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明确肯定“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于人们解放思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强调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无疑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深人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应抓住两个要点为了在实践中切实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论断。这里,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它对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以敏锐眼光,从新技术革命的全新视角,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理论。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学说的全新的论述。这个论述是对生产力诸要素进行分析对比而得出的科学结论。它向我们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以成为第一生产力。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状况下,生产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作用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即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这是对科学技术的科学估价,更是对发现发明科学技术的人和科学技术主体的知识分子的高度肯定。对科学技术和人的因素在生产力中的作用,进一步的细化量化,这是一个重大突…  相似文献   

4.
黄伯红  王磊 《前沿》2014,(3):58-60
庄子认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有两种困境构成了对人的限制。一是人作为自然物,生与死的问题是人面对的现实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死亡就构成了对人的一种自然限制,这是人存在的自然困境。二是人自身的情感、欲望、意志、理性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自我的困境。庄子对于现实困境的超越,可以用两种观点观点来阐明。一是保持心灵的空寂,保持“无”的心境。二是“齐生死”“齐是非”,即要超越生死的对立,以达观和自然的态度对待死亡;把在世俗看来不平等、不公正、不自由、不和谐的种种差别现象视为无差别的“齐一”,这就是要超越世俗价值的束缚。  相似文献   

5.
新视点     
上海交大江晓原教授认为 “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主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中国科学技术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落后于西方——中国为什么会落后,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教授认为,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实际上是一个伪问题(当然伪问题也可以有启发意义)。那种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在很长时间里处于世界领先的图景,相当大程度上是虚构出来的——事实上西方人走着另一条路,而在后面并没有人跟着走的情况下,中国“领先”又从何…  相似文献   

6.
老任 《思想工作》2006,(11):40-41
10月23日.美国军方宣布.又有两名军人阵亡,使得驻伊拉克美军这个月的死亡人数上升到87人.超过了今年4月的76人。军方还表示.巴格达一名美军士兵目前下落不明。这创下了美军自2003年进攻伊拉克以来.单月最高死亡数字纪录.也使美国军队在伊拉克丧生总人数超过2800人。  相似文献   

7.
吕宁青 《群众》2006,(2):54-55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精辟地阐明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了我国亟需加快科技发展的紧迫性。我学习这一讲话后深深感到,我们既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把压力变为动力;又要看到已有的基础和奈件,增强信心和决心。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快追赶世界先进的步伐,整个科学技术正蓄势待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算命也属科技产业?赵振宇时下,不少人都在埋怨科学技术得不到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仅挂在某些人的嘴上,这也是实情。但是,最近武汉发生的几件事却叫人大开眼界,如果天下人都像他们那样重视科学,发展科技产业,中国的科学事业不说10年,15年也可以超英...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2000年3月2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也许记忆中残留着的是模糊不清的影子而已,但也就是在这一天,焦作天堂录像厅的一场惊天大火,使这个日子变得不再那么简单。74条鲜活的生命就在这一晚永远画上了句号。一把大火使焦作成了焦点中的“焦”点,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又一个警钟——火愈猛于虎。3月28日,也就是在焦作大火的前一天,广东惠来县佳成打火机厂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当场死亡17人,烧伤6人;6月5日,厦门富士电气化学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造成8人死亡……诚然,事后火灾事故的责任人都受到了…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2000年3月29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过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也许记忆中残留着的是模糊不清的影子而已,但也就是在这一天,焦作天堂录像厅的一场惊天大火,使这个日子变得不再那么简单。74条鲜活的生命就在这一晚永远画上了句号。一把大火使焦作成了焦点中的“焦”点,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又一个警钟——火愈猛于虎。3月28日,也就是在焦作大火的前一天,广东惠来县佳成打火机厂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当场死亡17人,烧伤6人;6月5日,厦门富士电气化学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火灾,造成8人死亡……诚然,事后火灾事故的责任人都受到了…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的前夕,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世纪盛典。抚今追昔,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诞生的百余年间,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局面,伴随着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人开始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无数仁人志士奋力呼吁,中国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这是中华民族存亡兴衰的根本。然而这一愿望在旧中国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50年来,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步伐,我国的科技教育事业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对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台湾青少年自杀风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个社会经济不景气,失业率攀升,已令台湾的痛苦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据台湾媒体报道,2001年春节过后,便是一波又一波自杀事件发生。2月19日被称为“黑色星期一”,一天内台北市发生7宗自杀事件。台湾的各种传媒,几乎每天都有自杀的消息报道。近3年来,台湾每年的自杀死亡人数都在2000人以上,平均每10万人中就有10.4人。台“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资料也显示,2001年台湾死亡人数为124991万人,死亡率为每10万人死亡567.9人,其中,死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每10万人死亡135.3人,占23.8%,连续18年蝉联首位,而自杀死亡则是连续第3年进…  相似文献   

