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展“合适成年人参与”工作,既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上海共青团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依托上海比较成熟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队伍,让青少年事务社工承担“合适成年人’这个角色,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社会工作方法为指导,本着“平等、尊重、接纳”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介入涉罪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服务,保护未成年人在司法阶段的权益,协助其在司法程序后的发展,使司法公正体现人性化的一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犯罪矫治工作不再是司法人员的专职,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也可以加入进来。社会工作者具有专业知识并掌握大量的信息资源,应当积极介入到未成年人犯罪矫治工作中去。未成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矫治领域的不同,要求社工采用专业的科学的介入方法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面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面临着的多重性二难格局,上海创立了以“缓处考察”、“诉前考察”和“社会服务令”为主要内容的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考察制度。通过对考察制度科学的法理分析可知,考察制度作为社会帮教工作司法化的一种有益的抉择,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的选择,许多方面体现了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巨大的社会价值,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要尽快将区域性的考察制度上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来认识和规范,加快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考察制度的立法进程,使考察制度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得到最大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共青团参与再犯预防是一个全新领域。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背景下,在共青团自身发展,司法机关实践运作经验等方面,共青团参与再犯预防有有着特定的需求。因此,开展考察教育工作,做好取保候审未成年人的保护、教育工作,实行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开展社会调查工作等都是共青团参与再犯预防的重要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报告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第一手宝贵数据和资料的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科学探索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和一般规律,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宏观建议和微观对策。报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在“综合治理”的框架下,努力通过构建以实体化协调办事机构为核心的,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六化”预防体系的宏观建议。同时提出了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鼓励依托社区和学校建立青少年社会适应性服务中心、家长学校等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公益性服务机构;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工读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就业指导;加大净化社会环境的力度,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监督,整治校园周边和社区的不良环境,更多更好地建设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场所;完善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探索试点设立独立建制的少年法院等微观对策。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正,其中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是增设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专章。专章共十一个条文,初步构建了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基本框架,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社会调查制度、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羁押未成年人的三分别制度(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不公开审理制度、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本报告分析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指出未成年人犯罪值得关注的问题。报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大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早期预防。大力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调查研究、社会关怀和犯罪预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少年司法制度,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和预防工作机制建设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者作为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第二批赴港考察成员之一,在香港青年协会及其下属机构人员的帮助下,重点考察了香港未成年人警司警诫跟进服务的有关情况。在专程拜访了解和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对香港的警司警诫跟进服务与上海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未成年人考察教育工作进行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9.
我国立法、司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处罚措施处处体现了从宽处罚的刑事政策,这符合我国所签订的一系列国际公约或法律文件的基本要求。然而,根据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我国刑事法应当对未成年人犯罪从“行为刑法”与“行为人刑法”相结合的角度进行考察,并关注“行刑重其轻”刑法思想的运用。为此,有必要在刑事立法、司法两方面分别对“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时的“宽”和“严”进行具体修正,例如,“宽”的方面包括刑法应当建立未成年人犯罪的前科消灭制度,“严”的方面包括刑法应当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等。  相似文献   

