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欧洲一体化看国家主权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主权是国际社会的基础范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欧洲一体化发展了传统的国家主权概念.相对于干涉主权理论而言,欧洲一体化强调国家主权的基石作用;相对于绝对主权理论而言,欧洲一体化关注于国家主权的发展.于是,我们有必要对主权概念进行再思考,其中包括:主权范畴的进化趋势、主权范畴的层化趋势、涉及主权法律的宽容度、主权范畴的人权解释.  相似文献   

2.
主权和人权这两个概念都是在西方产生的。在很长的时期内,这两个概念都是平行发展的。人权思想和主权思想获得重大发展的时间段基本上是重合的。在这两个概念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其内容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交叉和重合的部分。矛盾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原始意义上的人权主要是为了保护个人免受国家权力的侵害,二是现代意义上的国际人权保护对国家主权造成了很大冲击。交叉的部分主要体现在17、18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以人权学说为武器,进行夺取国家主权的斗争。重合的部分主要指二战后主权与人权的内涵在某些方面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3.
主权是国家的基本属性,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为了争取国家主权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历程.经济全球化作为主权的一种异化力量,必然要求让渡国家主权,从而对主权带来威胁和挑战.应对这种威胁和挑战,中国应该进行理性的选择,拓展和开创国家主权的运作途径,使中国在融入国际一体化的进程中维护和保障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4.
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是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中两项最基本的原则。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看,民族自决权是主权国家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没有自决权的民族难以上升为主权国家;而国家主权是民族自决权的最终表现形式,没有主权的民族国家不可能长久地自立于国际社会。但是,在主权国家——不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对中国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的现状从战略层面进行战略再审视。领土是国家主权赖以体现的最基本物质空间,国家主权因为其以领土为物质基础才具有现实性。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国家领土主权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和限制,但建立在领土主权之上的国家主权,仍旧是国际关系的基石,国家领土主权不可侵犯仍是现代国际法的最重要原则。就此而言,今天中国国家安全的首要目标,仍然是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统一、完整与安全。从战略层面审视,就目前而言,中国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和安全都尚未实现,其作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应予以正视并给予充分的战略考量。中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和抓住国内环境和国际大环境变化中的"战略天窗期",着眼于战略大局,着眼于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坚持以和平的、外交的方式解决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边界纠纷,有效地维护中国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统一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主权规范对维护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中国在坚持主权原则的同时又创造性地对主权规范进行创新。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设想和实践是中国对主权规范的创新,其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一个主权国家的框架之下允许不同类型的政治制度共同存在与发展,从而突破了传统上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种政治制度的思想;二是两种政治制度之间并不是平行而是从属的关系."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实践是对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国家规范的突破,也是中国同西方国家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创新之举。中国并不只是社会化地接受外界所施加的规范,而是根据自身国情对规范进行创新,以使规范可以更好地解决本国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该如何"打牌" 我国保钓人士在钓鱼岛宣示"主权在我"是一种对国家主权的庄严维护.我国海监渔政船在黄岩岛附近水域执法,也是对我国家主权的宣示和维护.今年以来,先是在南海黄岩岛,继而又在东海钓鱼岛,我国与邻国的岛礁争端此起彼伏,令国人乃至世人关注,其发生的时机和强度也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与政治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进行了扬弃,并把卢梭关于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的社会契约思想,提炼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主权决定论,其重要成果就是“主权在民”的人民主权理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这是其人民主权特征的党性原则所在。人民主权具有不可分割、不可让渡与不可转让的抽象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主权特征并不能等同于人民主权本身。因此,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取得政治统治地位后,始终要坚持国家主权源于人民主权的理论原则。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的国际保护和国内保护的辩证关系,说明人权与主权关系问题凸现的理论根源在于国际关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内在矛盾,问题的解决须找到两者间的一个平衡点.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在人权观念和实践上的差异有深刻原因,西方"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是强权政治.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权理论对于我们今天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迷误、在人权对话或斗争中争取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主权理论包括对内与对外两个范畴的涵义,其中对外部分保证国家在世界上的活动、权利和义务。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为了回应台湾民众扩大涉外活动的要求,中国的国家主权理论即“一个中国”理论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本文提出主权共用论、主权层次论和主权共享论,以解决和平发展阶段两岸处理涉外活动的难题,并为未来和平统一阶段国家主权理论的更大创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
李北方 《南风窗》2014,(7):10-10
<正>中国人对世纪之交的科索沃战争印象深刻。在那场以制止人道主义危机为名对一个主权国家的狂轰滥炸中,我们从西方听说了一个理论创新:人权高于主权。伴随着科索沃战争的炮声,由17世纪中期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的主权神圣原则轰然倒塌,从此不再构成西方对他国进行干涉的障碍。西方向世界出口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的道路变得通畅了。  相似文献   

