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认为:陶渊明诗中存在着并列的两个世界:平淡的田园隐逸世界与豪放的金刚怒目世界。前者是理想世界,“隐逸”其表;后者是现实世界,“猛志”其里。陶诗的“平淡”、“隐逸”是显义层,“猛志”、“豪放”是隐义层。其表达方式是由显而隐,注彼写此,指桑道槐,反向沟通,体现出两个世界的表里结合,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诗风是有宋一代的审美风尚,陆游因为在用韵、意趣上化用陶诗,表现出宋人学陶的普遍方式,所以常常被人们忽视。陆游学习陶诗的契合点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他对陶渊明的接受经过了一个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并以自己的人生体验理解了陶渊明的归隐情趣。陆游晚年退居山阴之后才大力学陶,是陆游晚年诗风与前期不同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是晋代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名篇。千余年来,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有目共睹的琼章。但历代学者们对它所描写的那个社会,却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唐代诗人如王维、刘禹锡等,都以桃源为仙境;而宋人苏轼则反对此说,认为“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陶澍:《陶靖节集集注》)明人黄文焕又本宋人胡仔的见解,不承认避秦人实有其事,只是陶渊明不仕二姓,“以避宋之怀避秦”的托意(黄文焕:《陶诗析义》)。到清代古典诗文选家又各抒己见,或者认为:此系“靖节当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观上,庄子“以物观物”,其境界是“无我之境”,陶渊明“以我观物”,其境界是“有我之境”,虽然庄子与陶渊明常因共同的亲和自然的态度而往往被人并提,但两人在自然观上仍存在巨大差异。王国维的观物理论与境界说对于描述庄陶自然观之区别甚为妥贴,然其所谓陶诗“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为“无我之境”,却是对陶诗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高文 《求索》2007,(3):181-183
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提出的“言不尽意”说与“法天贵真”说,以及《易传》中的“观物取象”论,均属胎萌形态诗歌审美理论的范畴。就诗歌的动态发展过程来看,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与胎萌形态审美诗论之间具有内在的根本的渊源关系。陶诗的特色可以概括为悟、净、醇、阔四个字。  相似文献   

6.
历代诗评家评陶诗,都很注重陶诗之真,确实“真”正是陶诗的个性特征,然则,“真”在陶诗中是以怎样的内容和形式得以体现的呢?以下是为浅见。 一 陶诗之“真”,最突出的体现,是铸造了诗人真实的自我人格形象。 陶渊明早年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教育,这有他的诗为证:“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饮酒》其十六)“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咏贫士》其二)“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其五)另外,曾祖陶侃对他的影响也很深。终其一生,他都把儒家“这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  相似文献   

7.
提起菊花,总会想起陶渊明。陶渊明与菊花,早已成为诗人与花的经典绝配。年少时读周敦颐《爱莲说》,写的虽是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但开首已提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陶诗有一首提及菊花的是其《饮酒诗二十首之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相似文献   

8.
艾军  朱鸿亮 《求索》2005,(8):142-143,149
宋明以降,关于陶渊明思想观念和诗风来源争论颇多。本文结合魏晋玄学的精神,对陶渊明作出全新解读,认为陶渊明的生命观是魏晋玄学郭象一派的前奏,是儒道两家相辅相成的表现。但同时也指出,他的“平淡”并非一种超然的表现,而是追求生命自身存在的价值而非社会价值的体现,是个性独立解放思潮在魏晋时期的一次发扬。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对课的评价不能仅看教师的表现如何,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学生的活动怎样。这一点人们早已形成共识,但问题是许多人把学生活动只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问了多少学生、多少学生发言或参与讨论、这堂课的气氛怎样等。笔者认为,单纯地以此作为学生活动的评价标准,不仅割裂了学生活动的“量与质”、“形与神”的关系,甚至会造成教学的误导,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活动应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启发动”、“思维动”、“思想动”启发动,即…  相似文献   

10.
曾庆雨 《思想战线》2002,28(4):84-87
晚唐诗以“意”、“象”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诗歌艺术的朦胧之美 ,开创了中国诗歌创作的另一境界。 2 0世纪初的新月诗在形式上与晚唐诗有极大不同 ,可诗的“境”、“意”的非一致性仍是主要的特征。 2 0世纪末的朦胧诗 ,更加努力加大“意”、“象”的这种距离感 ,以增加诗的多元和多层次性 ,更具有一种立体解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我主要想从柏格理先生背后的背景来谈一谈我们如何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刚才陈浩武老师以及前面两个片子向我们所展现的石门坎和柏格理这些现象。我先给大家看一首陶渊明写的诗,就是写在《桃花源记》后面那首诗的前面几句,第一句"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就是说秦始皇扰乱了上天所规定的法度,有见识的人,就试图离开秦始皇的统治,而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在陶渊明心目中认为世界上有个东西叫天纪,天纪是在人间之外,但同时又约束人间、支配人间的上天的秩序。秦始皇错在什么地  相似文献   

