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政治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它通过回顾资本主义历时数百年的演变进程,揭示了其固有的发展逻辑。"政治马克思主义"从民主幻象、政治权力私有化以及政治乌托邦三个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了批判。在"政治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的衰退与危机早已被马克思所揭示,虽然经历了从农业资本主义到工业资本主义、再到殖民帝国主义、最后发展为资本帝国主义的转型过程,资本主义扩张和控制世界的手段有所改变,但其追求资本增殖和利润最大化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因此,只有对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消除资本主义给世界带来的危机,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危机体现出资本主义的弊端 2008年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遭遇的金融、债务危机,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内在的深刻矛盾,验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当年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在危机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制度自诞生以来,就通过疯狂扩张与掠夺来推进资本积累,使资本主义经济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在贪婪狂妄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对利益无止境的追求在激发自身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产物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中滋长出来.为了摆脱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向好发展,资产阶级不仅对无产阶级无情压榨,而且对生态资源进行大肆掠夺,导致自然生态不堪重负,从而引发许多生态问题.对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以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危机的关联等为切入点,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审视、解读了自然的概念,并站在自然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多维批判,探寻自然生态和谐的道路,体现了对人类和自然的当前境遇与未来发展的关切.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了保罗·巴兰和保罗·斯威齐的著作《垄断资本》所引起的争论,试图为经济剩余概念及与之相关的积累理论提供一种更为透彻的解释,同时纠正20世纪70年代"回归马克思"的思想运动所导致的对巴兰和斯威齐分析的错误理解。作者回顾了垄断资本主义理论研究的历程,分析了巴兰和斯威齐著作遗失章节的内容,明确了金融资本在《垄断资本》一书中的地位,指出了帝国主义在当代的延续性及其向金融垄断帝国主义转变的新动向,论述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倡导回归经典马克思主义并重构全面的批判,认为在资本主义现实与理性的革命性对抗中终究会走向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伊始爆发的金融危机使国外左翼学者再度重新审视资本主义,他们在客观分析资本主义危机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基础上,对资本主义自身的弊端、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方式等内容都有了新的认识和探讨,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危机规模和严重程度的认识可分为两种类型:系统性危机和局部危机;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财富分配悬殊、资本贪婪投机、价值信誉丧失以及社会抗争复苏等;应对危机的方案主要有两种:革新资本主义的制度内改革和超越资本主义的制度外替代。  相似文献   

6.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总是会出现周期性危机震荡,危机爆发导致大幅度经济倒退,克服危机以后经济重新起步前进。这种周期性危机的循坏往复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规律。迄今为止,资本主义世界至少发生过三次经济全球化,每一次都被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所打断。这与康德拉季耶夫的长周期理论相契合,并预示了资本主义世界新的周期性危机。  相似文献   

7.
基于对上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克罗斯兰认为英国已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已失去正当性。以"后资本主义"论为逻辑起点,克罗斯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他的社会主义观。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他的这一理论以经济增长为前提,认为股份公司制的出现和管理革命造就的经理阶层分散了资产阶级的权力,使资产阶级已丧失统治地位,这是不正确的。他在"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主义观,也只不过是淡化了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些色彩,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重要理论进展和建立起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类世界虽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主义仍彰显着蓬勃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美国学者罗伯特·L.海尔布隆纳所著的《马克思主义:赞成与反对》一书,立论新颖,见解深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哲学辩证法、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资本主义的社会分析、社会主义的信念"四个要素进行了深入多维的理性认知分析,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厚内涵作了深刻阐释,而且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探索人类社会运动规律、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的重要观点,对于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及其重要价值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2010年5月14—16日,第19次国际共产主义者研讨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比利时工人党主办,主题是经济危机的后果和共产党的干预。与会者就资本主义危机的深化和共产党的具体干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讨论,最终通过了文件《总结论:在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日益深化条件下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10.
曲折跌宕的受关注度 一、《资本论》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在当时成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特定的考察对象,采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研究方法,不仅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经济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还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西班牙人民共产党迅速作出反应,对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的根源、特征、本质、后果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剖析。他们认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全球性危机,真正的问题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危机的结构性、全球性和全面性,影响到资本主义及其国家的统治能力,使资产阶级政...  相似文献   

