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前网络道德失范既有网络自身特点的因素,也有网民心理作用的因素,还有监管的问题,是"自律"与"他律"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防止网络道德失范,就要倡导网上文明,制定和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实施网络信息分级,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健全的网络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网络道德失范是青少年道德意识和道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青少年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弱化的"自律道德"和难以形成的"他律道德"是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根本原因。面对新的挑战,青少年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网络主体间的平等是一种虚拟的平等,网络主体间实质存在着网际不对称关系。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际不对称关系有着内在联系。网际不对称关系弱化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降低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实施成本,从而对品性不良青少年选择网络道德失范形成激励。不同的网际不对称关系诱发不同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从“内教”和“外控”两方面着手,才能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优化网络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4.
网络主体间的平等是一种虚拟的平等,网络主体间实质存在着网际不对称关系。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与网际不对称关系有着内在联系。网际不对称关系弱化了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约束,降低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实施成本,从而对品性不良青少年选择网络道德失范形成激励。不同的网际不对称关系诱发不同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必须从“内教”和“外控”两方面着手,才能遏制和减少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优化网络运行秩序。  相似文献   

5.
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兴发 《前沿》2004,(5):169-17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趋严重 ,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观念混乱、网络道德规范乏力和网络不道德行为泛滥。治理网络道德失范需要从观念、规范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网络道德失范有深层次的经济原因。由于网络道德主体付出的代价小于其获得的收益,必然增加网络道德失范的概率: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作用下,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是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造成人们对网络道德资源过度消费、滥用和不珍惜,使网络道德资源缺失;从市场失灵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看,网络道德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干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李建红 《前沿》2004,(8):130-131
高校网络教育中存在着重网络技能轻网络道德的现象 ,由此也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严重。规范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要“两手抓” ,既重视网络技能也要重视网络道德。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进课堂、进网络、进校园的方法 ,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慎独”教育与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网络主体行为中普遍存在着道德失范问题,其根源在于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危机.本人认为,认知"慎独"的精神本质,发扬传统的"慎独"道德思想,从目的性与过程性两个角度加强大学生的"慎独"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无疑是化解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对于增强主体网络行为规范意识,形成和谐、良善的网络秩序等都有积极意义。网络道德失范表现为网络失信、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冷漠、网络恶俗等,是网民在现实社会当中所具有的认识问题、情感问题、信念问题在网络领域的表现,是国家、社会、主体等多方面的不足和失序造成的。通过提升大众网络素养、加强网络公德建设、注重网络法治、纠偏网络"泛娱乐化"、抓好网络舆情管理、培育网络公共文化等路径,积极推进网络道德失范治理。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困境主要表现为网络道德认知迷失、网络道德情感困惑、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等。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要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应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微时代青年网络道德失范这一社会焦点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青年不断提升网络道德主体意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还要依靠持续的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空间法律监管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生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心理,成为影响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素养、行为规范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大学生的"网络情结"以及生活中频频上演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有必要立足于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发生机制,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3.
青年群体道德观、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自律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尚待加强,极易受到网络负面思潮的侵蚀,容易产生各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因此,我们要增强青年网络道德自主性,打造高素质、高水平的网络德育师资队伍,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政策体系,提高网络监管效力,构建青年网络道德失范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道德绑架往往也是一种道德失范的表现。面对网络道德绑架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必须提高参与者自身的道德评判认知能力,区分好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关系,在形成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学会宽容,懂得理性交往,同时,还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德法并重,依法治网,最终形成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我国网络使用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给他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培养大学生的"网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大学生应具备爱国、诚信、尊重、无害、责任感、节制等"网德",培养这些"网德"除了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和网络道德修养外,培育一个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也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空间中,新媒体内容低俗化、刻意炒作、网络情绪表达非理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生态的培育。新媒体内容低俗化极易破坏网络舆论氛围、恶化网络生态环境、导致道德失范,对此,我们要加强新媒体内容监管和公民道德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根治新媒体内容低俗化"顽症"。  相似文献   

17.
王渊  丁振国 《理论月刊》2012,(2):163-165
互联网深入大学校园既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学习和休闲娱乐的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日益凸显,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重在引导的观点,并进一步探索了其引导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时代,部分青年道德失范:漠视道德现象,道德情感趋于麻木;亲友关系疏离,与道德环境脱节;沉浸舆论"狂欢",炮制和传播消极信息;思想功利,理想信念弱化。对此,要从舆论引导、资源挖掘、网络监管、文化治理入手,加强对青年的道德培育。  相似文献   

19.
朱亚宾  朱晓林 《传承》2009,(22):98-99
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基于网络社会环境的道德与现实社会也是有区别的。网络虚拟空间存在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即使道德评价也不例外。本文主要分析网络社会的特性及其环境中的道德评价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发展中出现的道德问题给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网络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构建文明网络空间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