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06年8月28日,小泉首相开始对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访问.其目的:一是着眼于中亚地区占世界4-5%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小泉出访前表示:"我们需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希望同能源丰富的中亚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二是支持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反恐行动.三是援助中亚国家解决经济、社会问题,以扩大日本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与中、俄展开地缘战略意义上的争夺.因此,日本政府这一"为地区稳定与发展积极参与中亚事务"的外交政策将包括两大重点:获得更多的中亚能源;扩大对中亚的地缘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亚国家是我国近邻,我国与中亚各国在政治、经济、人文、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但在各方面仍有潜力可挖。加快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步伐,对我国具有政治、安全、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合作。 苏联解体后,我国对中亚各国奉行睦邻友好政策,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但是应当看到,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联系尚不密切,远未构筑起能够从经济领域影响中亚国家的平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3.
“9·11”之后印度在中亚的国家利益追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开始了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其外交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它重要的国家利益。本文首先探讨了印度在中亚的安全利益,即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破坏其战略纵深计划,构筑自己的安全屏障;与中亚国家合作反恐,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同时还探讨了印度进入中亚地区时所面临的与美、俄、中的中亚战略互动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亚地区是欧盟水外交的重点区域。欧盟在中亚地区以合作方式建立起复合型的水治理框架,通过在政治和技术层面"双管齐下"、投资水基础设施建设、推行一体化水治理政策,来积极介入水治理事务。欧盟对中亚地区水治理事务的介入服务于欧盟整体中亚战略,注重在中亚内部内化欧盟水治理模式,建立与欧洲水框架指令和欧盟相关法律一致的机制和规则体系,提升在中亚地区的存在感与影响力。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应重视流域和区域的制度性建设和技术治理,加强水外交战略的建构和完善。中国作为上游国家,应注重提升自身在亚太水治理中的参与力度与地位,逐步成为亚太水治理领域的公共产品的积极提供者。  相似文献   

5.
“9·11”之后印度在中亚的国家利益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印度开始了谋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外交努力,与中亚各国合作成为其外交的重要方面,关系到它重要的国家利益。本文首先探讨了印度在中亚的安全利益,即挤压巴基斯坦的战略空间,破坏其战略纵深计划,构筑自己的安全屏障;与中亚国家合作反恐,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参与中亚能源开发,保障印度能源安全。同时还探讨了印度进入中亚地区时所面临的与美、俄、中的中亚战略互动与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6.
"9·11事件"之后,美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中亚地区在地缘政治中的地位骤然上升,美国借机实现了对中亚地区"军事介入"的历史性突破.俄罗斯在中亚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传统主导地位随之受到严重削弱.同时,中亚各国在奉行"大国平衡"外交政策的基础上,积极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由于地缘的、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使得双方的关系复杂且易变.在冷战后双方的身份与地位均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俄罗斯面对地位沉沦与美国侵入中亚的严酷现实,表现出了一种不解的中亚情缘.中亚国家则在美俄争夺中亚的角逐中做出了时而靠美,时而依俄的外交选择.  相似文献   

8.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原有的水管理制度难以为继,中亚跨境水资源合作也停滞不前,造成的结果是,中亚跨境水资源治理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水资源的利用、分配引发地区水政治的激化,反过来又迫使各国加强对本国水资源利益的控制或放大自身对水资源利益的诉求。以多边国际开发机构为主的西方治理机制希望构建一种"去中心化"、赋权水使用者的治理模式来弱化当地矛盾,但因与当地的政治社会文化难以契合而效果不彰。"丝路经济带"为中亚国家提供了一种基于本地特色的制度化解决路径的可能。基于跨境水资源的经济合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制约中亚国家间接触的传统隔阂,从而使其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迎接在各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孙静 《国际展望》2012,(5):40-51,143
中国在中亚的安全利益不仅是中国周边安全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事关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全局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在中亚的安全利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打击"东突"恐怖势力及其相关势力,维护中国西北边疆安全稳定与发展;建立中亚——中国能源运输新通道,消除中国能源安全隐患,推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走向富裕,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发展;消除外部势力驻军中亚对中国所造成的军事安全威胁,与中亚国家建立和平友好的军事关系,确保中亚成为中国稳固的战略安全后院。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是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开启了中国对中亚外交的新时期,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进入黄金时期。中国的中亚外交与中亚国家现实需要和利益诉求高度契合,因应了中亚区域治理的迫切需求,对中俄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协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中国的中亚外交仍面临良好机遇,但也不应低估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以上海合作组织为平台,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关系转型升级,努力把中亚打造成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样板。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在中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缘政治格局正在经历复杂的变幻,俄罗斯是影响其演变趋势的一个关键角色。苏联解体15年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在经济上“甩包袱”和在军事上谋求建立集体安全体系(1991年12月—1995年9月)、重返中亚(1995年9月—2001年9月)和谋求恢复在中亚的传统影响(2001年9月至今)。未来俄罗斯对中亚的政策仍将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俄罗斯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将会获得程度不同的发展,同时将受到俄罗斯自身实力状况、美国因素和中亚各国内政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意见与媒体     
美国《华盛顿季刊》2006年夏季号文章:《避免一场新的中亚大角逐》美俄中是中亚安全事务方面最重要的地区外参与国。这三个外部大国具有竞争当地盟友、能源和军事优势的动机,但是在该地  相似文献   

