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于1912年,发起人为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吴玉章等。他们主张将欧洲近世文明之科学真理、人道主义要素输入本国,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1912年8月,吴玉章发起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四川分会。同年11月,第一批40余名留法学生中,四川有16人。1917年2月,吴玉章从法国回到四川,四  相似文献   

2.
冷玉健 《传承》2003,(4):32-34
特定背景下的历史跨越1921年10月,中国北洋军阀府纠合法国反动势力驱逐遣送104名为争取正当入学权而进里昂大学的留法勤工俭学学,同时“以印刷物分送法国各学,称学生大半是工人与过激共党,请为注意等语,致使法国学大起恐慌,立将勤工俭学生概驱逐。”不少勤工俭学生被厂方故辞退,在这特定背景下,有些工俭学生被迫回国,有些以抗中法反动派而毅然返国;但也部分勤工俭学生含怒留法,或往德国、比利时,更有甚者开始备赴俄学习革命道理,实现了法勤工俭学向旅欧勤工俭学和学文化、学科学向学革命道理斗争经验为主的历史跨越。1922年二三月间,中共旅…  相似文献   

3.
报刊撷英     
1920年9月11日,年仅16岁的邓小平,与83名四川同学在上海港登上了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赴法国勤工俭学。邓小平为自费生,当时名为邓希贤。 10月19日,船至法国马赛,邓小平开始了为期5年零2个月的法国勤工俭学生活。 1929年7月到8月间,正是南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从何而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郢 《协商论坛》2007,(3):58-59
5年勤工俭学提供思考素材1920年10月,年仅16岁的广安少年邓小平和8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这是重庆爱国人士创办的“华法教育会”所推动的一次留法热潮。当兴冲冲的留学生抵达法国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一轮资本主义经济的“寒潮”。因为战时管制经济的衰退,工厂大量停工,几十万退伍军人失业。在法国南部施奈德钢铁厂  相似文献   

5.
1920 年冬,22 岁的周恩来怀着志在四方,寻求救国济世的远大志向,赴法勤工俭学,在旅欧期间,是周恩来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在1921 年到1924 年的旅欧期间,他写下了50 多篇政治论文和通讯,约有26 万字,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制定党的钢领、政策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1920年,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邓小平和毛泽东在一起1993年12月13日,89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顶风冒雨参观上海新建成的杨浦大桥.##F14-15-16-17邓小平伟大光辉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一、中法关系源远流长   中法两国人民早就有交往。从 13世纪中叶起,法国就有使者访华。 17、 18世纪,法国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家伦理、哲学思想、精美工艺、园林艺术等带回法国,对法国上层社会和知识分子产生了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和启蒙学者以及巴黎公社对中国知识分子和革命派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法国勤工俭学并从事革命活动。另外,几乎所有法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作品在我国都译成中文。 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法国各阶层对中国的兴趣并未减弱。但是当时由于两极严重对立,两国没有…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正值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1919年初到1920年底,近两千名中国进步青年漂洋过海远赴法国,"勤以做工、俭以求学",在巴黎、蒙塔日、里昂等城市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探寻民族救亡图存之路。在不少人眼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五四精神的伟大实践。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正是这些赴法学子在奋发学习、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过程中的精神秉持。  相似文献   

9.
<正>马千里是天津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中,他担任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抵制日货委办会主席,参加发动并领导了罢课、罢市、示威请愿的群众运动。1920年1月与周恩来、马骏、于方舟等20余人一同被捕入狱。出狱后,筹办《新民意报》,发表救国言论,并将周恩来所著《警厅拘留  相似文献   

10.
盛成(1899—1996年),江苏省仪征人。堪称二十世纪中国的见证人。 盛成12岁参加辛亥革命,是“辛亥革命三童子”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他参加工人运动,被推荐为铁路十人团联合会会长,是最早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知识分子之一。为了探索真理,留学海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与周恩来结为好友。在法国,盛成参加了法国社会党,并参与创建法国共产党,担任法国共产党南方地区的领导人。他用法文写成的  相似文献   