13.
于新 《长白学刊》2001,3(1):63-64
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本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科学技术即是意识形态”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力图指出其启发性和片面性。  相似文献   

14.
李伟 《人民政坛》2006,(1):37-38
21条人命。21个初中生被汽车撞死!在看了这个新闻后。我本能地觉得这是一个玩笑.是媒体的玩笑。这可能吗?我当时就在想.或许是伤21人而不是亡21人。而事实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伤者多少,媒体没有报道,但当场死亡的却是21人!21条人命当场死亡.而在那些伤者中还有几人是救治无效的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最后死亡的学生家属得到了一万元的安葬费用!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08,(16):64-64
本案涉及死亡时间推定的问题。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相似文献   

16.
向鹭娟  杨足仪 《前沿》2014,(21):65-67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的各种权利的维护和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人的死亡权利伸张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但由于死亡权利本身的复杂性,致使在死亡权利的认识与实践上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本文就着重从死亡权利的构成、维护与实现方面来认识什么是死亡权以及如何实现死亡权。  相似文献   

17.
在一般人看来,哲学与谍报工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不然。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唯物辩证法不仅适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处处渗透于间谍情报工作中。科学技术与谍报工作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一个国家出色的科技情报活动会大大推动本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使谍报工作变得更加先进和现代化。 回顾国际谍报史,大量事实证明,卓有成效的情报搜集工作已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科学技术和推动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究其原因,科学技术情报可以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甚至可以说,科学技术情报在…  相似文献   

18.
又一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图书摆上案头,信手拈来,绿色封面上《实用法律疑难问题解答》的书名,难免给人一种落入俗套之感,因为时下法律问题类图书比比皆是,不乏粗解滥答之辈,常有相互抄袭之嫌,读来不免有点受人愚弄的感觉。带着疑虑的目光,我漫不经心地翻开这本新书,几页纸过去,我不禁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吸引,这本看似落俗的新书其实一点也不俗。此书不俗的第一个表现是选材讲求实用,文如其名。其选择的是由警察在办案中遇到的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疑难问题。如“偷妻钱还债如何处理”、“开玩笑引起他人死亡应负何责”、“司法…  相似文献   

19.
又一本散发着淡淡墨香的图书摆上案头,信手拈来,绿色封面上《实用法律疑难问题解答》的书名,难免给人一种落入俗套之感,因为时下法律问题类图书比比皆是,不乏粗解滥答之辈,常有相互抄袭之嫌,读来不免有点受人愚弄的感觉。带着疑虑的目光,我漫不经心地翻开这本新书,几页纸过去,我不禁被这本书的内容深深吸引,这本看似落俗的新书其实一点也不俗。此书不俗的第一个表现是选材讲求实用,文如其名。其选择的是由警察在办案中遇到的又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疑难问题。如“偷妻钱还债如何处理”、“开玩笑引起他人死亡应负何责”、“司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阿里耶斯研究,中世纪以来西方人对死亡的态度由于宗教情怀曾十分坦然,所以死亡的过程和死亡本身可称为“驯服的死亡”。而到20世纪中叶,死亡的观念和处理死亡的方式不但被世俗化,而且被医学化。考虑到西方人死亡观念的演变和现代医学对死亡处理方式的影响,阿里耶斯认为,传统“驯服的死亡”到20世纪50年代已被“野蛮的死亡”替代。与阿里耶斯的观点不同,云南丽江纳西族在民间信仰的影响下,仍然推崇应该发生在家中的“驯服的死亡”,虽说在部分纳西族人中,“野蛮的死亡”已成为制度化惯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