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了司法强制拆迁的原则,然而在实践中,仍然有少数行政机关以拆除违法建筑的名义对合法建筑实施强制拆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争议。强制拆迁的背后正是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公民权益之间的博弈。通过建立违法建筑的司法界定制度,完善被拆迁的参与机制,严格追究强制拆迁合法建筑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规制和避免此类强制拆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新拆迁条例取消行政强拆,尚需进一步强化法院行使强制拆迁权力的独立性,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据媒体报道,新的拆迁条例有望近期出台,行政强拆将被取消。据悉,新版草案经反复酝酿和多次修改  相似文献   

3.
强制拆迁是近些年来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在于其所依据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存在缺陷.我国应废除涉嫌违宪违法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拆迁法> ,在立法中明确强制拆迁的概念、内容,严格区分公益拆迁与商业拆迁,为强制拆迁设计切实可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4.
肖仕刚 《人民论坛》2014,(1):126-128
行政审判是遵循“合法性审查”还是“合理性审查”一直是法律工作中的难题,严格依照适用法律解决纠纷的“规则之治”并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比如行政拆迁裁决应在坚持合理性原则之上,尽可能涵盖对建筑面积的认定应兼顾历史和实际情况;拆迁补偿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大力保障被拆迁人的选择权等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5.
城市拆迁的制度性问题及政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小兵 《求索》2007,(4):46-48
城市房屋拆迁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和法律制度。对实践中城市拆迁案例的研究发现,大部分拆迁纠纷和拆迁违法事件的发生,与我国城市拆迁存在制度性缺陷密切相关。文章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拆迁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些至今未能有效解决的制度性缺陷,重新设计出我国城市拆迁中政府有效约束自身、拆迁人和被拆迁人行为和规范城市拆迁市场的政策机制框架,提出规范城市拆迁管理运行体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7,(1):115-116
《山东省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规定,从2006年12月1日起.提高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对被拆迁房屋选择货币补偿方式时。其货币补偿金额是以同区位的新建普通商品房的市场价格为依据.结合被拆迁房屋本身的新旧程度和结构等因素.评估确定其补偿标准;如实行产权调换.则通过新旧房屋双向评估找补结构和差价后.实行以旧换新。这不等同于简单的、不找差价的“拆一还一”。新条例还授权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最低货币补偿价格标准,报山东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新条例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暴力、胁迫、欺诈等手段迫使被拆迁人、房屋承租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或者搬迁。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离不开拆迁,而拆迁安置可以说是一本相当难念的经,常常成为建设与改造工程中的一只凶悍的“拦路虎”,很少有一帆风顺、不费周折就能完成的拆迁行为,拆迁阶段所耗费的大量精力与支出的大笔费用常常令许多建设单位和开发企业望而生畏。有人甚至将其难度与计划生育这项国策相提并论。在拆迁过程中,安置补偿问题是引起分歧与纠纷的一大焦点,拆迁人的补偿安置标准与被拆迁人的补偿安置要求之间几乎从来就没有恰好达到平衡的时候。前者总是希望给得越少越好,而后者则总是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在这种矛盾的焦点与交锋中,拆迁管理部…  相似文献   

8.
近一时期,城市建设中的拆迁问题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粗暴拆迁导致的上访和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根源在于,一些城市在拆迁中拆迁方不依法办事,严重侵害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而  相似文献   