10.
前科是指曾经受过有罪宣告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事实’,前科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具有犯罪前科的人的各种权益产生法定或者非法定的影响。对犯罪前科的影响进行限制有两种不同的模式。一是收缩犯罪前科的范围;二是在满足一定时限或者条件下进行前科消灭。为了减少未成年犯罪人回归社会的障碍,降低再犯的可能性,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未成年人前科的保护制度。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建立了未成年人前科保护制度,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一是前科制度与人事档案制度、政审制度相结合,导致了“一朝犯罪,终身为罪犯”的后果;二是对未成年人平等权的司法保障薄弱。因此,该制度仅仅停留在法律的规定上,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断裂,实践中只见前科,不见前科保护。我国现有的前科保护制度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保障,一是要建立犯罪记录登记制度;二是要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有条件消灭制度;三是加强未成年人平等权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够成熟、社会经历少,是我国法律重点保护的对象,然而目前,部分青少年由于冲动或者其他各种原因,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式,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同时,社会调查制度是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重要规定,本文通过分析社会调查报告制度的相关内容及缺陷,以期对现有规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犯罪后的成功教育和挽救是预防青少年重新犯罪的重要环节。人民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如何发挥自身职能优势,探索借助多元力量,积极进行司法矫治,逐渐被一些司法实务者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基于垦利县法院探索实行的“判前心理理疗”和“判后审矫衔接”两项制度,就人民法院帮教犯罪青少年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朋友对处于青春期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有着重要影响。社会交往偏差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2001年末-2002年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中央综治委青少年预防办合作进行的对全国10个省市、(黑龙江、甘肃、北京、江西、上海、河南、湖南、广东、四川、云南)1000多名城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及同时对1000余名城市普通未成年人(作为分析未成年犯的对照组)的调查,对社会交往偏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做了分析,指出交往倾向偏差、交往对象偏差和交往关系的偏差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力地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少年法庭的工作,使一大批失足青少年洗涤了蒙尘的心灵,矫治了不良思想和行为,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使众多因子女犯罪而深陷痛苦的父母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使不少家庭恢复了和谐和安宁。少年法庭已成为全社会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少年法庭工作也已成为审判工作中一块温馨的园地,一面鲜艳的旗帜。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生活在学校、家庭、社会——这样一个“三维立体”环境中,贯彻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就需要构建青少年本身、教师、家长以及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者等在内的“多维立体”的学习教育管理网络,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小抓起,综合治理,为此,一年来,我们先后办了十件实事:1、加强学习研讨。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谈话,召开“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研讨会”,探讨在新时期特别是在当前“减负”工作的形势下如何发挥社区文化娱乐功能,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如何发挥社区的宝贵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2…  相似文献   

16.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我国也不例外,综合治理青少年犯罪是我国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国策。但如何认识青少年犯罪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各方面对失足少年切实有效地实施帮教,如果缺乏可以操作的制度,全社会的帮教协调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提出并设计实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剖析及防治对策跟踪表”即“一卡制”,就是想通过这张表卡使教育、挽救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工作成为看得见,抓得住的系统工作,成为司法一条龙,社会帮教一条龙,统一、结合、协调的规范操作的标准和纽带。在“跟踪表”中,我们将未成年…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青少年犯罪的各类案件中,有六至七成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是因为沉迷网络。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网民有将近1.6亿人,占我国上网总人数的将近一半,甜艮告》显示,未成年人中网络成瘾者占十分之一。几乎所有的网络成瘾者都点击过黄色网页。未成年人网瘾患者中聊天、交友者的比例接近50%,网络游戏人数比例in,1超过40%。互联网为青少年展现出了“天使”和“魔鬼”两副面孔。一方面,网络为青少年开启了一扇“探索之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开阔了视野;另一方面,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世界难以自拔,网上充斥的暴力色情内容使得他们性格变得孤僻暴躁、不思上进甚至出现一些违法行为。网络,在继毒品之后,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又一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笔者参与H市青少年社区矫正志愿服务活动,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必要性:一是青少年犯罪的严重性;二是监狱刑不适用于青少年;三是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特殊性,指出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的过程中应强调充权,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和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犯罪产生的原因并非是单一的,而与个体复杂的主观认识和生活情境密切关联。社会联结理论解释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是一个综合主观和客观原因的理论体系,也提供给我们一个介入青少年犯罪的明晰框架。在本项研究中笔者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度的描述”,深挖诉前考察青少年社会联结的状态,并提出社会联结理论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  相似文献   

20.
关于2001年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党历来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1979年,党中央颁发了《关于提醒全党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报告》,邓小平同志一直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985年中央又专门下文具体部署此项工作,九十年代,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2000年2月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指出“赢得青少年才能赢得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