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通过回顾资本主义历时数百年的演变进程,揭示了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政治马克思主义"从民主幻象、政治权力私有化以及政治乌托邦三个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政治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衰退与危机早已被马克思所揭示,虽然经历了从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殖民帝国主义、最后发展为资本帝国主义的转型过程,资本主义扩张和控制世界的手段有所改变,但其追求资本增殖和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危机,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模式 (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国家 )实行的国家干预下有所缓和。 2 0世纪 80年代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化调节达到资本主义制度所能容忍的极限 ,随着资本积累利润率呈不断下降趋势 ,为了摆脱危机 ,金融资本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为名 ,加紧了资本对劳动、“中心”对“外围”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并妄图以新帝国主义战争来镇压全球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 ,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骤然加剧和深化。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陷入结构性矛盾和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由于其制度内在逻辑矛盾而走向灭亡 ,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3.
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70年代后期开始的科技产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这个阶段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例如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的生产管理模式转换、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金融市场的独立产业化与全球化、信息革命与新经济、莱茵资本主义模式与盎格鲁—撒克逊模式,股东资本主义等等,这些部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前没有看到、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还没有认真涉及的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新现象、新问题,这是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中国学者必须努力完成的重大科研任务。当然,在这个研究过程重要认真吸收借鉴西方学者、特别是西方左派学者在当代资本主义研究中的最新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最近,学术界出现了某种比较"新颖"的观点.一部分学者通过引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某些话语,提出股份公司在马恩的笔下就已经取得了社会主义的性质[1].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当初真的是这样为股份公司定性的吗?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我们查阅了马恩著作中所有关于"股份公司"(或"股份资本")的论述,发现当年马恩的观点与上述学者所理解、所判定的并不一致,甚至是大相径庭,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笔下,股份公司始终是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始终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相似文献   

5.
列宁帝国主义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作为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帝国主义的经典概括和系统阐述.其中充满辩证统一思想的两个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向新的社会形态演变的过渡性和垄断资本主义这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发生的可能性.20世纪以来的资本主义依然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没有摆脱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论断与现实生活相距遥远,不应被用来裁定现实;应当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精神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当代西方国家的现实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大不相同,它们在经济上实行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政治上实行民主宪政;因为历史发展的不可测性,对于资本主义之后的社会形态,不可能作出准确预见;作为制度的社会主义没有统一的模式,没有必要在社会主义的定义上作无谓的论证。民主社会主义与我们所称的科学社会主义本是同根同源,都信奉马克思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从社会党国际的政治实践看,它们历来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左翼政治力量,以劳动者、社会的中下层作为自己的社会基础和依靠力量。民主社会主义不失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一种明智的选择,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内部"新社会因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但在相当长时期却被视为"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修正主义观点而受到批判.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马克思主义关于"新社会因素"的思想因而被国内外一些学者重新提出并受到重视.日共认为, 21世纪是超越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新体制条件成熟的世纪,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已孕育成熟了"新社会因素",成为建立新体制的"重要基石"、"强有力基础"和"重要线索".在当代,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新社会因素"思想,对于我们科学理解其"两个必然"理论,把握发达国家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约翰·B.福斯特认为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帝国主义势力仅仅是"资本主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表达……",它的政治形式是次要的。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如果帝国主义仅仅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表达和开展,如果它没有独立的尤其是政治上的含义,那么在政治分析中,它不是一个有用的术语。帝国主义是一个政治统治体系--不一定是直接统治,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统治:帝国从它所创建、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制度"突变"理论包含有两个重要的观点:一是制度变迁的暴力手段观点,二是制度变迁"破"与立"的对立统一观点.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主张以暴力迫使制度变迁的同时,并不反对甚至欢迎以非暴力手段达到改变根本经济制度的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突变"不仅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迁,而且也发生于由封建私有制向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转变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关于国家的学说与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任务的著作,泰克西埃在《马克思恩格斯论革命与民主》一书中解读了该书的第一章。在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国家与阶级的关系、民主制与民主共和国、国家消亡等观点上,泰克西埃批评列宁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思想。泰克西埃的批评是中肯的,但是他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政治思想的理论区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条件下国家权力的增强、列宁研究国家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批评又是值得商榷的。我们不仅要重视研读经典原著,用发展的眼光正确对待经典作家的思想,更要结合中国的实践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二战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这不仅导致了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缺失民主"的攻击,而且使得群众对"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无产阶级专政"、"一党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并无矛盾,而且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国外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和新思路。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拉克劳和墨菲在《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一书中认为,在后工业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根本转型,从阶级社会转向了大众社会,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主义革命策略已经过时,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工人阶级的解体与边缘化。他们认为在后马克思主义时代需要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策略:激进民主。激进民主的社会主义新策略的核心思想是,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反,社会主义是民主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拓展民主政治领域就是在推进社会主义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在西方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本文不同意后马克思主义的新社会主义主张,试图对这一思潮的基本理论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存在着几对主要矛盾 :一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矛盾 ;二是全球化体系中“中心”与“外围”的矛盾 ;三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从这些矛盾的运动和发展趋势中可以理解人们对全球化爱恨交织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4.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全世界既掠夺资源又倾倒垃圾,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展开双向度掠夺。同时,它们还企图打着"民主"、"人权"等幌子对此予以美化、掩饰和辩护。生态帝国主义不是一项政策,而是根植于资本主义无限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之中的全球扩张现实。在资本主义框架下,市场、技术、道德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重建社会主义才是唯一出路。面对生态帝国主义,我们要与发展中国家一道联合斗争,完善与环境有关的贸易与投资制度,理性分析国外环境理论,避免生态帝国主义向我国延伸。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1月2日http://www·jourdan·ens·fr网站发表了法国著名左翼经济学家热拉尔·迪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题为《阿根廷不可持续的增长路径: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帝国主义体系的中心和外围》的文章,认为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帝国主义演变出一种新形态———新自由主义—帝国主义混  相似文献   