11.
世纪回眸     
1997年邓小平逝世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97年2月19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四川省广安县,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与张云逸等先后发动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先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治委…  相似文献   

12.
李维汉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之一。他与毛泽东同志同为湖南第一师范的校友。他1918年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志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同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酝酿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他从1946年即开始协助周恩来从事统战工作,建国后为首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当选为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维汉同志长期从事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善于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学习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和政策,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采纳,极大地丰富了…  相似文献   

13.
3月30日下午,正在法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接受了法国《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阿兰·佩雷菲特的采访,回答了有关中法关系、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香港回归后的前途等问题。当佩雷菲特问乔石,您是抱着什么想法访问法国时,乔石说:"我这次到法国访问,正值法国的春天。北京现在也是春天。春天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在这样美好的季节访问法国,我感到很高兴。中国和法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两国人民之间有着传统的友谊。本世纪初,周恩来、邓小平等曾在法国勤工俭学,这段生活对他们的革命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刘伯坚,1895年1月生于四川省平昌县。1920年赴欧洲勤工俭学,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认真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1921年,他与周恩来、赵世炎、陈延年、李富春、李维汉、聂荣臻等人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曾任中共旅比(利时)支部书记、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3年,刘伯坚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为中共旅莫支部和旅莫共青团负责人。1926年刘伯坚回国,遵照中共中央指  相似文献   

15.
1919年12月25日,青年蔡和森与母亲、妹妹及向警予等三十多人启程赴法,1920年1月底抵法,1921年10月中旬被法帝国主义驱逐回国,总计留法时间约一年零九个月。蔡和森和向警予“一到法国遂纠集同志及华工中的先进分子形成这种(共产主义)倾向的组织。”因此,留法勤工俭学这一时期对于研究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及其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刘新勇 《春秋》2011,(3):34-36,1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结束.然而此时的中国由于晚清政府的腐朽不堪以及外国列强的侵略,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当时的北洋政府提出了“兴办实业”、“实业救国”的思想,先后颁布了许多振兴民族实业经济的法规,掀起兴办实业的热潮。为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众多工商业者发出了“仿制洋货、改良土货、推广销...  相似文献   

17.
(一)科教兴国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本世纪初,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热血少年赴法勤工俭学的时候,所抱的目的就是科教救国、科教兴国。他曾回忆说:“我们看到中国当时是个弱国,我们要使它强大。我们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使它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所以我们去西方学习。”但在那时,由于中国对外没有民族独立,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对内没有民主制度,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科教救国、科教兴国的道路走不通。所以邓小平同志从法国和苏联回国之后,毅然奔赴国内战场,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相似文献   

18.
方宁 《传承》2015,(2):18-19
纵观周恩来的立志经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信仰是他立志救国、奋发学习的内动力,勤奋学习是他寻找适合中国的救亡之路、实现远大志向的基础,而广泛交友、热爱集体是周恩来不断地自我完善远大志向、投身革命实践的重要保障。周恩来的立志经历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中国梦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小资料     
周恩来(1898.3.5一1976.1.8)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同志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献身于人民的解放事业。一九一九年,他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从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活动。一九二○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先后到法国和德国勘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一九二二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圆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总支部书记,并在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工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朴实无华的语言,凝结着邓小平对祖国和人民的挚爱,概括了他一生奋斗的缘由和归宿。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以爱国为出发点、为内容、为依归,与祖国共荣辱、共曲折、共辉煌,在他脚下,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熠熠生辉。 1995年4月号(总第37期) 以爱国为出发点,寻找救国之路 爱国主义是邓小平探索救国道路的力量源泉。青年时代的邓小平,目睹近代中国政治腐败和国家贫弱,萌生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初步的爱国思想”。1920年,年仅16岁的邓小平怀着满腔的爱国热忱,抱着“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