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洗钱犯罪在我国已经出现,而且特征明显,开展反洗钱工作已迫在眉睫。我国当前反洗钱工作部门和法律体系已基本构建,但仅依靠现有的法律和措施显然难以满足需要。面对洗钱犯罪的各种方式、手段,只有不断完善反洗钱措施,才能全面遏制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2.
反洗钱:中国再出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国际反洗钱专家指出,目前洗钱犯罪已将重点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他们“利用这些国家没有反洗钱法和金融监管滞后等弱点,大肆进行洗钱活动”。  相似文献   

3.
《刑修(十一)》运用三种修改方式对洗钱罪构成条件进行修改,包括重点增设自洗钱行为类型入罪、增设"资产"作为洗钱行为对象类型、优化洗钱罪主观要件立法表述,对若干立法表述进行了修改。要根据是否实施洗钱行为以及与《刑法》第312条、第349条的立法差异,以及共同犯罪与罪数原理,分别按照上游犯罪一罪处理、与其他犯罪数罪并罚、与洗钱罪数罪并罚、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数罪并罚等四种情形处理上游行为人罪数问题。要根据立法是否有特别规定,分别按照共同犯罪与单独一罪处理等两种情形处理协助洗钱行为人的罪数问题。要按照法条竞合原理和立法具体规定,妥当处理刑法第191条与第312条、第349条的适用协调问题。对跨境转移资产宜作适当扩大解释,合理运用推定规则,完善刑诉法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实体法根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洗钱犯罪基本理论的探讨,给人以认定洗钱犯罪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全文分析了洗钱犯罪的四大危害和洗钱犯罪与其“上游犯罪”的关系,最后从五个方面系统探讨了控制洗钱犯罪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偏僻”角落这群被称为“罪犯子女”的孩子是不幸的,只是由于父母犯罪,他们得不到一般孤儿享受的救济和扶助,被社会有意无意地长期忽视,如果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这些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教育与改造罪犯,给社会稳定带来极大影响。本文是作者暑期赴北京市顺义区太阳村特殊儿童救助中心调查所得,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认真分析,希望寻找到最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少管所现有在押犯罪少年1532名,性欲型罪犯239名,占押犯的15.6%。其中强奸犯105名,奸淫幼女犯134名,分别占押犯的6.9%和8.7%。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根据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的调研重点,我们采取问卷、查档、个别谈话的形式,对全所233名性欲型罪犯形成的社会条件、自身条件以及受害的对象特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一、少年性欲型犯罪的基本情况1.从地区来源看:农村性欲型犯罪明显高于城市,苏北地区明显高于苏南地区。在233名少年性欲型罪犯中,农村的占63.9%,苏…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的社会犯罪中,有一种犯罪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即以熟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这种犯罪的特点是犯罪者与被侵害人在犯罪前已经相识或熟识,犯罪行为是依业已存在的确定社会关系而进行的,不具有陌生人之间犯罪那样的“随机性”,因此该类犯罪较准确地反映社会关系内在的矛盾性,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为了对该类犯罪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对天津市1995年入狱的2189名罪犯进行了相关内容的调查,调查发现全部罪犯中以熟人为侵害对象的占24.1%,以陌生人为侵害对象的占39.1%,其余36.8%的罪犯是以非自然人为侵害对象的犯罪,如盗窃公有财物、贪污、受贿等。  相似文献   

8.
王颂 《法制博览》2014,(2):90-91
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与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等问题相比,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是众说纷纭。本文以不作为犯罪义务来源之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作为论述点,在对各个合同行为、自愿行为作为法律行为引起作为义务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9.
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是青少年犯罪整体现象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所以,预防该群体的犯罪问题是不能忽视的。流动人口中的青少年犯罪既具有青少年犯罪的某些共性,同时又具有流动人口犯罪的某些特性,是一定社会阶段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于该种群体的一种折射。因此,预防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犯罪,必须要从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的特点和犯罪规律着眼,建立以服务、管理、预防为一体的预防犯罪格局。  相似文献   

10.
与常人相比,缺陷的社会化,特殊的犯罪、监禁改造经历,常常使罪犯面临更多的轻重程度不同的心理异常。同时,心理科学的发展已经为人类个体的犯罪行为的发生提供了具有相当说服力的解释,因此对罪犯进行心理矫治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其中,罪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能否合理利用、正确操作对罪犯心理矫治工作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假释在刑罚中的运用成绩斐然,被誉为是近代刑法的宠儿。对于少年犯而言,假释不仅具有很强的法律激励功能,而且还是避免少年罪犯被监狱犯罪因子过度污染的有效机制。在比较法的视野上,在世界上有诸多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罪犯进行了区别于成年罪犯的明确的假释立法规定及实践做法。可以看出针对未成年罪犯的假释已经成为一种普适性的价值体现,从而成为一种司法共识,这在我国也不例外,少年罪犯假释应当成为我国刑罚制度构建的重点考量之处。  相似文献   