9.
9月底,监察部等4部门对今年上半年发生的11起强制拆迁致人伤亡案件进行了调查处理。其中一起发生于3月26日,长春市一家企业组织暴力强拆,致使未及时撤离的被拆迁人刘淑香被埋窒息死亡。监察部责令长春市政府向吉林省政府与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责令长春市市长向全市人民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强制拆迁时可能会产生的矛盾,北京市制定严格的强制拆迁新规定,强制拆迁要走八个程序,实施强制拆迁3日前须在强制拆迁现场张贴强制拆迁公告,实施强制拆迁前,拆迁人应当就被强制拆迁房屋的有关事项向公证机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各地房屋拆迁规模不断扩大,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发生在政府、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的有关房屋拆迁的纠纷不惭.由此也引发了大规模集体上访、暴力抗拒拆迁等一系列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事件.拆迁问题也被列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突出因素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今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物权法》,也对今后拆迁行为的进一步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拆迁工作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的新形势下.积极探索解决房屋拆迁的“瓶颈”问题.促进拆迁工作依法、有序、顺利进行,对于加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推进和谐社会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半月谈》2004,(3):76-77
为了规范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建设部制定并将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为当事人进行行政裁决提供了法律依据,下面根据当事人特别是被拆迁人因搬迁期限、补偿方式、补偿标准以及搬迁过渡方式、过渡期限等原因达不成协议,并申请裁决而需要了解的有关程序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3.
拆迁悲剧发生的原因不仅在于补偿标准的不合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拆迁程序的不合理,忽视了被拆迁人的程序保障。基于实现拆迁中利益平衡的理念,应完善拆迁程序保障的具体措施,即强调裁决者的中立性、被拆迁人的参与和充分的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14.
解决因城市房屋拆迁而引发的矛盾,完善相关的立法是途径之一.制定一部完整系统的调整和规范城市房屋拆迁方面的民事基本法律,严格区分公共利益的拆迁和商业性拆迁,根据其性质不同适用不同的处理原则;完善拆迁安置补偿规定,增加对被拆迁人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从而保护被拆迁人完整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5.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4,(14):22-24
面对被拆成一片废墟的村庄,姜涛将一份平度市东阁街道办事处的《答复意见书》拿给本社记者看.内容如下:“北姜家庄村是在集体土地上的村庄自主拆迁改造,尚未进入土地征收阶段,并不存在违法征地问题。街道只是协助指导开展工作,不存在违法参与该村旧村改造行为。”“拿到这份答复,我咋也想不通,你说我们村都被拆成这样了.居然还没有征地?如果不征地就这样乱拆,还不违法?怎么还不存在违法征地问题呢?街道还没参与,拆光了全村房子,都是村委会自作主张?村委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吗?村委会这么胡搞,政府会不管?”姜涛喃喃地问。  相似文献   

16.
《人民政坛》2010,(1):34-34
王利明在2009年12月14日接受《法制日报》采访时认为,现行拆迁条例的确与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征收制度不符合。物权法是民事基本法,而拆迁条例作为行政法规,其上位法是物权法,它的功能在于具体落实物权的规定。但是,由于拆迁条例迟迟没有得到修改,物权法确立的房屋拆迁规则面临极大的实施障碍。当前强制拆迁中存在的很多争议,基于公共利益的拆迁,应当由政府来主导。但如果政府是拆迁中的一方重要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城市拆迁的行政法律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建 《前沿》2004,(12):154-156
城市房屋拆迁涉及多方主体 ,触及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随着政府职能的转换 ,行政机关应在必要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逐渐退出其干预过多的拆迁领域。行政机关的房屋拆迁许可只能是一种资格 ,为拆迁人拆迁活动的开展提供前提 ,而不是拆迁的强制命令  相似文献   

18.
浅析拆迁补偿中对被拆迁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月 《前沿》2004,(1):121-122
房屋拆迁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 ,作为弱势群体一方的被拆迁人的利益尤其容易受到损害。2 0 0 1年新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加大了对被拆迁人的保护力度。拆迁补偿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不仅明确了拆迁补偿的对象和范围 ,而且在拆迁补偿的标准和方式上也有了很大变化 ,体现了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9,(8):14-14
事件:“干部职工坚持不签订拆迁协议、不履行协议,将被停职、停薪”——为解决城市建设拆迁难题,贵州省纳雍县出台的“严肃城市建设拆迁纪律”规定,引起舆论争议纷纷。对此,纳雍县委、县政府决定,从8月1日起停止执行这一文件。  相似文献   

20.
新年伊始,媒介关于权力失范的报道就风生水起。先是有《法人》记者朱文娜采写的报道涉及辽宁西丰县委书记负面,于是西丰县公安局上演了“进京抓记者”的惊心一幕;紧接着在湖北天门,公民魏文华在路过时发现城管执法人员与村民发生激烈冲突,于是掏出手机录像,却被城管人员当场打死;后又传出江西丰城“株连拆迁”的消息,许多与被拆迁人有亲属关系的公职人员被告知: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说服其亲属在拆迁协议上签字,“否则将被采取组织措施”,这与2005年轰动全国的湖南嘉禾株连拆迁事件如出一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