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文军 《思想战线》2013,39(1):103-106
民国时期,中国法律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使社会本位司法理念具有中国化的可能性。政治领域的"党国体制",使国家主义与司法党化成为中国式社会本位司法理念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特殊的社会情境下,妥善处理与传统司法的关系及注重发扬"法治"内涵,是社会本位司法理念中国化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温伟伟 《传承》2011,(25):72-73
党化教育,也称"党义教育",是国民党"以党治国"的体现。党化教育的对象大致有三个:党员,普通群众及学生。但就国民党的党化教育的目的而言,在1927-1937年这一阶段未收到预期效果。浙江作为国民党统治重要地区,未有人论及浙江省党化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司法独立制度经历了从司法官党禁到司法党化的过程.从西方引进的司法独立制度在中国本土化过程中缺失其原有的价值,只剩下表面上的形式.这是因为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具备建立司法独立制度的物质基础、政治权力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西方司法独立制度不适用于当时的中国社会,必然走向异化.  相似文献   

4.
居正认为中国作为一个追求现代的国家,必须实行以法治国,礼教对国家而言虽然不可或缺,但只能作为法律的辅助。居正的以法治国有特定的内涵,那就是三民主义的法治,据此,他要求司法党化,特别是司法党义化。居正认为必须树立法律的权威才能实现法治,树立法律权威的途径有:澄清法治、严格执法和加强五院之间的合作。对民国时期的法治不彰,居正进行了反思,认为政府没有担当起行法应负的责任、文化心理的影响和社会处于转型期等因素是法治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宪法司法化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违宪审查;二是宪法的司法适用.文中指出了宪法司法化的具体涵义,讨论了违宪审查司法化在我国推广的必然性,并从经济、政治、群众基础、实际执行者等几方面阐述了违宪审查司法化在我国实现的可能性.最后设想我国违宪审查司法化的模式为借鉴别国模式,选择中高级普通法院行使违宪审查权,同时坚持党的领导、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6.
民间法司法化为民间法进入司法裁判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路径,但唯有保证民间法与诉讼程序充分结合,民间法司法化才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命题。尽管司法实践部门已将民间规范适用于个案,但这并不代表民间法司法化时代的到来,民间法司法化最基本的条件目前尚不具备、根本障碍并未被移除。  相似文献   

7.
孟涛 《人民论坛》2011,(10):104-105
民间法司法化为民间法进入司法裁判领域提供了一个重要路径,但唯有保证民间法与诉讼程序充分结合,民间法司法化才是一个具有实践性的命题。尽管司法实践部门已将民间规范适用于个案,但这并不代表民间法司法化时代的到来,民间法司法化最基本的条件目前尚不具备、根本障碍并未被移除。  相似文献   

8.
派系与派系竞争作为农村基层政治生活中新兴的一种政治社会现象,引起了众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关注,并予以评价.乡镇干部群体作为直接面对基层的评价主体,对派系及派系竞争予以基于实践考察基础上的价值评判.之所以引发乡镇干部群体这种评判既有主体政治心理的原因,也是对村庄实践多样性的反映.如何科学评价现阶段乡村治理中的派系竞争,并予以规范和引导是目前有待深入探讨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经过了威权统治、政治开放、多元文化三个时代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特点,从高度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逐渐完成了去政治化。在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台湾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了与通识教育的有效结合,教育内容由党化教育转向公民教育。借鉴台湾高校的经验,大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不断丰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作用,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了我国当前司法不公的种种表现 ,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多视角的剖析 ,提出了深化司法改革 ,建立、健全我国司法公正保障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 )改革现行的司法行政化体制 ,确保司法的独立性。 (二 )改革现行的法官制度 ,确保法官队伍精英化。 (三 )改革司法监督机制 ,确保监督效果。 (四 )兼顾公正与效率 ,探索实现同步提高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11.
早在80年代,理论界就曾讨论宪法司法化问题.宪法司法化的障碍源于最高人民法院1955年和1986年做出的在法院判决中不准引用宪法的两个批复.最近,最高人民法院在"冒名上学"案中做出了关于法院判决中可以引用宪法的相反批复,从而使宪法司法化问题再度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拟就宪法司法化的含义、现状和难题作一剖析.  相似文献   

