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人们能够在实践中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但这种认识终究还是主观的东西,要使人的理论、认识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引起客观现实的变化,达到予期的效果,转化为现实的事物,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因此,实践就成为检验人的认识、理论是否正确的尺度,而且人的认识、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的各种事物、现象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必须深入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科学理论。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相似文献   

3.
刘藩 《创造》2003,(2):30-32
一、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对自然、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反映,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对待思维与存在这一哲学的根本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第一性、思维是第二性;思维是存在的反映;反映是否真理,全靠实践检验和在实践中发展。它是思维与存在、理论与实际、知与行的统一,是人们主观认识同客观外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相符合,是主客观的一致,是一切事物成功胜利的根本。党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逐步树立起实践中锻炼成才的信念;初步懂得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培养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精神。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实践,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什么是理论,科学理论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从而逐步树立认真学习理论、在实践中锻炼成才的信念。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懂得真理和谬误  相似文献   

5.
一要做到实事求是,首先就要比较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又有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过犹不及,或者说产生偏左偏右的情况,往往是经常出现的。由偏左或偏右到比较正确,有个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的过程。应该承认这个过程,总结这个过程,并从中总结出自己对这项事物发展过程的认识。千万不要撇开这个过程,只讲结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自觉性,促进新事物的发展,发展大好形势。才能使我们对事物本源的认识更加深刻,取得的经验教训也会更加扎实。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解放思想,是坚持唯物论认识论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敢闯新路,才能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时又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一旦形成并指导于实践,将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思想解放往往是大胆实践的先导。不清除僵化、保守、落后、陈旧的思想沉积物,实践就难于深入,就会停留在原有的循环圈内,那么正确的思想就难以获得,社会发展就会停  相似文献   

7.
再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要取得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都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逐步深化。这就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正确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崭新而复杂的事物的认识,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曾经指出,人们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认识都不可能一次完成,都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同样如此。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王若素 《重庆行政》2010,12(4):93-95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在实践中检验。通过实践不断地实现理论的创新,又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经验证明,在高二下学期政治课教学中,最容易为学生混淆的概念莫过于“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第六课)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第九课)了。对此,我是这样给学生解释的:它们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1。含义(内涵)不同。“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指的是,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认识来源于实践”指的是,认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形成的、产生的、发展的。2.角度不同。从认识的对象、内容的角度来说,“认识来源于客观事物”。而从认识的产生、形成、获得的角度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即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把客观事物作为改造…  相似文献   

11.
张维功 《传承》2014,(1):46-47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从"利用、限制"到"改造、近乎消灭",再到恢复和发展,从"必要补充"到"两个都是"的曲折变化和不断深化过程。这增强了人们对于理论创新的认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勇于实践,理论在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理论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创新。  相似文献   

12.
<正>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完善人类总是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真理、认识真理的,但不可能穷尽真理,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也不应该是凝固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首先,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也要随着社会  相似文献   

13.
在学习认识论中几组相关概念时,学生往往会相互混淆,产生一些模糊认识。因此,本文就在教学中如何紧紧抓住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这条主线,帮助学生从不同的层次搞清楚几组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决定认识。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去变革客观事物,才能使事物的各种特性逐渐暴露出来;才能透过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认识(知识、经验)称直接经验。这种直接经验通过概括和总结,写在书本上,或言传口授…  相似文献   

14.
我看到《求索》1982年第一期刊登的赵怀玉同志《对人的认识能力的两点质疑》,认为很有启示,但有两点意见:一、关于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应该说是无可争论了。《质疑》说到只有进入人的实践领域的事物才是可能被认识的,这是对的。但他又说“有些事物可以认识”,“有些事物永远无法认识”,这种提法可就自相矛盾了.说有些事物是可以认识的,那就否定了不可知论,又说有些事物永远无法认识,岂不又回到不可知论去了吗?我们绝不能在批判了杜林的“终极真理”、“永恒真理”的荒谬性之后,又怀疑人的思维在认识客观事物中的无限能力。  相似文献   

15.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推动工作,着力找准并解  相似文献   

16.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推动工作,着力找准并解  相似文献   

17.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推动工作,着力找准并解  相似文献   

18.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实践。实践既是学习的目的,更是检验学习成效的标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发展实际,在学习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推动工作,着力找准并解  相似文献   

19.
“能动性”、“创造性”及“求新性”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能动性”是萌发人类认识产生,促使人类认识深入,并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为现实,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创造性”是人认识事物的本质,指导实践的基本条件;“求新性”是扬弃传统观念、理论,形成新认识,指导新实践,求得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20.
陈维杰 《前沿》2011,(20):52-54
长期以来,"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开始"一直是哲学界公认的一个观点。但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先认识事物现象,然后认识事物本质"的观点、"先获得感性认识,然后形成理性认识"的观点相冲突,说明这种观点难以成立。认识事物的量才是认识事物的开始,认识经历"量-质-量"周期性运动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质的规定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