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中国传统的诚信观念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强调个体自律的道德价值,其缠绕着浓重宗法关系的"人格诚信"因缺乏公共性而无法明显衍生出规则意识和法治精神。西方诚信以契约原则为核心,理性主义的"契约诚信"成为社会治理的一种基本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诚信层面汲取中国传统诚信追求人格完善与道德规范的自律价值,吸纳西方诚信对于政治经济领域的契约信守意义,立足于现代社会更多依赖于理性和法治的运行机制,利用制度力量传递诚信价值导向,赋予诚信现代文明内涵。  相似文献   

2.
法治文化是现代社会法治的内涵与核心。法治文化要体现法治与德治的融合,只有两者在实践中互通互动,才能充分发挥法治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实际作用和优化作用,从多方面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自治区党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要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健全社会领域制度规范,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等,着力推进广西法治社会建设。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作为调整人民群众、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与经济生活的基本法,民法典的实施为全面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民法典为各类民事活动设定行为规范和基本遵循,有效保护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对民众的安居乐业、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将产生积极作用。为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广西各级法院积极把民法典作为民事审判遵循,不断提高民事案件审判水平和效率,着力实现定纷止争、明辨是非、惩恶扬善目标,推动法治广西建设,为加快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法治思维融入社会治理的价值理念,形成对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政治要求.新时代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实践逻辑体现在丰富的时代内涵、深刻的内在理据和具体的实践路径等方面.中国社会治理法治化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内在理据方面,社会治理法治化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国情,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依据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背景.在实践路径方面,我国理应建设社会治理的现代法治体系,构建法治与党的领导内在契合的社会治理,完善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社会治理,健全法治与维护人民权利相统一的社会治理,进而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质量.  相似文献   

5.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目的是以法治精神涵养道德理念,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其路径是在宏观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政府、社会的法治实践相融合,在微观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建设的环节相融合。  相似文献   

6.
作为和谐社会之基本价值的正义、平等、自由、安全、秩序,都是现代刑事法治的内在核心价值,可以说,现代刑事法治的终极理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因为刑事法治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广泛性、保护法益的重要性和违法制裁手段的特殊严厉性等特征,而且刑事法治所治理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中最不和谐的现象——犯罪行为,所以,刑事法治建设应当坚持科学、理性、务实的精神,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治理模式中的"人治"、"礼治"、"法治",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占据的主导地位不同,对传统社会产生的影响各有差异。现代中国法治建设是对未来的探索,应基于中国的本土资源和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治理模式的分析和价值挖掘,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有着重大意义。存续两千多年的"礼治",久经王朝更迭而不衰,其人本主义思想和追求和谐价值的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治"与传统法治思想对现代法治建设有一定的警示和启发,权力的监督和制度设计之本土化亦是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具有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主旨特性和价值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与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体现出整体优势;与其他社会治理方略、治理手段相互配合,共同实现社会善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法治体系;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为法治建设提供文化滋养和道德底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验。法治改革先行,政治体制深层次改革的配合尚不到位;法律配合经济、政治及社会控制目的,有沦落为形式工具的危险;部分法律制度与中国社会实际状况脱节等方面是其需要深刻反思的教训。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方面进行了诸多新探索,形成了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公平正义、司法公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新理念与新思想。在新理念、新思想指引下,治国理政的实践探索逐步展开:加强反腐体制改革,实现权力运行规范化;加强法治建设,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治理协商化、民主化、包容性;强化开放、流动社会中的公共管理服务功能,促进城乡管理服务一体化。这一系列新探索正是新时期不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向及新特征:党内民主成为推进社会民主建设的源泉和引擎,法治模式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新模式,顶层改革设计与基层实践探索相呼应,在放权社会中推动形成"政社互动"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0.
梁太波 《桂海论丛》2014,(5):122-126
建设法治中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要把法治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来抓。"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是迄今为止国家治理视域下,对具体从事治理活动的领导者基本素质的高度概括和要求。治理能力的关键是人的素质,特别是领导者素质。必须大力提升领导者的法治思维能力,以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能力的飞跃。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主要路径包括:一是以履行做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表率的法定义务为动力,强化提升法治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识;二是以完善学法用法守法的制度建设为契机,加强法治思维的培训和教育力度;三是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创建法治环境为目标,形成提升法治思维能力的制度保障和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2.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5.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7.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8.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19.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