12.
派系政治文化是民进党的重要特征之一。自1986年成立以来,派系政治始终贯穿民进党政党发展历程。即使2006年民进党"全代会"通过解散派系决议,但各派系仍以智库、办公室、基金会等形式继续运作,深刻影响民进党的政党运作、选战布局、人才培养与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13.
对乡村选举中农民分派或有组织性参与选举的现象,学者们使用了“派系”或“派性”概念来加以研究。派系往往是作为一种选举动员方式出现的,但它又明显不同于宗族、政党派别、利益群体等组织形式,它有自己的特性。乡村选举并不是派系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社会结构的性质、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及经济的发展才是派系产生的深刻根源。派系在其形成和运作过程中,对乡村选举和选举后的乡村治理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复杂的,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可能带来负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世界上非专职化法官参与司法过程存在三种典型模式:英国的治安法官制度、荷兰的替补法官制度以及日本的裁判员制度。由于轻微刑事案件司法理念和司法操作要求与非专职化法官制度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我国可以考虑在轻微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引入非专职化法官制度。可先选择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或者律师作为非专职化法官,待成熟之后,再扩及到普通公众,由此既能节约司法资源快速处理案件,又能够做到民意在司法过程中的合理参与。  相似文献   

15.
国际组织中的争端解决机制对于调节国家间争议、和平解决国际纷争意义重大,目前国际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发展出一套类司法体系的治理模式:受理投诉、评审违规行为、发布约束性制裁.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大量研究集中关注司法化的效用,忽视司法化对于国际争端解决机制自身的影响.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历时性分析显示出司法化程度加深会引起成员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对该程序的消极抵抗,且发展中国家也无法获得追求的预期.司法化加强带来的非预期结果抑制了通过谈判达成和解的灵活性也提高了自身受游说的风险,同时限制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诉求,造成了制度本身的削弱.  相似文献   

16.
派系竞争导致派系上访的生成,而派系上访具有弱组织性、求援性、非政治性、目标的人格化和参与者的两面性等特征。与那些"为权利而斗争"的农民上访行为不同,派系上访的目的是"为利益而斗争"。派系上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村治精英,维系村庄内部权力均衡,但也容易导致村政混乱和村庄公共性缺失,增加基层治理成本,耗费国家治理资源。在学理层面,基于村庄派系政治的视角理解农民上访行为逻辑,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农民抗争问题的研究视野。在政策层面,这一研究视角有助于决策部门更为清晰地认识农民上访行为的深层根源。为有效治理派系上访,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培育理性、协商的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7.
《人大研究》2006,(4):24-29
为纪念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实施23周年,推动宪法的实施,使宪法真正成为法律意义上的宪法而不是政治意义上的宪法,2005年11月26日,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北京大学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和法制日报社在西郊宾馆联合主办了“宪法司法化理论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对宪法司法化素有研究的学者、法官和律师,研讨了宪法在法院如何适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一、宪法司法化的必要性蔡定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齐玉苓案以后,学界对宪法司法化研究有一个热潮。但是热潮过后热情就过去了。要成就一项制度,必须要有一个持续性的研究和不懈的推动才…  相似文献   

18.
包金玉 《前沿》2011,(15):99-103
宪法司法化必然要求法院对宪法的解释权;宪法司法化要求存在一部成文宪法,法院适用、解释宪法有成文宪法的明确授权,解释规则明确,以“权力分立与制衡”为政治原则,拥有解释共同体的传统和遵循先例的整合机制,社会存在司法信赖,法官具有相适应的法学素养和政策判断能力,具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而依我国宪法,法院没有适用宪法的职权、没有解释宪法的职权、没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宪法司法化同我国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相矛盾,缺乏遵循先例的传统,既存条件不能满足宪法司法化的要求,宪法司法化同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宪法司法化是对宪法性质、功能、宪法效力以及宪法诉讼的误读。  相似文献   

19.
民进党在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遭遇重大挫败,直接牵动党内各派系势力的消长。随着蔡英文辞去党主席一职,赖清德当选就任党主席,民进党内部新一轮派系博弈加剧。“新潮流系”继续维持党内最大派系的地位,“英系”成为党内执政县市最多的派系,二者与“正国会”形成三强鼎立的派系结构。派系生态由过去“新系+苏系+绿色友谊连线”与“英系+‘正国会’+涌言会”两大阵营的对抗,逐渐转为“英系”主导的当权者派与“新系”主导的非当权者派相抗衡的局面。民进党内部派系博弈渐趋激烈,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09,(3):94-95
张明楷在《法学家》2008年第4期撰文认为,研究司法上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刑法的真实含义是在社会生活事实中不断发现的,司法上的犯罪化,并不必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应当在遵循刑法第三条后段的前提下,积极地实行司法上的犯罪化;刑法第三条前段不是关于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而是基于我国刑法分则条文的特点,为了限制司法机关的出罪权、控制司法上的非犯罪化所作的规定;我国司法上的非犯罪化的空间很小,因而不能盲目模仿西方国家的刑事司法策略与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