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组织化建设是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农民合作社是农业组织化建设的具体实现形式。美国、丹麦、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反贫困的重要举措,并推出一系列加强农民合作社建设的举措。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推进农民组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执政党建设是关系到执政党能否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问题。国外执政党为应对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的大潮,采取了一系列新的党建举措,呈现出了一些新的发展态势。在当前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放眼全球,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外政党自身建设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理论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制约农业、农村、农民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例如,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农民增收难,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等。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全面小康和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艰苦奋斗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逻辑演绎与应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生产方式分散、公民素质不高、农耕意识厚重和公共产品短缺。深化认识和从容应对我国农村社会的结构特征及其逻辑演绎,对于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十分重视“三农”问题。1990年以后,中央每年都要召开一次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江泽民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结合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想,这些思想对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这是江泽民通过对农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基础地位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根本要求。“三农”中农业的地位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第一,农业作为…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各界学者对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层出不穷,但是,国家仍旧从农村发展的高度出发,把推进农村的城镇化作为目标,以小城镇建设作为村镇建设的重点,重视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本文从淖毛湖镇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小城镇研究领域的成果,提出了合理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无一不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中国的现代化无疑也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一段较长时间内,我们人为地扭曲了推进现代化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联系。非均衡现代化战略的实施,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从而滞迟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也影响到了中国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农村现代化的起步而长盛不衰的农民流动,又反过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对于我们在推动现代化的事业中应该怎样对待农民流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村经济腾飞的重要路径选择,既体现了我国现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也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的根本要求;既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也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进程,促进农村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农村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然而,与农村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面向农村的文化产品匮乏,农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当前进一步推进"三农"建设的重要命题即如何适应新形势,建立并完善农村新型文化的生成机制,增强农村新型文化活力。农村非政府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一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能够分担政府职能,填补市场缺位,团结个体农民,扮演着素质乡民的带动者、文明乡风的引领者、和谐乡情的维护者、生态乡境的守护者、民主乡村的推动者等多重角色,从而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引导功能与作用。因此,应加强农村非政府组织建设,提升其文化内生引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策划人语199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强调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建设“富丽新农村”的施政计划。其基本目标是发展农业生产,增进农民福利,缩小城乡差别,把1986年提出的“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进一步具体化,并强调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WTO的挑战,台湾“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苏嘉全于2006年6月29日发表“新农业运动-台湾农业亮起来”施政方略,强调“创力农业、活力农民、魅力农村”,目标是强化台湾农业竞争力,将传统农业发展为高价值产业。  相似文献   

11.
李昌平 《南风窗》2013,(25):55-57
在东亚小农农业主体的市场逻辑里,农地抵押权不可能在正规银行实现,农地抵押权和成员权变现的充分实现只能以集体经济及其内置金融为基础。今天的不少人,强调土地私有属性的理直气壮,强调土地公有属性的羞羞答答,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现在要想把问题说明白,必须从农地制度说起,后说"农转城"或"农转非"制度,再说城市建设用地制度。  相似文献   

12.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的农业改革与农业政策陈恩*台湾在过去40多年来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取得较大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从台湾农业实际出发,适应不同时期农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推行农业生产制度的改革,适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经济政策。一、实行渐进式和平土改土地改...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是中心。当前泸州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重要原因。加速发展泸州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此反过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如何向历史作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与城市在中国27年改革中做了这样一次对话:你背着我走一段,我再背着你走一段。现在好了,从某种意义上讲,2006年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通称2006年“一号文件”),客观地确立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农村与市民的辩证关系——农村与城市亟待共同成长,不用也不能谁再背着谁了——此乃“反哺”(而不是反补)之题中义,也是理想中义。话又说回来:历史重复很简单,向历史作一个不回头的告别,则难。这正是关于新农村建设陈川先生着手于历史解题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浅析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村土地制度改进,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中部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何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抓住机遇、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土地流转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对于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简论印度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多年来,印度注重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印度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的就业保障制度、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保障制度,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参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社区建设:"三农"协调发展与乡村共治的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的农村社区建设以社会和民生建设为核心,以农村基础设施与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强调农村、农民与农业的协调发展。农村社区建设将催生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新变革,不仅会对村民自治实施有效的补救和创新,也有利于促进新型的农村公共治理格局的生成,使传统的"乡政村治"模式向"乡村共治"治理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1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握的若干重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不能把新农村建设与现行的“三农”政策割裂开来,必须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关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9.
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勤勉、自助、协同”精神为主体的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总结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股份制的农村土地经营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流转后的中国农村经营模式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通过对农村土地经营中推行股份制的可行性与原则分析,可以发现农村土地经营推行股份制必将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动农业经营的现代化,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当前股份制农村土地经营模式主要有"公司+农户"的股份制经营模式、农户自主联合经营管理的股份制经营模式、以自然村等为基础成立公司的股份制经营模式。促进农村土地股份制经营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服务体系,使股份制农村经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