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地质灾害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据统计,全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点41万处,各类塌陷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公里。仅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平均每年造成900多人死亡,全国有400多个县(市)、1万多个村庄受到威胁,直接经济损失36亿元。有23省(区、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地面塌陷,有12个省(区、市)存在较为严重的地裂缝,有16个省(区、市)的46个大中城市出现严重的地面…  相似文献   

2.
金磊 《中国减灾》2012,(4):13-15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灾害严重,除地震外,自1949年至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超过4万次之多,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在地质灾害中除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祸患时有发生,越来越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灾害。  相似文献   

3.
金磊 《中国减灾》2012,(7):13-15
我国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活动频繁、灾害严重,除地震外,自1949年至2011年的不完全统计,各类突发地质灾害事件超过4万次之多,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几十亿元。在地质灾害中除崩滑流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祸患时有发生,越来越成为阻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5.
国发[2011]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6.
《中国减灾》2012,(21):10-11
云南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是全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16万处,其中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79万处,受威胁人口169.7万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4594起(其中,滑坡3489起,崩塌478起,泥石流408起,地面塌陷187起,其他地质灾害32起),共造成393人死亡、18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0.25亿元。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灾害.地质灾害的规模一般划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表1).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灾情或险情)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表2).  相似文献   

8.
国发[2011]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制定崩塌、滑坡、泥石流十年减灾规划地处高原山地的云南省,是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特别严重的省份。据调查统计,全省有灾害点20余万处,其中活动面积大于0.01km’或体积大于10万m’的大型崩塌2752处,滑坡1716处,泥石流沟2379条。...  相似文献   

10.
李绍武 《中国减灾》1993,3(1):54-56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有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坑道突水突泥、煤田自燃、瓦斯爆炸、地下热害、岩爆和坑道塌落、冒顶、沙漠化、盐渍化、沼泽化、土体胀缩、冻融、冻胀、海水倒灌等等。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是滑坡、泥石流,崩塌的多发地区,沿海地区和河流三角洲城市地带,是地面沉降发生区。在华北和华南地区分布有岩溶塌陷,矿区塌陷,在东  相似文献   

11.
《山西政报》2008,(10):30-32
我省是地质灾害多发省份之一,山区、丘陵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2%,自然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大,加之矿山开发、水利工程、公路、铁路、城市建设等人为工程活动强烈.造成我省地质灾害种类多、危害大。特别是近年来黄土地区和公路沿线崩塌、滑坡、泥石流以及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山体滑移、滑坡、水源枯竭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左权县位于太行山主脉中段,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全县辖5镇、5乡,207个行政村,总人口16万,国土面积2028平方公里。县境内地形陡峻,沟壑纵横,支沟发育,崎岖不平,清漳河干流与支流贯穿全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我县地质灾害频发,人民群众深受其害。1996年的"8·4"洪灾,全县境内多处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矿山塌陷等地质灾害,死亡30人,受伤3.5万人,全县经济损失高达12亿元。近年来,随着采矿、修路等人为活动加剧、气候变化异常,导致全县各乡镇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点增多、危险性增大。据2010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成灾特点与减灾社会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业成 《中国减灾》1996,6(1):27-30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成灾特点与减灾社会化张业成(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1中国崩滑流成灾特点1.1分布广,灾情重,防治困难崩滑流是我国最主要的山地地质灾害。全国有大型崩滑流灾害发生地近8000处。重庆、兰州、东川等400多个市、县所在城镇和第...  相似文献   

14.
徐娜 《中国减灾》2012,(11):10-11
云南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是全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16万处,其中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79万处,受威胁人口169.7万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4594起(其中,滑坡3489起,崩塌478起,  相似文献   

15.
云南地质环境复杂、脆弱,是全国滑坡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据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省已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2.16万处,其中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79万处,受威胁人口169.7万人。“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地质灾害4594起(其中,滑坡3489起,崩塌478起,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汛期(5-8月),全国自然灾害以洪涝、旱灾和地震为主,风雹、台风、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据民政部统计,上述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93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1.8亿人次受灾,1293人死亡,216人失踪,442.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1.2万间房屋倒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65%。2010年发生的贵州关岭滑坡、甘肃舟曲山洪泥石流、云南贡山泥石流等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造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0,(4):97-98
今年入汛以来,我国西南、华南、西北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到7月中旬,全国因地质灾害已死亡555人。  相似文献   

19.
2014年汛期(5-8月),全国自然灾害以洪涝、旱灾和地震为主,风雹、台风、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据民政部统计,上述各类灾害共造成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93个县(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1.8亿人次受灾,1293人死亡,216人失踪,442.9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31.2万间房屋倒塌,221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22571千公顷,其中绝收3502.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99.5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4号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已经 2 0 0 3年 1 1月 1 9日国务院第 2 9次常务会议通过 ,现予公布 ,自 2 0 0 4年 3月 1日起施行。总 理 温家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防治地质灾害 ,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维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第三条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