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祥 《岭南学刊》2006,24(4):82-86
我国社会具有重视人际关系的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及其规范是社会资本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基本内容。目前从经济社会学视角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我国社会关系的特征;二是社会关系网络与海外华人企业发展;三是社会网络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发展。诚然,学者们将我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作为“资本,”来分析社会关系网络与经济利益的关系过于单一。这一单一视角的研究在应用社会资本概念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不仅在经济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对以经济交往为基础的社会交往产生了重大影响。军队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军队人际关系的变化。如何正确地看待和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进而有效地做好人的思想工作,是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我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同心圆、生物链、网格状的三重交往格局。这三重交往格局具有推动社会转型的正功能,但也存在着不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影响社会稳定的负功能。为了克服当前我国人际交往结构自身的痼疾,必须从主体层面、文化层面、制度层面、技术层面完善人际交往结构,使其扬长避短,从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与社会健康转型。  相似文献   

4.
人生观教材多次提到了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就此谈点浅见。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含义: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发生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在这基础上发生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和宗教等思想关系。物质关系决定思想关系的性质,而思想关系又  相似文献   

5.
一个大学生.从懵懵懂懂到人情练达.这种进化过程本身何尝不是不断厚黑、逐渐厚黑的过程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关系网的紧密,员工的社会关系与能力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了解,“会不会喝酒”、“酒量怎么样”等标准已成为某些单位招聘新员工时经常询问的问题,而揭示社会处世百态的《厚黑学》等“另类书籍”也开始在大学毕业生中“走俏”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 )  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以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所以,要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必须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实社会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科学的概括。对此,党的十二大是有重要理论贡献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在建立和发展着一种新型社会关系,“这就是国内各民族之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之间、干部群众之间、军民军政之间以至全体人民内部的团结一致、友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前进的关系”。那么,反映这种新型社会关系的思想道德,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它的主要内容,是工人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世…  相似文献   

7.
分离·冲击·制导现阶段我国城市婚姻变革■王爱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婚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城市婚姻尤为典型。因此,笔者拟从分析城市婚姻入手,对现阶段我国婚姻变革的基本特征及面对各种冲击对我国婚姻如何作出正确的制导,谈一...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中国的工人阶级的状况与 1979年以前的情况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是,人们对于这些变化的认识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并进而导致对于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基本状况的不同看法。那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人阶级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及市场经济进程的全面展开和逐渐深入,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之相适应,我国工人阶级也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人阶级队伍的人数迅速增加,而且工人阶级的来源渠道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情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相似文献   

9.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平 《学习与实践》2007,(11):127-132
乡村社会关系研究是农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对认清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学界对于中国乡村社会关系的研究,大致是从四个视角进行:内外对比视角(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内部整体视角(组织分析)、内部个体视角(人际关系研究)和网络与关系论视角。通过评析发现,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容易脱离农民的日常生活,组织分析和人际关系研究容易忽视整体社会结构的变迁;网络与关系论视角富有创新性,但要把宏观与微观完全架构起来还需在方法上有所创新。要客观把握中国乡村社会关系,必须把关系与关系中流动的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和概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或者说,怎样划分我国现阶段的阶级和阶层呢?关于这个问题,国内理论界已有许多同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于现有的观点,笔者总觉得不能令人满意。依我之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中,还存在着社会劳动者和集体劳动者两大友好阶级;同时,还存在着个体劳动者、雇工劳动者和业主三个社会阶层。 所谓社会劳动者,这里特指社会中那些与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相联系的,从事各种体力或脑力劳动的劳动者的总和。社会劳动者阶级主要有工人、知识分子、社会管理者三个社会集团组成,以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产业工人为主体,同时也包括其他行业全民单位的体力和脑  相似文献   

11.
社会和谐的实质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其中利益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础,党群、干群、政群关系的和谐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枢纽,劳资关系的和谐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的和谐则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晴雨表",走向和谐与共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2.
李晓奇 《公安教育》2004,(10):17-20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及伦理道德等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公安工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警的社会责任和工作压力增大,心理负担加重。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民警的心理素质训练是大练兵的重  相似文献   

13.
樊华 《传承》2009,(6):68-6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社会道德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部变化,而不是道德体系的新旧更替。尽管也存在着消极、落后的现象,但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是健康、进步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优势可以限制、克服当前社会道德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现象。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形成了许多相对独证的利益阶层与群体,由此构成了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为此,  相似文献   

15.
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政府与群众相互信任,相互宽容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友爱互助、理解支持,但有时各种社会关系之间的磨擦也在所难免。那么,人大代表该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桥梁作用呢?武汉市人大代表陈文锋认为:人大代表应该充当调解社会矛盾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关系的不断调整,社会道德领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内部变化,而不是道德体系的新旧更替.尽管也存在着消极、落后的现象,但我国的社会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是健康、进步的.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中的优势可以限制、克服当前社会道德中存在的消极、落后现象.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人际关系与道德关系有何联系,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状况如何,建立新型人际关系有何意义等,是必须在理论上进行研究并作出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统战工作的新变化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对社会的经济结构、人际关系、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产生了很大冲击和影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使我国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他们的构成理当顺应和反映这个变化。而现阶段,人大代表的构成大多是沿袭“工人、农民、干部、知识分子、民主党派、解放军”的分类方法。这种代表构成与现实社会结构已严重脱节,滞后于社会变革和时代进步。那么,社会阶层的哪些变化影响到人大代表构成呢?1、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  相似文献   

20.
赵玉勤 《政策》2002,(3):46-47
我们有幸置身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的世界潮流深刻地改变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文化的变革,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重组,使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审视当前及未来高等教育所依赖和相互作用的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变迁,我们不能不思考一个问题:变革中的高等教育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