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崔珏 《岭南学刊》2012,(6):8-12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长期、稳定的政治制度是塑造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因素,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也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政治文化是一国政治制度形成的背景,是制度运作和变迁的深层次原因。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文化土壤,中国文化中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统一”、“核心”的政治心理,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合作与协商的行为偏好形成了对制度运行的有力支撑。政党制度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为制度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
民生的和谐与大同构成了传统中国文化内在价值与社会管理的核心要义,也确定了中国社会阶层整合实践的目标与方向,在近代中国社会变迁背景下,作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如何面对与适应西方文明现代性潮流并探索与实践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转型与重塑的全部内容.以“理义”流变为核心的文化融通与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密不可分,同时受到源自不同时期国家政权建设的影响,作为嵌入在中国社会发展历史中的核心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已日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日常性、大众化与包容感是当代中国文化融通的明显特征,并贯穿与弥散于整个中国社会,现代性与民族性构成传统文化转型的内在目标,以文化融通为内涵社会建设将为重新认识与反思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阶层结构变迁与阶层关系整合提供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王栋亮 《人民论坛》2014,(4):180-182
中国近代文化新旧杂陈的局面,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造成了某种形式的人格分裂.这种分裂特性在婚姻方面表现为:“有意识”解放与“无意识”束缚;自我与角色的张力;人格的独立与依附.这些冲突构成了文化嬗变的内在动力.文章以民国时期婚姻文化悖论为切入点,呈现婚姻文化变迁的复杂性,并透视近代社会文化转型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经过30年的社会改革,中国已出现了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公民社会的制度变迁,但由中国社会历史与转型条件所限,仍然存在着诸多转型风险与制度缺陷。本文在对比分析中国社会转型前后的社会基本结构与基本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以及出现的社会转型缺陷。  相似文献   

5.
渐进式改革战略必须重视有效化解改革风险,转型社会面临着市场风险和制度风险的双重约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简称一般保障)的内在功能是化解市场风险,而转型阶段需要构筑转型保障制度,旨在化解制度变迁风险;转型时期存在着一般保障与转型保障双重保障形式的共生关系,彼此分工协作和动态演变,构筑了完整意义上转型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内涵。  相似文献   

6.
宪政在西方是社会自然演进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而这正是传统中国所缺乏的。当前我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对国家与社会关系制度的建构必须回溯宪政文化,探寻宪政文化对近代以来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的影响,并根据当代中国宪政文化的隐性变迁建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制度。据此,国家与社会在结构上分立、态势上均衡、行为上互动才是我国在宪政建设过程中制度建构应遵循之面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法制建设陷入了价值或曰“精神”迥异的中西法律文化冲突之中,基于文化的承续性、行为模式的特定性以及普适性知识存在的有限可能性,应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基本价值为基础,用西方文化的一些普适性价值对其进行修正,并将社会形态变迁的因素考虑进去,重塑一个剔除了封建因素的中国法律文化,作为现代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承载价值和制度理论的实施制度应当符合“趋利避害”的人性原则,体现法律经济学的“利益最大化”原则,用微观制度的合理可行性来实现宏观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是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有机系统。文化的结构对应着文明的结构 :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对应的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也有其内在结构 ,作为社会文明系统的子系统之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 ,既是一个理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又是“三个代表”由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的中介。“三大文明”的协调发展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任务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基本目标 ,也是贯彻“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9.
“屌丝文化”反映出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了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屌丝”称谓放大为自我审视的精神符码,其传播具有庶民叙事的特征,网络亚文化由下而上的“话语革命”方式表达话语权的获取与崛起。“屌丝文化”是自嘲中的解构与身份认同中的建构。它意味着青年草根阶层或弱势群体更多地获得了诠释自己生活的角度与权利。“屌丝文化”所反映的集体焦虑,折射了社会内在的深层次问题。其代表的自嘲韵味是解构文化中的快感和胜利,这和“阿Q精神”有着内在传承性,网上的“愤青”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屌丝”。“虐骂”和“求虐”心理是“屌丝文化”集体喷射的快感。  相似文献   

10.
行政文化创新——以行政变革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蕊 《前沿》2006,(4):185-187
行政变革与行政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改变了的正式制度与持续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程度,对行政变革的方向有重要影响。我国政治制度变迁方式主要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它必然也使中国行政文化进入了激变、再生的重要关头,刺激着行政文化的创新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现当代中国农民分化型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必然沿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化的轨迹前进。这种分化是中国农村社会现代转型的必然产物。这种分化将推动中国农村真正社会意义上的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对全民健身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 ,全民健身也要讲政治 ,从振兴中华、增强全民素质、抵制歪理邪说、弘扬科学精神的战略高度认识其政治意义 ;全民健身可以促进经济 ,在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引导市场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全民健身必须重文化 ,要体现民族性、科学性、大众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 ,全球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它不仅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面貌 ,还对各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 ,在某种意义上 ,也带来了世界各国 (包括发达国家 )对于自身文化生存的关注与焦虑。为了获得中国文化的安全 ,我们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兼容其它文化 ,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 ,创生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西学者在对中国社会转换过程中的重大会议中共"八大"的评价上,看法相去甚远.中国学者认为"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八大的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正确反映.而西方学者则认为八大是修改苏联模式的表现,其含义是八大没有超出苏联模式的框架,而不能称之为中国道路的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代替了从苏联引进的发展战略,因而是中国寻求自己道路的表现.本文探讨了"中国道路"的涵义,指出了西方学者在这一问题上认识的误区,同时论述了八大对中国道路探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体育文化的先进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文化作为文化这一大圆圈中的子圆圈 ,它不仅具有先进的文化品质 ,而且具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深入论证体育文化的先进性 ,对于 2 1世纪以大文化为灵魂 ,以高科技为筋骨的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学术界的天人合一论,有两种走向,一是依主与客二元观建立的"命题性"天人合一论,二是拿"天人合一"当作基本概念(范畴)的解释性天人合一观.而中国古代思想文献和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天"是道德形而上学化的结果,天人关系具有泛道德化的统一性.用后一种天人合一观来解释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亦无不可,但用前一种命题性天人合一论来概括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质,就会产生思想史无法厘清的混乱,遮蔽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道德滑坡的原因和道德中国的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进入了漫长而痛苦的社会转型时期 ,构建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伦理道德逐步走向崩溃 ,加上中国传统的谋略文化、游民文化和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对道德的破坏 ,使今日中国进入了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道德缺失极大地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完成现代化 ,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 ,遵守社会主义道德 ,吸收古今中外的道德精华 ,重建道德中国。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价值观之一的“中和”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本质上是不相容的。市场经济的运行 ,有着与之相适应的价值体系 ,所以 ,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 ,既包括对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彻底改造 ,也包括对传统价值观的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解析二者的内在联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实践运用,使我们更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文化”、“文化与文化事业”、“文化与文明”等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 ,从基本概念的使用、理论展开的层次、十四大以来的新发展等方面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探讨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进步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