16.
资本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资本社会化是资本运动的一种必然趋势 ,它不仅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而且也为未来社会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成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化的“过渡点”。但是 ,资本社会化过程没有超出资本主义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首先,列宁发展了商品生产理论和向资本主义转变的理论,特别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初矛盾是生产者的独立性与社会劳动分工之间的矛盾,并指出正是这种矛盾造成了生产者的分化,形成了雇佣工人阶级和资本所有者阶级。其次,列宁阐明了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他指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阶段是市场向晚期资本主义转变的必然阶段。最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特别是对垄断和金融资本特征的揭示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重新发现帝国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刊《每月评论》2002年11月号刊登了约翰·B.福斯特题为《重新发现帝国主义》的文章,认为美国主流媒体重新大谈新帝国主义这一情况表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在垄断阶段的必然趋势,因而认为帝国主义理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一是市场经济 ,二是剩余价值剥削。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劳动的社会化。没有资本主义创造的历史前提条件就无法实现社会主义。无论是从一般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而言 ,还是针对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阶段的东方国家来说 ,资本主义历史阶段都是无法避免、无法跨越的。列宁曾经尖锐批判了俄国民粹派避免资本主义的幻想 ,在十月革命以后 ,列宁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思想与新经济政策。长期违背列宁的这条发展路线 ,是导致苏东社会主义崩溃的主要原因。目前学术界有人把马克思恩格斯 1 881年提出的、具有严格历史条件限定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夸大为东方国家普遍适用的发展规律 ,这是对马克思经典作家观点的严重歪曲。  相似文献   

20.
关于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问题,列宁有每个提法,一、"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二、"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但是,在列宁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充满了唯物弁证法,他在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趋势是腐朽和寄生的这一点时,同时还指出了其迅速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十分明确的。问题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提出了战后资本主义总危机的论点,并且认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将在缩小的基础上进行,因为这些国家的生产将要减缩下去。"这无疑对我国理论界产生了影响,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我们都相信这个观点,并且照搬来宣传。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并非如此,斯大林的这个观点是片面的,绝对化的,缺乏看问题的弁证方法。列宁指出: "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