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07,(20):22-22
15年前,十字路口上,一位强有力的人物推动中国走上了市场经济之路。"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是他留下的最重要的政治遗嘱之一。一时涌现出多少风流人物,大海里游泳,人性如此伸展;又有多少"风流  相似文献   

2.
袁伟 《台湾研究》2001,(4):87-93
10月底,陈水扁“执政传记”《世纪首航》出版,迅即引起岛内朝野和社会各界对“政治人物出书热”的再度关注。观察近10余年来的台湾出版界,出现一种特殊现象,即出现了主要政治人物亲自撰写或其亲信、随从捉刀撰写的“政治书籍”热,而此类“政治书籍”的选题内容广泛,  相似文献   

3.
南方朔 《南风窗》2012,(11):95-95
如果对台湾政治有理解,当会知道近年来台湾"表演政治"当道,政治人物已不在做事上努力,而是在做秀上动脑筋,马英九在这方面无疑的是第一名,他使人深刻地理解到,好人,尤其是演出来的好人是没有用的,演出来的好人是另外一种形态的欺骗。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德国学界在西藏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德国的涉藏研究表明,德国将西藏看作潜在的政治联盟,纳粹的涉藏活动并没有太多神秘主义内容,希姆莱对西藏有浓厚兴趣,他是纳粹领导层中真正主导第三帝国与西藏关系的人,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西藏在德日关系中起到某种作用。对政治人物涉藏活动的个案研究表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一些政治人物通过自身及其政党的积极活动,"西藏问题"进入德国政治议程,由此导致了德国在西方的涉藏活动中表现极为突出。德国学者通过在瑞士和印度新生代藏人认同情况的调查分析,揭示了海外藏人在身份认同、宗教信仰、价值诉求和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异同,年轻藏人群体内部的分化及其在"后达赖喇嘛时代"的政治态度和政治参与。德国的西藏研究提供了大量新信息,提出了一些新观点,但这些研究并未超出西方学者在"西藏问题"上的"政治共识"。  相似文献   

5.
从"一党独大"到"多党并立",受族群政治与"青蛙政治"的双重挤压,马来西亚政治转型进程面临政治稳定性较差的困境.一方面,族群政治固化了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导致腐败和不公平现象频现,激起马来西亚国内政治反对派的持续抗争,最后演变成数波"政治海啸";另一方面,"青蛙政治"以权力和利益为导向,成为新旧政权转换的催化剂,即利用政权更迭契机左右新政权的诞生.未来,马来西亚政治转型需要破解多重矛盾,才能建立起稳固的君主立宪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6.
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和《万民法》三部著作,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现代自由主义主要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罗尔斯的政治思想——政治自由主义。在全球化浪潮云涌、地球村近在咫尺的今天,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发展动向是值得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石勇 《南风窗》2011,(19):20-20
虽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是外交关系变幻万千的一个总判断,但当利益和友谊被绑定时,就产生了所谓的"老朋友"式的政治情感。"老朋友外交",起始于国家和人民的名义,最终固化为某个人物与某种意识形态。当固化的人物与定式的意识形态在其本国受到挑战时,对方国往往面临着选择"老朋友"还是其人民的两难。美国因有政党轮替的传统,对待"老朋  相似文献   

8.
虽说"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谊"是外交关系变幻万千的一个总判断,但当利益和友谊被绑定时,就产生了所谓的"老朋友"式的政治情感。"老朋友外交",起始于国家和人民的名义,最终固化为某个人物与某种意识形态。当固化的人物与定式的意识形态在其本国受到挑战时,对方国往往面临着选择"老朋友"还是其人民的两难。美国因有政党轮替的传统,对待"老朋  相似文献   

9.
石勇 《南风窗》2013,(10):51-53
要超越于坚固的既得利益结构,改革者已不可能仅仅从具有保守性、自利性的官僚机构那儿得到支持,而是要"转型"成为具有超越性的政治家,打通政治社会理想和群体心理之间的神秘通道。无论是法国人勒庞,奥地利人弗洛伊德,还是美国人霍弗,这些政治心理学的先知都揭秘过这一点:假如一个社会要实现某种宏图大业,那么,唤起和利用"某种广为弥漫的热情或激情"是不可少的。法国大革命,美国革命,中国革命,甚至查韦斯曾经在委内瑞拉所做的一切,皆是如此。保守、维护"既得利益"的政治结构,本能地害怕点燃普罗大众身上的  相似文献   

