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岁那年,我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二十岁以前,我、姐姐和爸爸妈妈挤在16平米的小房子里住了十年。我是那么想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不要大,只要它属于我自己。白色的墙壁,蓝色的窗帘,我的小  相似文献   

2.
刘代领 《工友》2012,(9):44-44
有时,暂且把自己的理想放一放,一边让自己逐步成熟,一边有心地去抓住机遇,理想反而会最终如愿实现。 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理想是毕业后做个跟文字有关的记者或编辑。大学毕业那年,我怀揣着自己发表的不少文章,在报社和杂志社之间奔波着,希望寻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孙浩旻 《时代风采》2009,(13):29-29
二十岁那年,我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二十岁以前,我、姐姐和爸爸妈妈挤在16平米的小房子里住了十年。 我是那么想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不要大,只要它属于我自己。白色的墙壁,蓝色的窗帘,我的小床,一张书桌。关上门,全世界便只有我一个人。仅此而已。  相似文献   

4.
郝金红 《工友》2011,(12):44-44
大学毕业那年,在几个好友的邀请下,我到了南方一座繁华的城市,开始自己的青春打拼之旅。  相似文献   

5.
李小丢 《工友》2014,(1):50-51
正方文山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愿意当自己。"如果你要问本书作者李沐泽他为何选择在三十岁的当口辞职去远行,他的答案大概就是想去真诚地面对自己。他说:"我并不害怕这个世界的边界,从一开始就不害怕。那些道理十年前我就知道,可我依旧懦弱而犹豫,在自己的世界边界里徘徊,无法突破。我花了太多时间与这个糟糕的时代一起劝慰自己该做怎么  相似文献   

6.
殷中祥 《工友》2008,(5):52-53
退伍那年,我加入了求职大军。往返了数个城市,都未能找到称心的工作。无奈中,我来到了武汉,很多天过去了却一无所获。正当我准备用身上最后一点钱买张返程车票灰溜溜回家时,看到有一家大型超市招保安,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应聘,居然被聘上了。  相似文献   

7.
赡养保证书     
王世虎 《工友》2012,(6):47-47
王大爷的老伴去世后,城里的三个儿子嫌他是个负担,都不愿意把他接到自己身边住,每个月就扔给王大爷一点生活费,让他独自一人生活在乡下。上个月,王大爷的一个老战友去看望他,无意间发现王大爷家用了几十年的旧香炉竟是明朝宣德年间的古董。和王大爷商量后,爱好收藏的老战友当场掏出五十万元钱把香炉买了下来。  相似文献   

8.
十二 《工友》2015,(1):50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有一个念头:如果十年前,我看到这本书,我能体会到其中说的那些吗。我想,答案是,不能。又到了毕业季,看着姑娘们愁眉莫展的奔走于面试中,看到别人拿到了很好的工作,年薪多少多少,自己却还是不知道该去往何处。想起我当年那个时候,自己有很多想法。有一份工作,攒到足够的钱,然后随心所欲的玩几年,再回来上班。还好想好想开  相似文献   

9.
2002年湖北省劳模表彰大会上,阳新县王英希望小学教师王月娥的发言,激起全场最热烈的掌声,许多人为之流下了热泪……我是阳新县王英乡库岛希望小学的一名教师。我的教师生涯始于1986年。那年3月,我丈夫因嫌民办教师工资太低,决定弃教外出打工。丈夫走后,全校20多个孩子放了羊。看着一双双渴望上学的眼睛,我心急如焚。次日,我便挨家挨户地把学生  相似文献   

10.
进入大学后我获得了“打工卡”。这是我盼望已久的,因为有了它,我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工,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然而,真正开始打工后,我才陡然发现,现实远非想象的那般美好,个中浓浓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独自去品味。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省、市总工会向社会公开招聘乡镇(街道)工会主席助理,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核,我被聘为黄石市下陆区新街办工会主席助理。我是一名退休的工会干部,且已年过五十,对照应聘条件,各方面并不占优势,唯一比较占优的就是我曾经在企业干过十多年的工会工作。对于到底去不去应聘,当时也是十分的犹豫和徘徊,总觉得如果考不好聘不上反而搞得自己心情不好。但想来想去,觉得这种机会不是很多,自己还是应该去试一试,搏一搏。既然决定应聘,就要全力以赴。在经过几天的认真复习以后,我参加了市总工会的统一考试。在考场上,看到一大  相似文献   

