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园欺凌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校园欺凌(实施欺凌和遭受欺凌)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校园欺凌经历有显著影响。权威型教养能有效降低青少年实施欺凌及遭受欺凌的风险;专制型教养则会提升实施欺凌及遭受欺凌的风险;放任型教养仅会增加实施欺凌的风险。中介效应分析表明,权威型教养通过社会情绪能力和同伴交往间接作用于校园欺凌,具体而言,权威型教养对实施欺凌的影响通过社会情绪能力这一单独中介实现;其对遭受欺凌的影响通过社会情绪能力和同伴交往的共同中介作用得以实现。而这两个变量并不是专制型和放任型教养方式影响欺凌的中介机制。上述发现为有效防治校园欺凌的干预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同伴关系、嫉妒与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同伴关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量表、自我报告嫉妒量表对724名初中女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同伴关系、嫉妒、校园欺凌行为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同伴关系显著正向预测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2)嫉妒在同伴关系与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证实同伴关系对初中女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嫉妒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钟毓书 《求索》2022,(2):94-99
麦金泰尔对康德伦理学的批评可能存在误读。麦金泰尔批判康德拒斥幸福概念,但康德只是认为幸福不能成为伦理学的基础;麦氏认为康德对待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既有拒斥又有支持,但康德的目的论却并非亚里士多德式的,康德突出了理性存在者的特性;麦氏认为康德的绝对命令是逻辑空白和形式主义的,但忽略了具体的道德律令间会存在冲突。面对冲突,应基于具体情境,作有差别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陆海空三军军官学校实施的是军官任命前的本科层次高等教育.并且因其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而跻身于本国著名高等院校之列。如成立于1802年的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又称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工程学校.连著名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都是由西点人创办的.今天的西点军校则和普林斯顿大学并肩成为美国唯一两所在罗兹奖学金和赫茨奖学金中都名列前4名的大学。成立于1954年的空军军官学校在2009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美国公立学院排名中名列第二.在全美学院排名中名列第七。从三军军官学校走出的毕业生不仅在军内担任高级领导职务,在军队以外的科学、工业、管理等领域也都有突出表现。如西点军校在200多年的历程中.为美国培养了众多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精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少年欺凌行为频发,成为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问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欺凌行为逐步向网络平台拓展,衍生出网络欺凌这一新的欺凌形式。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既有许多相似之处,又在特征、测量方法、动机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各具特点。在梳理网络欺凌与传统欺凌之间异同,厘清两者界限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欺凌行为的"预防型-补救型"路径,引导"学校-家庭-社会"构建三位一体的预防和治理机制,将更有针对性地应对青少年欺凌问题。  相似文献   

6.
发达国家应对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对策及其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和移动通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网络欺凌的问题日益严重,对学校、家庭和社会构成了新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应对网络欺凌问题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策选择和治理对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防范和治理青少年网络欺凌政策模式的分析与比较,总结各自的特点及利弊得失,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治理网络欺凌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雨 《黄埔》2006,(2):58-61
西点军校全称为美国陆军军官学校,又称美国军事学院。因校址在西点,人们习惯上称美国西点军校,简称西点军校(W e s tPoint)。由于它为美国栽培了众多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因此,西点军校获得了美国陆军军官摇篮的美誉。历史荣光西点军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当时,由  相似文献   

8.
2002年,公安部副部长白景富在刑警学院视察工作时强调,要立足刑警特色,把刑警学院建设成为中国刑警的“西点军校”,并就学院发展的方针、策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白景富副部长在讲话中指的西点军校是美国“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以培养能征善战军事将领而闻名于世。西点军校的灵魂在于它的特色,在于它先进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模式和科学的课程体系。白景富副部长以西点军校的标准作为刑警学院发展目标,是要求刑警学院以特色办学、以特色生存、以特色发展、以特色强大,在我国公安队伍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鞭策。…  相似文献   