13.
张霞 《国际展望》2012,(3):106-118,142
独立媒体项目是美国对中亚国家实施民主改造的重要手段和工具。美国的主要做法是:打造适宜媒体生存和发展的法律环境,提升独立媒体的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能力,向独立媒体提供物质支持,利用媒体可发展指数等"政治标准"打压中亚国家。独立媒体项目是美国左右和影响对象国政局发展的有力工具,对中亚产生了复杂、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亚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缘位置和对中国而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通"中之重。近年来,"五通"建设在中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进一步拓展并形成了利益交融与合作共赢的新格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涵盖多领域和多层次,整体上呈现从以点带面、从线到面逐步走向区域大合作的积极发展态势。不过,随着"一带一路"的纵深推进,中亚国家一些民众的负面认识有所体现,域外国家对中国在中亚影响力持续上升的猜疑未明显缓解,中国未来需要妥善应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亚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亚国家构建起平等信任、相互尊重的战略伙伴关系。在此过程中,中国通过妥善处理边界问题以消除潜在冲突、不断提升战略伙伴关系水平、推动互利双赢的经济与能源合作、向中亚国家提供发展援助、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互利合作以及平衡处理在中亚的大国关系等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十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的走向仍将受到自身国力变化、中亚国家对华态度以及中国与其他大国在中亚地区多重互动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两场“反恐战争”与帕西地缘政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帕米尔以西地区(本文简称为帕西地区),即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地区及其以西的接邻地区,存在一个 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次地区。进入21世纪之后,在本地区及接邻地区发生了两起战争,即阿富汗战争与伊拉 克战争。大国对本地区的态度以及本地区的国家在这两次战争中的态度较为引入注目。美国的战略图谋主 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出于反恐需要;二是为了牵制俄罗斯、中国;三是为了控制里海的石油资源。在阿富汗战 争时期,美俄之间在中亚既有角逐、竞争,也有合作、协调,美国与帕西各国之间也有利益交叉。但在伊拉克战 争期间,情况则有所不同,美国在本地区难有太大的作为。  相似文献   

17.
曾向红  王子寒 《国际展望》2024,(1):75-96+160
自2021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三大全球性倡议。“三大倡议”不仅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而且为中国的中亚外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战略引领。中国同中亚五国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三十多年来,中国的中亚外交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当前,中国应以全球发展倡议为引领,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以全球安全倡议为引领,助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共同安全;以全球文明倡议为引领,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实现民心相通与文明互鉴,进而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走上更加稳定和友好的发展轨道,并保障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取得更多切实成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原载于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03年12月刊,作者史蒂芬·费奇为美国资深国际关系与民族学专家,他长期研究苏联解体后形成的独联体中亚国家的社会及政治问题,本文所提及福尔加纳山谷地区一度是受本·拉丹影响的中亚极端势力训练培养各国恐怖分子的温床,在近年来全世界反恐怖斗争的大环境下土崩瓦解。作者在本文中所介绍的情况只是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本刊编译此文并不表示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材料的可靠性,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边界地区的稳定、发展、繁荣是中国和中亚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中亚,中亚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切实把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边界建成一个和平、稳定、友好合作的边界,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的关注与其中亚外交政策的不断升级密切相关。苏联解体后,日本很快便承认中亚国家并与之建交。在日本的积极努力下,中眶国家成为官方开发援助(ODA)对象国。多年来,日本给予中亚国家各种形式的援助,成为中亚地区主要的援助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