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冷战后与全球化相互叠加的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国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和政府外交观念的更新。当前,尽管中国文化外交与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文化与软实力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化地将文化"走出去"等同于赢得软实力;二是相比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存在多元价值冲突,因而在如何选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交上存在困境。化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注意两点: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价值观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二是重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竞争力的体现。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和目标。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出它独特的价值,而且发挥着其他主体难以替代的作用,这已经被各地各类非营利组织参与实践所充分证明。但目前就整体而言,非营利组织参与的渠道尚不畅通,制度环境依然存在障碍。如何通过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拓展其参与的渠道和途径,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上海非营利文化组织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改革和创新我国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由管微观向管宏观、由管治文化向引领文化的转变,逐步走向负面清单管理方式,以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县域软实力的形成是一个具有内在发展规律的过程,包括认知、认同和外在行为三个阶段.软实力作用的发挥表现为发展力、整合力、文化力、创新力、形象力.正确发挥县城软实力,对实现县域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国振 《当代世界》2010,(11):60-62
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软实力所指的就是精神力量,包括政治力、文化力、外交力等软要素。两者紧密联系,各有侧重,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一国的综合实力。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中,各国博弈的形式更加复杂,而在软实力上的竞争更是日益重要。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拥有相当规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及其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但她还远不是一个软实力强国。如同发展中国家身份一样.中国的国家软实力也处于“发展中”阶段。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除了加紧向亚太地区进行军事部署、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等军事、经济手段之外,通过软实力外交来影响和塑造亚太各国成为美国从"文化"层面"锁定亚太地区"的关键一环。其间,非政府组织凭借自身优势在美国的亚太软实力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非政府组织在亚太地区开展软实力外交主要有三条路径:(1)通过"文教经援"输出美式文化;(2)通过"选举监督"扩展美式"民主";(3)通过"舆论引导"彰显美式"自由"理念。面对美国软实力外交的全面攻势,中国如何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及文化发展的自主性,成为当前中国亟需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就提升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软实力外交事务的能力而言,一方面应加快消除中国非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诸多障碍,在此基础上,鼓励境内非政府组织积极成为在国际社会传播中国文化、价值理念的得力助手。另一方面,中国非政府组织有必要对国内研究力量加以整合,在"保持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自主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等问题领域形成研究网络,进而在国际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更易于为国外受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政治发生了持续而深刻的变化。作为现实的一种折射,国际政治研究也有不少新的课题与新的困惑。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无疑是国际关系最新发展的主要动能之一,中国的国际政治研究自然也是国际学术共同体里面特别值得重视的一部分。从本期起,本刊以"专访: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的发展"为题设置专栏,由编辑部特约记者以访谈方式,邀请相关学者,就21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政治学界不同领域的主要成就和问题,现状与前景进行归纳、梳理和展望,以便从不同角度了解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整体画面和最新动向,促进中国国际政治学界的内部沟通并加强与外部的交流。21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那么,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现状如何?后冷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了怎样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的外交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存在哪些问题?其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毅就上述议题专访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国际关系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存刚。王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多篇,目前正在撰写专著《国际关系理论:马克思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世界各国真正进入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扩张、渗透,推行其文化价值和政治模式,谋求新的霸权。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如何整合各种资源,构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体系,抵制西方的入侵和渗透就变得紧迫起来。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模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国形象四大要素。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在中国硬实力基础上构成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化权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文化权利的实现是推进人民民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性要素。党认识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实践贯穿于新中国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从《共同纲领》第一次明确对新中国人民的文化相关权利加以确认和保障到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都蕴含着党对公民文化权利的理解和阐释,也反映着党对公民文化权利的维护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强国,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必然要承担更多、更复杂的责任,没有强有力的文化软实力做支撑,我国在未来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和强国地位就很难长久维持。但遗憾的是,我们对此还没有清晰的思路和谋略。如缺乏文化重塑方面的长远规划、缺乏信息化时代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影响的深刻认识、缺乏对文化软实力的整体研究、缺乏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文化传播和宣传机制。我们应该针对这些挑战,切实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强调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中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要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研究如今已经成为引起全球关注的显学,这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发展近乎全方位的重视,也体现了国际学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的学术旨趣。当今时代,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其转型?如何在现代性论域中认识启蒙与中国?如何在比较视野中确认中国伦理与宗教的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些问题关乎中国文化形象的构建与中国文化认同的广度与深度。在伦敦国王学院访学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臧峰宇博士围绕这些问题请教了该校中国研究院院长姚新中教授。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出现了重大变化,即开始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开展公共外交,以便增进外国社会公众对中国的情况、政策和价值观的理解,创造更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本文就开展公共外交与建设国家软实力的关系,如何通过公共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以及必须克服的思想观念障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媒体     
《南风窗》2013,(8):16-16
01印度能成为一个大国吗?英《经济学人》3月27日中国无疑已经加入世界大国行列。而人们常常以谈论中国的口吻来谈论印度。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印度仍是一个无法完全与大国步调一致的准大国。这是印度的悲哀。印度本该作出更多的贡献,尽管财力和经济活力不如中国,但它致力于法治、人权建设,这是强大的软实力。但印度还没有认识到自己成为稳定力量和国际秩序维护者的巨大潜力,最  相似文献   

14.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近年来 ,党内民主问题成为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内民主的重要论述 ?党内民主对执政党建设有何重要作用 ?我党在发展党内民主历程中有什么经验教训 ?新时期我们在发展党内民主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和试验 ?怎样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 ?发展党内民主的基本路径、形式是什么 ?如何看待党内民主的前景 ?带着这些问题 ,本刊记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的党建问题专家、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先生 ,请他就有关问题谈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法国曾经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对内文化建设和对外文化传播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许多做法甚至成为诸多国家效仿的模式,对外政策与文化要素的结合、政府主导与公民社会参与的结合以及承袭文化传统与鼓励文化创新的结合构成了法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突出特点。然而,近些年来,法国在继续建设文化软实力和发挥文...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是列宁诞辰150周年。列宁是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强大的思想武器。那么,列宁主义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苏联模式与列宁主义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列宁的"帝国主义论""一国胜利论"和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怎样的联系?为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本刊特邀请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黄宗良教授、项佐涛副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软实力成为各国瞩目的焦点,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战略课题。近代以来,中国在软实力领域落后于西方国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存在着精英化和去杠杆化的问题。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不仅需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软着陆,还要在维护和平和促进发展的同时,牢牢确立文明对话的战略,大力开展人文外交。只有如此,才能在未来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才能将中华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力优势和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世界大国,在向21世纪迈进的时候,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选择自己的社会发展道路。无论什么样的观点都离不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的影响这一大的框架。 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观点是全球化的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走上了一条与以西方为中心的国际体系相融合的道路,不管中国走的道路有多么不同,也不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它"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今天的时代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如何理解《资本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资本论》中的重要原理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何启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哪些重要方向?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伴随中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美国学术界对中国软实力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对中国软实力进行研究的既包括普通学者,也包括美国国会、思想库和调研机构等。美国学者对中国发展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手段作了全面分析,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评估,还对中国、美国等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等。总结和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