12.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现象。从中人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社会主义代表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超越;二是各个民族都将完成这一超越。在如何实现这种超越的问题上,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由先进民族率先完成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是一般规律,而实际发生的东方后进民族先行建设社会主义的情况,只能被视为一种例外。余金成教授所著《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解读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现代形态》(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5月出版)一书,质疑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反的见解:人类先进…  相似文献   

13.
在对2008年全球金融经济危机所进行的反思中,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危机和经济停滞的原因在于金融资本膨胀和过度掠夺严重阻碍了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反对金融资本主义,重振产业资本主义。这一危机替代方案体现了小资产阶级的金融资本观,其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经济学者迈克尔·赫德森。本文对赫德森观点的批判试图说明,投机泛滥、金融膨胀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主义不仅在一国内取得了统治地位,同时也已经成为世界体系,这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的表现。在这个问题上,赫德森不仅暴露出对马克思观点的误读,而且陷入了圣西门主义式的空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社会主义工人党内部因为讨论民主集中制出现的激烈争论及其政治分歧,已经表明党本身出现了危机。要克服当前的政治分歧,使党摆脱危机,必须首先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分析,同时要继承列宁主义灵活有效的组织模式。不过,当前社会主义工人党面临着改良主义、特别是工党主义盛行和新自由主义复兴的双重挑战,要想延续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传统,重振党的生机,就必须建立民主集中制的领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列宁主义灵活有效的组织模式,建立广泛的政治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资本意图冲破各种界限追逐最大化的利益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终根源,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和经济危机理论可以解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时代价值。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等制度抵御了危机引发的不良反应,需要深刻反思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没有像危机爆发之初一些人预料的那样出现高潮。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当年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把危机所表现出的新动向、新问题、新特征转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资源,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驾驭资本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霸权一改此前的颓势,经济军事力量大增,政治上也日趋保守,并开始在全球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和自由主义民主制度。本期下面两篇文章分析了美国政治的日益保守倾向和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深刻危机倾向,这对于我们认识当前世界资本主义的真实面貌将有所帮助,并使我们看清危机和战争仍然是资本主义的重要本性。  相似文献   

17.
正华中师范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聂运麟教授等编写的《新时期新探索新征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已于2014年3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聂运麟教授是国内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和国外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知名学者,2004年以来他率领自己的团队开始重点研究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情况,并在2008年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新时期新  相似文献   

18.
以诺埃尔·卡斯特里为主要代表的“批判性劳动力地理学”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结合新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理论,从“工作空间”视域出发,对当代资本主义世界工人阶级的分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认为,在资本增殖逻辑主导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运动塑形了“工作空间”,包括作为资本主义企业内部空间的等级化“工作场所”,以及作为城市内部空间的等级化“地方”。随着“工作场所”和“地方”日益受双重等级化空间逻辑的规制,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分化,越来越难以形成总体性阶级意识,从而在客观上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统治地位。然而,卡斯特里等人在思考工作空间规制下工人阶级的未来发展时,却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走上了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改良之路,对此需要进行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萨米尔·阿明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并不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更正确、更先进,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存在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本文从"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中心—外围世界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民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萨米尔·阿明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差异,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并不能与帝国主义画等号;中心—外围格局其实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民主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因此民主并不是普世的。  相似文献   

20.
美刊《每月评论》2005年3月号刊登了约翰·B.福斯特题为《理性资本主义的终结》的文章,认为凯恩斯和熊彼特在20世纪倡导的理性资本主义概念,即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理性的调节最终摆脱危机的观点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资本主义固有的危机趋势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表现为停滞趋势,这种趋势导致资本主义从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益回归其野蛮主义的本来面貌。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