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正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方法多、数据量大、受环境条件限制少等特点,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有着传统灾害监测和损失评估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在洪涝、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中的应用,以及在四川省数次重大自然灾害应急响应中,卫星遥感技术对灾害评估、指挥决策等所起到的技术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苑迪 《中国减灾》2008,(9):F0002-F0002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我国首个用于灾害监测预报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从1991年到2008年,“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经过17年的建设.凝聚了无数人的努力和汗水.终于初战告捷。成功发射“环境减灾”A、B星,是提升我国综合减灾能力、构建灾害监测预报体系的重大举措,它具有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强大灾害监测能力,为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减灾救灾技术支撑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完善灾害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提供了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洪涝灾害遥感监测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进入了空天地一体化监测阶段。在此期间,卫星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洪涝灾害监测中,如在1998年长江松花江流域洪水、2003年及2007年淮河流域洪水、2016年及2020年长江中下游洪水等灾害中,卫星遥感监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辽宁省绕阳河洪涝应急监测为案例,综合利用卫星数据,充分发挥多源遥感卫星资源优势,对绕阳河决口影响区水体范围变化、淹没影响开展持续监测分析,为应急管理部相关司局和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4.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发展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平 《中国减灾》2008,(5):38-38
一直以来,我国减灾工作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监测技术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主要依靠地面常规监测手段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预警预报和评估,不能完全满足减灾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鉴于此,为提高我国环境与灾害事件的监测、预警预报及评估能力,20世纪90年代初,陈芳允院士提出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6.
王浩  葛立元 《中国减灾》2013,(10):38-39
洪水是导致我国经济损失尤其是农业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同时大洪水往往造成巨大人员伤亡。洪水历来是保险保障的主要责任范围,在财产保险、人身保险中普遍涵盖。洪水灾害既具有一般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灾害发生地点分布广等特点,又具有巨灾特性,即一次成灾的损失大,而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次生灾害多。在国内外的保险实践中,洪水保险的开办模式具有多样性。美国施行由政府主导的国家洪水保险计划。英国的洪水保险则完全交给市场去做,政府在立法、防洪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支持。法国的洪水保险采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灾害风险不断加剧,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卫星遥感作为大范围、全天候、动态监测灾害时空变化的高技术手段,在灾害管理中日益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利用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微波成像卫星和高光谱观测卫星,可开展城乡规划监测、世界自然遗产及风景名胜区监测评价、城市园林绿化资源调查、小城镇建设调查、城市大比例尺地形图基础测绘、城市建筑基础信息普查、城乡建设目标灾后损失快速评估、城市基础设施沉降评估、城市建筑节能评估与热岛分析等工作,提高我国城乡建设遥感应用水平和自主遥感数据利用率,推进我国城市精细化管理进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多,经济损失严重。这时刻警示我们,必须加强科技成果在灾害监测预警、分析评估、应急保障和指挥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使其发挥  相似文献   

10.
减灾卫星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的建设,将使我国形成天地一体化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体系,在灾害管理不同阶段实现从数据获取到现场应用的“一站式”服务,以满足自然灾害监测、风险管理、灾情评估、决策支持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