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凡 《工会博览》2004,(24):1-1
又到年终总结时,"奖"与"讲"的问题重又摆上了议事日程。 干了一年的工作,总结评比很有必要。但只"奖"不"讲",非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被评上奖的人心里不自在,未被评上奖的人心里也不痛快。  相似文献   

2.
戴玉 《南风窗》2013,(20):21-21
没有实名认证,没有个人介绍,没有真名ID,但却在微博上拥有1767万粉丝—比荷兰的全国人口还多。她发了仅仅16个字加一个表情,宣布了一条私人消息,就被转发了77万余次,评论49万余条,被称作"地震级"。她是"天后"王菲。她离婚的同一日,一个"大V"被刑拘。有人恨恨地认为,王菲这条"不合时宜"的微博吸走了太多的网民注意力,让更有"利害关系"的消息被湮没。但马上有人反驳道,关心娱乐的社会才正常,过分热议时政是畸形表现。当然也有人调侃说,娱乐明星才是真正的意见领袖。但大多数娱乐明星的大多数微博,并不谈国事。网民们关注她们,也不是为了关心国事。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漠然",她们才能够让影响力悍然发动,却不受忌惮。—我们需要的,是抒发个人情绪、展现个人悲欢的"大V",还是"像皇帝批阅奏折"那般评议国事的那一个?或许都需要。  相似文献   

3.
雷颐 《南风窗》2013,(16):14-14
社会"变狠"是一种长期的文化、体制互动的结果。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到"文革"达到顶点的"以阶级斗争为纲"意识形态教育,一直强调"狠斗"、"无情"、"要武",而中国传统提倡的"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近代以来从外部世界传入中国的自由、平等、博爱和人道主义等新传统,全都作为"封、资、修"被严厉、彻底批判。"狠",是当时"政治正确"的重要内容,"彬彬"被弃,"要武"成风。  相似文献   

4.
正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做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6月8日《人民日报》)北京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一篇话题作文,即怎样看待"老规矩"。这个题目出得很有现实意义,很值得人们思考。的确,不独北京,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老规矩"。这些"老规矩",承载着一辈辈人的精神遗产,滋润并养  相似文献   

5.
南方朔 《南风窗》2011,(17):95-95
金融危机是"大到不能倒"的公司绑架了政府,而美债危机则是"大到不能倒"的美国政府绑架了全球。这次美债危机可以拖到2013年,但2013年以后呢?人类在思想、价值认定以及制度做法上,通常都会有一种恶劣的习惯,那就是把"可以"的事看成是"应当"。将它说抽象一点,就是人们会认为"存在即合理",于是存在的恶即因此而一直持续而不能去。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是一种理论建构型模式,包括静态模式和动态架构。动态的"台湾模式"按其内在逻辑可分为"统一模式"和"实践模式",前者是两岸走向统一过程的方式、步骤及组织形式,可具体分为和平发展阶段、政治谈判阶段、统一前的过渡阶段;后者是统一后"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施方式、状态和经验归纳。从根本上说,"一国两制"的"台湾模式"是由两岸共同构建的国家统一和国家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苏乐 《南风窗》2011,(26):14-14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开始同情胡适之改良了。可是,这又与因受教育而对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发生冲突。"革命"与"改良",便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纠结、斗争起来。求解不得,还写过一封信求教国内胡适研究一专家。专家回信说:这个问题太复杂,  相似文献   

8.
阳敏 《南风窗》2007,(15):46-48
"将长江水引入黄河,从根本上解决黄河的问题,中国北方缺水的现状才可能真正得到改善。""三峡引水"方案的设计者们对南水北调提出了批评,而"三峡引水"的治黄思路及整体效应,尚有待综合论证。  相似文献   

9.
读到唐小兵先生的《胡适:伟大先知还是一介书生?》一文,才知今年是胡适先生诞辰120周年。90年代初,我的硕士论文写的是关于胡适的改良政治思想,从这一意义上说,胡适,是我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对象"、"第一人"。我竟然忘记了"第一人"诞辰120周年纪念,感觉有点惭愧。研究者往往会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因"了解"而趋"同情",我也是如此。初读时,胡适改良思想是被放在正确革命之对立面来看待的,读着读着,便开始同情胡适之改良了。可是,这又与因受教育而对革命持肯定的态度发生冲突。"革命"与"改良",便在一个"半梦半醒"的青年学生思想观念中纠结、斗争起来。求解不得,还写过一封信求教国内胡适研究一专家。专家回信说:这个问题太复杂,  相似文献   

10.
李克诚 《南风窗》2012,(26):84-86
在看似"红火"的反腐态势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重大命题仍有待破题,尤其是如何对待和处置庞大的存量腐败。回顾即将过去的2012年,也许最能牵动公众神经的,莫过于反腐领域了。中共十八大新任中央领导人誓言反腐,近期各地"网络反腐"可谓风起云涌——短短一个月便有10几名官员被"拉下马"。普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再次被点燃。然而,看似"红火"的反腐态势下,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若干重大命题仍有待破题:反腐"顶层设计"方案尚不清晰,一些重大的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