12.
再社会化是人的一生各种社会化中的特殊种类,而罪犯改造活动则是再社会化过程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本文从罪犯再社会化的产生和存在、性质和任务等方面,对罪犯再社会化的特殊性及其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罪犯改造活动的再社会化过程有其特殊性的基本理论依据罪犯再社会化的产生和存在是与一个国家的刑法和犯罪现象的存在密切相关,它的性质带有明显的强制性,它的任务和目的又有明确的惩罚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少年罪犯数量大幅度下降,近几年开始有所缓慢回升,青少年罪犯占全国罪犯总体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然而,青少年人口犯罪率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由此我们看到反映青少年犯罪情况的两个代表性指标一一犯罪数量和人口犯罪率。影响青少年犯罪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基数和青少年人口犯罪率,而后者更能够反映青少年个体及群体的越轨行为危险程度。我们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决策和实务工作中更应当密切关注青少年人口犯罪率,同时重视青少年群体人口基数的变化。此外,从罪犯数量和人口犯罪率两个指标来看,未成年人与青年两个亚群体差异较为明显,因此青少年犯罪预防工作不能笼而统之,需要日益精细化、专业化。  相似文献   

14.
基于裁判文书网所收集的2018—2020年全国的家庭暴力刑事案件,文本进行潜在类别分析(LCA),旨在根据家庭暴力罪犯的犯罪计划和动机,确定不同类型的犯罪现场行为.结果发现罪犯可分为"冲动型犯罪""预谋型犯罪""混合型犯罪".现阶段仍需完善反家庭暴力的立法体系,全方位进行反家庭暴力的科普宣传,发挥社区帮扶和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有关少年司法的政治或学术论争中,"责任"是一个愈发重要的概念。恢复性司法理念是解决青少年犯罪另一条路径,同样也促进了有关少年司法的论争。恢复性司法鼓励罪犯解决过去的行为带来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行为负责,强调修复损失的重要性。笔者研究了41名年轻罪犯,他们都被适用以恢复性司法为宗旨的移交令。本文考量了英国司法制度是如何适应移交令,认为恢复性司法的理论和实践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政策法规     
《工会博览》2006,(10):13-13
反洗钱法进入立法程序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5日开始首次审议反洗钱法草案,标志中国的反洗钱法已进入立法程序。在这部法律草案中,贪污贿赂犯罪及金融犯罪的违法所得首次被确定为反冼钱的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7.
黄婧 《法制博览》2013,(2):249-250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洗钱成为犯罪分子的新型洗钱方式。网络洗钱的犯罪形式多样,一般都是借助网上支付平台进行各种洗钱活动,但是由于网络交易中隐蔽性强、瞬时性等特点,使得洗钱犯罪的监管存在很多难点。为此,从刑事立法侦查、技术层面以及国际合作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具有趋利避害的共同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更多地追逐物质利益.为此而不惜以身试法,最后论为罪犯的青少年日渐增多.是否犯罪所获取的满足超越了犯罪的受惩罚风险呢?我国强调对犯罪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应无异议.青少年不惜以身试法,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犯罪过程中所付的沉重代价.犯罪经济学从个体出发,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犯罪原因和研究犯罪对策.这一理论认为,罪犯有两种基本的成本,一是时间的机会成本,二是处罚成本,是一种预期成本.时间的机会成本是指,人的有限生命存在的时间,是一种宝贵资源,当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从事一种活动,不能再从事另外的活动,也即在从事某一种活动时必须放弃其他活动.惩罚成本即犯罪受到处罚时罪犯所受到的损失.如果仅从眼前得失来衡量,青少年犯罪所化“成本”似乎不是很高.如果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青少年犯罪“成本”较之普通人犯罪“成本”具有显著的昂贵性特点,(本文以下均借用犯罪经济学中“成本”概念,请读者注意)其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犯罪调查和犯罪统计,以时间顺序为主线,对1387名青少年罪犯的人生“动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描绘出这一社会群体的人生轨迹。从而在一个新的角度上仅反映了当代青少年犯罪的普遍性规律。  相似文献   

20.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我们不应当把罪犯放在封闭的大墙之内就罪犯研究罪犯,而应当把罪犯放在社会的大系统中联系整个社会的变化来考察,动态揭示罪犯中新发生的倾向和趋势。 据此,我们采取综合分析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现押的3200名故意犯罪的罪犯进行了研究,总体上概括出以下的特点和趋势。 一、犯罪意识,随着社会信息量的增大趋向复杂 由于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的多层次渗入,人际交往的频率增多,社会的信息量空前增大。真假、对错、良莠、正误等各种信息冲突使罪犯“信息选择”迷惘,“参照榜样”紊乱。由于认知、情感、需求、动机等的选择性,他们往往自发地吸收各种消极信息,从而使头脑中的消极信息量空前膨胀和复杂起来,并且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大多数罪犯兼收并蓄了各种腐朽思想,社会信念的迷外主义,人生信念的享乐主义,道德信念的利己主义,法制信念的冒险主义,人际信念的哥们义气,价值观念的拜金主义,等等。不同的罪犯按照自己犯罪的需要有侧重地选择消极信息,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信念体系,成为引发犯罪的思想基础或行为动机,直接或间接地支配个体走上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