10.
赵灵敏 《南风窗》2011,(3):36-39
中国要秉承一种开放、健康、包容的心态,从自己的政治传统中汲取和发扬"持强势而示弱,内刚外柔"的王道,不惧战,但不挑战;主张国际政治民主化。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完成和平崛起、民族复兴的伟业。  相似文献   

11.
王大鹏 《南风窗》2013,(18):20-22
谢长廷的登陆及举办的香港会谈、陈菊的再次登陆、民进党举办的"华山会议",等等,让民众看到民进党内部似乎正在发生调整与改变,但随着陈水扁的重新入党,民进党再一次重陷泥潭。8月份,台湾两位政治人物的举动引起了热议。这两位都与民进党有关,一位是高雄市长陈菊再次登陆,访问了天津、深圳、厦门和福州。陈菊宣称,"作为民进党元老",自己这次大陆之行,是以善意创造"更多友善"。越来越多的"绿营"政治人物访问大陆、香港,让人们对民进党和大陆的关系增加了一些想象空间。另一位就让人有点"纠结"了,他  相似文献   

12.
唐小兵 《南风窗》2014,(20):88-90
《今天我们如伺谈政治》这册精选集中的商人群体、政治人物和知识分子,都或深或浅地在涉足这个时代的政治,政治在塑造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特定理解形式,而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其实也在参与塑造这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公共文化。  相似文献   

13.
香港社会在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上均体现出"二元特征"。在身份认同层面,港人表现出"香港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区分;在政治层面,港人多年来在"渐进式民主"与"急速发展民主"之间争论,并在"一国"与"两制"之间纠结。上述认同特征体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地缘政治对香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英国在香港回归前对香港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去中国化"和美式政治认同培育,不可避免地为今天香港政治发展带来争议。  相似文献   

14.
布伦纳的政治马克思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伯特·布伦纳是所谓“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一方面,布伦纳的思想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来说可以说是异端;另一方面,布伦纳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等基本原理,因而又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衣钵在西方的真正继承者。本文主要围绕布伦纳关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和“战后资本主义现实”问题的研究,对他的政治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一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15.
南方朔 《南风窗》2014,(26):109-109
我读《尚书》印象最深刻的,乃是我认为傅说几乎是中国第一个对“亲信政治”做出深刻反省的思想型政治人物。  相似文献   

16.
张顺 《台湾研究》2015,(2):69-77
2013年"白衫军运动"以后,台湾青年世代一反过去政治冷漠的常态,大规模参与"反核四"、"反服贸"、"巢运"等社会运动以及选举活动。本文以政治学的政治参与理论为模型,系统论述台湾青年世代政治参与的以往特点与近几年表现出的新动向,探究其背后的社会变迁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并评估其新动向将对台湾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及两岸关系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政治输入与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分层背景下,通过政治输入方式获得政治认同,适应了人们利益表达和维护的参与需求,能够推动法理型政治权威认同的建设,促进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立执政党与公众之间双向支持的政治氛围.但是,在当代中国,利益表达渠道的受限制及不畅通和利益代表的"非代表性",思想文化上对政治输入的排斥,输入主体间的不平等,严重削弱了人们的政治认同.因此,从获得政治认同的目的出发,执政党和政府要担负起提供、维护社会正义的历史使命,创新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和完善政治输入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30年是日本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型的时期。从政治发展的宏观过程来看,这一转型经历了三大转变,即国家发展的指导思想从"经济中心主义"向"政治中心主义"转变,国家发展模式从"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国家发展战略从"经济大国"向"政治大国"转变。从政治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则经历了从"五五年体制"、"八六年体制"到"九六年体制"的转变;政党结构从保守与革新对立模式转向保守模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治意识形态及政党均走向趋同化。目前,日本新的国家发展模式尚未最终定型,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9.
东欧的政治变迁——从剧变到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30年间,东欧政治经历了一个异常曲折、动荡和艰辛的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东欧各国普遍陷入难以自拔的多重危机之中。始于1989年席卷整个地区的政治剧变之后,以"民主化"、"市场化"、"欧洲化"为目标的转型成为东欧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旋律。经过20年的转型,无论就民主的巩固、市场经济的运转及融入欧洲的进程来看,整个地区次区域间的差距明显拉大,多样化无疑将继续主导东欧未来的政治发展。东欧近30年的政治变迁表明,如何让本土因素更好地主导未来的转型进程,是东欧各国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有政治关切的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关系如何处置?知识分子要获得其立言的独立性、批判性与超越性,似乎必须与政治权力保持一种疏离甚至对抗的关系,但知识分子立言的根本意图又在于改造政治和社会,并非仅仅停留于生产一堆"批判性的话语文化",那么知识分子似乎应该要寻求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