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看守所监管工作适应法治文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理念、制度措施、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完善。尤其是2009年4月以来,看守所工作由以往单一管理走向综合治理,由封闭管理走向开放透明,由单纯确保安全走向安全文明并重,彰显了我国法治文明和人权保障的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守所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依法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守所管理体制机制的职能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守所管理体制机制展现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刑事案件的错案防控与纠错机制,体现国家的人权保护状态、刑事司法水平,国家的法治文明状态以及司法权与其他国家权力的宪法关系.本文以张高平叔侄案为契机,分析我国刑事错案产生的原因,在阐明转变执法理念的前提下,重点就法官独立司法、行为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平衡和机制的构建上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国家在社会管理上拥有文明和进步的缩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7次会议通过。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赔偿法,是我国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  相似文献   

4.
马可 《公安教育》2014,(10):29-31
<正>警察的职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维护警察这一职业的司法权威和职业尊严,依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而形成的警察依法履行工作职责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保障的一系列运行机制与制度体系。在人权保障逐渐被重视的今天,作为国家司法执行者的警察的权益却往往被忽视,警察作为公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享受到法治社会所带来的公平与正义。一、当前我国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现状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大体可  相似文献   

5.
鲜开林  刘状琼 《人权》2014,(1):20-23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权保障制度体制有了创新发展,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体制作了重大改革部署。本文以中共十八大以来法治人权保障的创新理论与实践为视角,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权保障的新境界、新亮点。  相似文献   

6.
最近,全国公安监管场所正在深入开展以打击牢头狱霸、尊重和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为核心内容的管理整顿专项活动,这是继2004年公安部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在全国看守所、驻所检察室组织开展“双加强、双保障”创建活动之后,进一步规范看守所执法、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刚刚结束的创建活动旨在“加强监管执法,加强法律监督,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保障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全国涌现出一批执法规范、管理文明的示范看守所,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已日益渗透到看守所的日常管理,法治文明的阳光照入高…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人权司法制度改革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司法话语体系为指引。如何构建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人权法治保障的人权司法话语体系,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作为前提,坚持符合国情和遵循司法规律相结合,创新以人权司法观统筹司法秩序观和司法公正观的司法价值体系,完善在刑事、民事等领域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性建设。落实在实践中,应构建相对独立的司法管辖制度,重视陪审制度改革,优化审判权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8.
为减少执法不文明、执法不规范、司法不公正行为,提升政法机关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进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课题组就群众普遍关心的基层法院"立案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寻求破解"立案难"的有效工作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人权》2014,(1):5-6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把人权的司法保障作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针的具体措施,把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进就此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相似文献   

10.
刑讯逼供是公安机关在执法中难以治愈的顽症。它有悖于诉讼文明和司法民主的现代性要求,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主旋律中的不和谐音符,既不利于打击犯罪也损害了司法公正。在国际社会反对酷刑、强化人权保障的今天,随着"法治"话语在我国刑事诉讼"场域"的不断展开,刑讯逼供已经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从关注公安民警的思想意识着手,分析了传统法律文化和思维哲学对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并在该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看守所作为刑事司法过程的整体参与者,其执法理念和执法方式需要与刑事司法的前沿理念相接轨。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不仅需要公检法共同参与,看守所的保障作用同样不可或缺。看守所必须在执法理念、职能定位、管理方式上逐步适应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才能在改革中找准自己位置,更好地发挥监管职能作用,完成刑诉法赋予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2)
毛泽东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的过程中,创立了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在内的法治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国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并发展毛泽东的法治思想,以科学立法为前提、以严格执法为关键、以公正司法为防线、以全民守法为基础,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实现这一目标,应当谋划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各个环节的重点任务,加快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一、加快制定重点领域的法律,不断改进立法  相似文献   

14.
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专门的法治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将立法队伍与执法、司法队伍并列为三支法治专门队伍。执法、司法等是法的适用活动,处于法的运行环节,立法是法的创制活动,处于法的产生环节,三支法治专门队伍在思维、  相似文献   

15.
法律规范存在冲突。不同机关出于诸多考置的理解和适用难免不一,这必然带来司法和执法的混乱。最终受到冲击的是整个国家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议先把完善人权的司法保障制度纳入民主协商的范围,并作出长期规划,排出民主协商的工作日程,集思广益,同心协力,必然会有力地推动我国人权事业的健康发展。司法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历来被国际人权公约所强调,它既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高低的基本标志,也是人权保障水平的集中反映。而要真正实现人权的司法保障,必须有一个前提和两个必备的途径。一个前提是司法独立;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人权司法保护的失范行为集中表现为司法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刑讯逼供。防治刑讯逼供的有效途径一是严格执法,进一步加大惩治司法腐败的力度;二是强化监督职能,提升对国家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质量;三是树立人权意识,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人权观念的培养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洪旺 《人民政坛》2013,(12):6-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法治必然是重要保障。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法治中国"被作为一项关键内容提出。从健全宪法实施机制到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从改革司法管理体制到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一个个新的法治改革设想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法治的社会和国度,公民的人权应该受到最广泛的尊重。法律的刚性与人性化执法并不矛盾,公民的人权越受到重视就越说明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逮捕制度之完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逮捕作为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它对于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是不可缺少的;但另一方面,它却以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为条件。充分重视和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慎行逮捕,乃我国法治文明进步的题中之义。立足于我国逮捕制度之现状,分析逮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提高我国的人权保障水平和法治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