12.
1我的家在北京郊区的县城里,高中毕业时我没有考上大学,就托人在城里的商场当了导购小姐,可我不想守个小摊过日子。那时候,我白天当导购,晚上去成人高校上课,大专文凭到手后,就离开了商场。先跳进一家建材公司当起了业务员,一年后,又跳到房地产行业当上了售楼小姐。开始,我以为自己干过那两种行业都是和人打交道,己经磨练得差不多了,但一到售楼处,才  相似文献   

13.
自古少年多磨难,感谢苦难的命运 曾凡忠出生于70年代湖南永州市的瑶山,他从小就是个苦孩子。七岁那年,身为山村医生的父亲却无力治好自己的病,扔下他们母子六人到另一个世界去了。母亲带着小凡忠和四个弟妹艰难度日,凄风苦雨,母亲艰辛地在田里劳作,供孩子们读书。凡忠12岁那年,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十几元学费,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每天帮着家里干农活。作为家里的长子,他希望能给家里换点灯油和买盐巴的钱。  相似文献   

14.
甜蜜的山花     
殷著虹 《时代风采》2008,(24):32-32
我儿子刚考上省城师范学院那年,还真让我们家在林场上风光了一回。那年不仅林场的所有领导都来到我们家表示祝贺,场里的工友们也纷纷为我儿子的入学解囊相助,毕竟我儿子是林场里考上大学的第一个后生。  相似文献   

15.
向德荣 《工友》2012,(4):57-57
帮助别人 就是帮助自己 一个夜晚,美国一小镇刮着北风,寒冷刺骨,一对老夫妻又冷又饿来到路边小店,店里小伙计充满歉意说:"店里客人都满了,今晚就住我床位,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睡。"第二天,老夫妻说:"只有像你这样品质,才有资格做五星级酒店总经理。"两年后的一天,小伙子收到一封来纽约的信件,邀请他去拜访一对老夫妻。这对老夫妻就是当年睡他床位的那两位老人。  相似文献   

16.
王贞虎 《农村青年》2006,(10):62-62
哥哥从18岁那年去广东打工后.仅仅只读过小学一年级的母亲就爱上了写信。哥哥一去半年没有音讯.母亲每天晚上都要坐在厨房的大桌子前给他写信。三天一轮的乡场.父亲总将母亲寄给哥哥的那些信件投往邮局.然后眼中也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7.
怀着爱情,我同他上路了 1978年4月,我出生在重庆一个乡村家庭里。 1997年8月,我从重庆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后到重庆下游长江边的一座城市同表姐开了一家花店。我是一个外表温柔内心却很狂热的女孩,我渴望到外面的世界去,为自己的青春撒一次野。  相似文献   

18.
我叫赵可(英文名COCO),1996年大学毕业后,在汉城留学的昔日同班好友蓝梅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说她舅舅在韩国经营一家俱乐部,正需要人帮忙,她可以帮助我去汉城发展。经过一番思索,在“出国自己创业”的诱惑下,1997年初,我随回国探亲的蓝梅一起去了被人称作“美女之都”的汉城。  相似文献   

19.
分米 《时代风采》2010,(4):11-11
回首17年创业之路,赵卓芬语气平淡:“只要人勤快,能吃苦,肯动脑,就能干出个样子。” 初中毕业后,赵卓芬就成了勐腊县勐满农场的一名女职工,那年她才18岁。初到农场,她内心充满了喜悦,自己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端上了同龄人艳羡的“铁饭碗”。  相似文献   

20.
老乡长     
肖恒东 《工友》2014,(6):48-49
正老乡长退位后,就到乡下过起了他的田园生活。这段时间,由于新一届政府班子组建不久,很多事情急待理顺,我甚至连去看一下老乡长的念头都没滋生过。倒是秘书一句话提醒了我,说老乡长高风亮节,让位于我,叫我抽空还是去看望一下老乡长。我猛拍脑门,唉!怎么就忘了这事呢?是该去看看老乡长啊!一个在位十几年的老领导,一下子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多少会有些失落和空虚,人之常情么。说实在的,我对老乡长这人还是挺佩服的。他几乎称得上为革命而奋斗了一生。卵子还没硬米时,他就在湘西大山中跟随共产党打游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