12.
主权与平等的内涵最初是对立的,格老秀斯及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第一次将主权与平等融合,但平等很快又为主权理论和实践所抛弃,直到《联合国宪章》又再次将主权与平等融合。主权与平等的融合进程表明,不以平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得不到任何保障,所以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作为现代国际关系最基本准则的地位不容动摇。  相似文献   

13.
主权原则的确立及其在当代世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政治与法理的角度回顾了近代主权原则在欧洲封建体制中产生的过程,对历史上主权理论的内部和外部含义进行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为标志的国际社会构成体对各国内部主权的相互承认是主权原则的核心因素,而该原则的确立则为维持一种和平有序的国际格局提供了重要保证。文章最后分析了当前国际关系中存在的诸如人权、民族主义、区域化等具体问题,认为在对待和处理这些问题时,对各国主权的尊重仍然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国际发展的一项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关系英格兰学派以多元主义与连带主义为概念框架,构建出相对完备的人权话语体系。尽管布尔首次阐述这对范畴时主张多元主义,后来学派内部出现了明显分歧:连带派强调人权的重要性和人道主义干预在特定条件下的必要性;多元派认为为促进人权而干预其他国家内政的做法缺乏足够共识;平衡派则反对在尊重国家主权与保护基本人权之间二者择一。布赞明确区分了以国家为中心的连带主义与世界主义的连带主义,并试图用前者调和人权与主权之间的矛盾。英格兰学派的人权话语构建实现了从法律共识到法律与道德共识并重、从二元对立到相互接近和部分融合的转变,体现出以国际社会与世界社会的关系为中心线索、以秩序与正义的优先次序为评判标准、以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的结合为基本路径的特点,但也存在关注点不够均衡和概念过度延展的缺陷。  相似文献   

15.
普京的「主权民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前几年,国内外学者往往把俄罗斯的政治体制称为"可控民主".但是,现在俄罗斯已经开始流行"主权民主"的新概念.普京总统在2005年<国情咨文>中提出,俄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根据本国历史、地缘政治、国情和法律自主地确定民主的道路.普京的这一提法被俄国舆论界解读为"主权民主".在2006年<国情咨文>中,普京也强调捍卫国家主权的必要性."主权民主"体现了普京治国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外有关国际新秩序的讨论中,主权原则已经成为焦点之一。一方面,这个原则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被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国家所广泛接受,具有很深厚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在科技革命、经济发展和民族主义的冲击下,它又的的确确受到来自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强国还是弱国,客观地对待主权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的作用,从而合理地确定主权原则在自己的外交政策中的位置,都是十分必要的。一认识主权在众口纷纭话主权的时候,需要对主权的含义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是探时主权原则在国际秩序中应处的地位的前提。一般对主权的简单解释比较抽象(如:"主权在国际法上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物的最高权力"),缺乏历史比较,恐难尽其意。  相似文献   

17.
国际上许多学者都认为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属性,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绝对的。本文从国际法法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国家主权,指出国家主权的相对性,最后得出主权在受限下是最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家主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并呈现出全球性、超越意识形态性和严重挑战性的特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遭到严重冲击。全球环境问题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权让渡和主权干涉。这成为国际政治领域引人注目的现象 ,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全球化,必然以构成人类的大多数、特别是几乎占人类一半的农民社会的贫困化为代价,因此,只有一小部分人得到丰厚收益。这种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当代表现。但是正在为反对全球化后果而斗争的绝大多数社会运动没有对全球化的基本原则提出质疑,总认为替代解决方案是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这些替代解决方案应把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和家庭等一切领域的治理民主化与从最贫困阶层开始为所有公民谋利的进步联系起来,同时也应尊重国家主权、民族主权、人民主权和建立多中心的国际体系,以通过谈判而不是依靠强力来处理国际问题。因此,应建…  相似文献   

20.
郭凯 《南风窗》2013,(25):15-15
国际间那些代表着各国统治集团利益的所谓"主权"与"人权"之争的种种虚伪,时时令人感到乏味。不过国际社会并非没有过纯粹。19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时,与民选的西班牙共和政府一起对抗极右翼法西斯佛朗哥军队的国际志愿军,就是典型。他们留下的史诗一样的精神遗产,与国际志愿军撤出、西班牙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