12.
张振龙 《求索》2011,(11):179-181
“丽”是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此目前学界都把“丽”理解为外在形式之美。在我们看来,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用的“丽”的内涵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诠释。结合“丽”的语义演变与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用的“丽”字不仅仅包含着所指对象的外在形式关,也蕴含着所指对象的内在精神美,是所指对象形神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郭京红 《求索》2014,(7):69-73
在探索艺术本质的过程中,海怨格尔的“现象学解释论”和斯潘诺斯的“新解释学”部试图还啄世界的“本真”,并借助诗与哲学诗论加以阐述。两者虽然对“本真”、“尺度”、“历史性”和“本体论”等慨念加以探讨,但其蕴含内容与实现方式却大为不同。通过对海怨格尔和斯潘诺斯诗学观的比较,可以进一步理解后现代主义时期从现象学解释理论到艺术本体论的文艺转化过程,从而实现由“诗意地栖居”到“永恒的共时”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人类一切活动方式和产品全部丰富性的文化,是一个由诸多文化质构成的复合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质相互干涉并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于艺术。艺术是一个特殊的质,与文化并非完全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是同形关系,艺术总是借助情感表现的形式昭示文化的魂灵,充当文化的“意识”。同时,艺术又以自身的能量反弹作用于文化,因而任何艺术的文化效应都是双向的。 文化与动力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王莉 《前沿》2013,(16):142-143
“诗工”与“穷达”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话题。围绕它的观点主要有:“诗穷而后工”“诗能穷人”以及“诗能达人”。将三者放在一起考察,有利于“诗工”与“穷达”关系的梳理。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介”范畴研究逐渐为哲学界所关注。此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拓展,理论界对于中介的认识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分歧与争论依然存在。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中介的含义和本质一般来说,学界都同意中介属于间接联系范畴,表征的是矛盾双方联系、过渡、转化的环节,但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仍存在着分歧。第一种观点认为,中介这一范畴,一方面指的是一种中间状态、过渡阶段、转化的实物;另一方面,指的是一种实物与质上邻近的实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决定的它的地位、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中介首先是一…  相似文献   

17.
诗画关系论是朱光潜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对莱辛《拉奥孔》的评价。朱光潜认为,艺术都是情趣与意象的结合,都是语言与情感共生的产物。艺术的审美特性并不是以媒介为限制的,不同艺术类型之间是相互通约的,诗可以图画化,画也可以诗化,诗画两者是兼融的。  相似文献   

18.
质和本质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和本质是两个不同的哲学范畴,涵义不同,不能混淆。首先,质是某物区别于他物的规定性。我们说某物之所以成为某物,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质。质与存在具有直接同一性,某物一但失去其质,就不成其为某物。本质也是对他物的关系,但它是对于自身的否定物(现象)的一种规定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本质在自身内具有与它物的联系,具有自身的中介作用。因此本质具有非本质的东西作为它自身固有的假象。”(黑格尔:《小逻辑》第114节)换言之,本质是通过它自身的现象反映出来。在黑格尔那里,质、量、度是放在“存在论”中一个一个地考察的,而“本质论”中的范畴是一对一对地考察的。因此本质较之于质是更深一层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周易·系辞》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虽然这里的“象”指的是卦象,是某种抽象的观念符号或图形,但已与当今抒情诗领域中言及的“意象”有几分相通之处。最早把“意象”二字连用于诗论中并且提出艺术思维以意象为中心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的创作总纲“神思篇”中认为“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后以“意象”论诗者逐渐多起来。在古代文论中,意象表现为情景物的交融,是艺术锤炼的结晶。而现代抒情诗对于意象艺术的重新认识和深入探讨则更多地有赖于西方象征派和意象派对意象的鼓吹与实践。意象派诗人认为意象是“呈现于瞬间…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绝对真理及其与相对真理关系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起因于两个似乎相互矛盾的命题:既然“绝对真理(作为一种属性)寓于每一相对真理之中”,又如何理解它作为“总和”是“由无数相对真理构成的”呢?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总和”的含义。过去一般认为它指“对整个世界完全正确的认识”。有人认为这种含义的“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