
建设新农村“工夫在诗外”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关键词。也正因为如此,作为历史拐点上的“新农村建设”,引人关注,也承载了“乡土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希望和梦想。新农村建设,无任何历史经验可循。无论是贵刊上期的“独家策划”,还是此前有些地方政府和官员已经先期参观和考察过的韩国“新村运动”,它们自身的成功经验、发展历程以及新农村、新农业的历史类型、现实模式,都具有弥足珍贵的启蒙意义,值得我们当前正在开展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借鉴、效仿,甚至某些细节和精髓,可以直接大方地采取…  相似文献   

8.
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国外农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涉农金融体系建设、农地与农地流转制度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社会政治生活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建设、农村城市化的路径选择等方面积累了不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农村建设工程,有力推进了发达国家和部分重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了解并借鉴国外农村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对于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路径选择,既体现了我国现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既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进程,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勤勉、自助、协同”精神为主体的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制约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例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全面小康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勾勒了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蓝图,即“发展生产,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对新的发展要求和任务,农村党员及党组织必须保持其先进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苏俄农村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关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思想。他认为,无产阶级应该认清农村社会的阶级分化;建立良好的农村社会秩序;保障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一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4.
杨秀金 《法制博览》2013,(2):291+270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农村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保障,其中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又是整个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中之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导下,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上取得新突破,但距一个科学完善的社会救助目标的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勾勒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正如文件所揭示的那样,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还应该包括制度供应——村庄和乡镇的组织建设。在村庄选举这个问题上,目前的确存在以“故事”代替“整体”的倾向。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及据此进行的统计分析,是对这个倾向的一个纠正。  相似文献   

16.
程万荣 《工会博览》2010,(4):167-168
农村理论思想文化工作,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的重要责任和使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在农民物质生活显著提高的前提下,如何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优秀文化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用党的创新理论占领农村阵地,武装农民朋友,这是当前我们理论宣传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策划人语19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设“富丽新农村”的施政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增进农民福利,缩小城乡差别,把1986年提出的“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进一步具体化,并强调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WTO的挑战,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嘉全于2006年6月29日发表“新农业运动-台湾农业亮起来”施政方略,强调“创力农业、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目标是强化台湾农业竞争力,将传统农业发展为高价值产业。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的长时程看,当下全面铺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是近代以来连绵不绝的乡村建设实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延伸和接续。因此,近代乡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诸如重构乡村组织、重视乡村教育、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因地制宜开展乡村建设等便构成了今天新农村建设的传统资源和有益借鉴,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灿若星辰的经济强村、名村,承载了9亿中国农民太多的希望和憧憬。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政治文明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一再遭遇追问,对南街村,华西村的质疑不断见诸报章。 华西村号称“中华第一村”,有许多耀眼的光环,如“社会主义农村的希望所在”、“农村现代化的雏形”等等;对华西村也有许多疑问,如“集体产权”是一种模糊和低效的产权制度。可华西村的“集体主义道路”为何取得了巨大成功? 笔者想绕开这些光环和疑问来对华西  相似文献   

20.
涂强 《工会博览》2008,(11):94-94
梁漱溟是近现代中国乡村建设的主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通过中西文化比较衍生出文化失调说,继而发展其乡村建设理论。其乡村建设理论倡导通过开展农业合作和农村教育,以恢复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中国社会结构再造和民族复兴。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对我国当今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