9.
美国军事学院即西点军校,是一所培养美国初级军官的学校,从1802年建校至今,两百余年来,西点不仅培养出了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等军政领袖,而且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风格,凝结成了西点特有的精神,在这种精神鼓舞和激励下,西点军校不断创造着辉煌。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交流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儿童使用电子设备和互联网,在学校范围内普遍出现的欺凌现象也扩展到了虚拟的世界,转变为一种新的形式,即网络欺凌.儿童网络欺凌现象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定义、现状、成因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的文献进行疏理和回顾,以期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及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恩收 《春秋》2011,(6):29-31,1
荷马李.美国人.1876年生。其貌不扬,身高不足1米5.体重不足90斤.还是个罗锅。但他自少年时就醉心于军事.曾申请到西点军校学习,但因体格不符合标准.被拒受。他又要求到美国陆军入伍,也被拒绝。最后他进斯坦福大学读书,研究军事史和政治,并开始对中国发生兴趣。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09,(10):2-2
2009年10月1日。这一刻属于中国。60年,弹指一挥间。这个国家变化的速度与深度,已经令世界难以想象——从满目疮痍到繁荣昌盛;从洋货遍地,到世界工厂;从一穷二白,到工业大国;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从世界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央……这是一段中国人书写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网络欺凌是通过手机、互联网等电子通讯方式,持续针对无力保护自身的受害者实施的攻击性的和有意的行为.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欺凌的新形式,是欺凌行为在网络空间的延伸.网络欺凌行为与传统意义上的欺凌行为的基本构成要素和目的是大致相同的,网络欺凌行为具有欺凌行为的基本特点,但是它又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网络欺凌的产生,既是出于发泄情绪,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网络欺凌颠覆了欺凌的"力量原则",欺凌者只要拥有较强的互联网操作技术,就可以对网络世界中的弱者进行欺凌.相对于传统的欺凌来说,网络欺凌的危害可能更大,监控的难度也更大.  相似文献   

14.
校园欺凌行为在中小学校园里频频发生,相当一部分学生直接或间接受到校园欺凌的冲击,使其产生生存的危机感和焦虑感,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分析青少年学生欺凌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应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有利于引导和帮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因受到校园欺凌,高一学生横山不惜用自杀的方式嫁祸给施暴者。最终发现真相的女法医说了这样一段话:"他们(欺凌者)会有一个新的生活,会忘记摧毁你人生的那段经历。就如同我至今都不认为,当初孤立我、侮辱我的同学,会记得曾经对我做过的一切。这就是事实。而作为被欺凌的一方,也打心里不会原谅这些人,老死不相往来已是最大的宽容。"  相似文献   

16.
近日,深圳市宝安区保安服务公司组织广大管理、工作人员深入学习《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一书。《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一书归纳出了"责任"、"服  相似文献   

17.
西点军校以校训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以排名制度为牵引的进取精神教育、以"英雄崇拜"为主线的传统教育,是西点军校成为世界名校的重要因素之一.探讨西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可以从中获得对我军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欺凌行为是一种蓄意及持续性侵犯他人的行为。严重欺凌行为己被证明会引致受害者出现心理问题。近期一项于穗港澳三地进行的比较研究剖析了三地欺凌之现象,亦讨论了如何预防欺凌行为,尤其是讨论如何运用"社群福祉观"手法辅导青少年远离欺凌。该研究的结论是预防和介入青少年欺凌的计划必须尽早实施,而且必须要让学生、父母和教师们建立社群福祉观,掌握有效的非暴力解决问题之方法,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现象频发。校园欺凌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破坏教学秩序和社会秩序,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研究我国反校园欺凌制度的现状,借鉴国外反校园欺凌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反校园欺凌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我国反校园欺凌制度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对青少年的特殊、优先保护进行了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预防、  相似文献   

20.
受欺凌青少年向父母保持"沉默",隐瞒被欺凌经历的现象十分普遍。本文从代际情感互动视角出发,通过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发现,当子代向亲代部分或全部披露欺凌事件,亲代继续实践日常情感互动模式会产生"虚假情感理解"甚至对子代进行身体惩罚,此外长时间的不良代际情感互动会导致受欺凌子代产生负面预期,为避免痛苦"再生产",理性的个体以向亲代保持"沉默"来进行自我保护。代际情感共同体建构是受欺凌子代实现共有感受期望的前提,代际情感互动的时空界限是真实理解受欺凌子代情感需求的基础,消解或转移受欺凌子代负性情感是打破沉默的关键,进而有助于家长理性参与校园欺凌干预,防范校园欺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